曾几何时我们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曾几何时我们在追逐中感悟快乐,放飞梦想;曾几何时我们年少轻狂,不羁放纵。但最终我们还是我们,而人生的道路终须一个人走。
相同的起跑线,但不同的启动基础使加速阶段的频率大不相同。吾为师者,在教学工作中鼓励学生尽快的飞翔,当飞翔遇到困难的时候那就只能努力奔跑。每一个同学的基础都不相同,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是教师的工作重点,在整体教学中解决共性问题,重点讲解个性问题,在整体的班级学习过程中个性与共性的衡量尺度决定于班级学习梯度效果呈现。城乡差距不断变大,教育教学的环境也不断的更新,乡村的孩子不去努力奔跑,飞翔就只能是梦想。
看到这两个小小的人影了吗?这是他们每天上学要穿越的山路。单程6公里,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只能徒步行走!这条路并不平坦。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这是他们每天上学必走的路。每天来回12公里 今年他们上四年级, 这条路也走了四年,在夏天38度的烈日下行走, 这里没有任何可以遮阳的树荫; 在零下18度的寒冬里, 天没亮一个孤独的身影已经走出家门; 河边,紧临土崖边70°的斜坡,蹲着身才能往前走 对于黄土高原上的一个10岁男孩来说 每天这样的行走,习惯了; 对于每天在乡村上学的孩子来说 这样的行走,习惯了; 学校无论再远 ,每天走在上学路上 就有希望,就有力量; 同学无论再少 每天在课堂里学习 就有温暖,就有成长; 在学校,他们虽然只有三个同学, 在网上,他们却有无数同学和老师做朋友! 三个娃娃的村小不孤单 常文轩、杜永胜、史振刚 ——这三个孩子是甘肃定西安定区李家堡学区鹿马岔教学点的全部学生。 在中国,这样偏远教学点的孩子还有400万,这样的村小教学点有8.8万所。
这些孩子的成长道路不是一个人在走,但求学之路还得树立自己坚定的信心。习惯了每天12公里的行走,他们对未来的生活还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
我虽然在农村从教,但是这里不是偏远山区,孩子们求学的路程相对平坦。图中的孩子每天的求学之路真的震撼到我的内心。他们也有梦想,他们心中充满对明天的希望,但此时此刻他们只能努力奔跑,时刻准备这为梦想而飞翔。没有抱怨,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是他们每天坚持的不竭动力。小小少年在自己的肩上扛起了飞翔的大旗努力奔跑。
这是现实的差距,这是生活的现状。有些学生每天学校之后想着和同学聊天或是做游戏,等到老师进入班级才想起还未完成的各科作业,于是忙于应付抄袭了事。这种“认学”情景也许充斥在每天的早自习中,也许课前课下都是在应付中度过,他们选择了安逸选择了虚度光阴,在最好的时光中他们浪费了自己该努力学习的时间。
教育是公平的,生活也是公平的。在该努力奋斗的时候选择安逸,也将注定在安逸享乐的时候需要奋力拼搏、亦或是追悔莫及。“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些学生的未来写照,作为教师我真的很希望我能带着孩子们去飞翔,哪怕像题目所写的不能飞翔,努力奔跑也可以。教育的思想一定要更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同常识教育、知识教育放在同等地位上。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出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急需得到健康引导。面对教育的两极分化班主任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将整体学习氛围带动起来,将两极分化的差距缩小,在共性问题的处理过程中重视个性问题的解决,这样班级整体两极逐渐变为一个整体。承认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知识点由浅入深的讲解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吃透,吃饱”,阶梯化作业的设计促进学困生、后进生在课后复习巩固时树立信心。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为了学生的未来而努力,但学生自身不重视“飞翔与奔跑的努力”,所有的一切都将化为泡影。
大学毕业后来到单位所带完的两届毕业生中优秀的同学有很多,在升学过程中辍学的同学也有不少,也有的同学选择职业教育已经参加工作,现实的生活摆在他们所有人面前的是提升自己的素质,创造最大的价值,此时此刻已经不需要我这个老师告诉他们如何飞翔。如何努力奔跑,压力和责任已经帮我教会他们如何去更努力的面对现实生活。
如果你不能飞翔,那就努力去奔跑
这句话我将留给自己,同时也在今后的教学中传给我的学生,我们面对未知的明天,充足的准备是面对所有挑战的基石,做好自己,不能飞翔那就努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