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贫困学生,关爱三无老人
佟鑫海爱心捐赠仪式在合肥成功举行
近日,佟鑫海女士慈善捐赠仪式在合肥成功举行,为受助者发放善款和物资。
向当地慈善总会捐赠善款和物资,用于资助贫困学生、三无老人和贫困家庭,在寒冬时节送去浓浓关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佟话人生利他的核心理念,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
慈善事业是一种有益于社会与人群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必要的补充。是在政府的倡导或帮助、扶持下,由民间的团体和个人自愿组织与开展活动的、对社会中遇到灾难或不幸的人,不求回报地实施救助的一种无私的支持与奉献的事业。慈善事业实质上也是一种社会再分配的实现形式。
慈善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慈善文化是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倡行与发展慈善事业的国家。与之相应的是,其慈善思想也源远流长。先秦诸子百家与随后的佛家、道家都对慈善有过精辟的阐述。譬如,儒家讲“仁爱”,佛教讲“慈悲”,道教讲“积德”,各流各派虽在表述上不尽相同,然义理相近,都蕴含着救人济世、福利为民以及人类共通的人道理念和道德准则。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事业,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充分发挥慈善在脱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在慈善救助的世代相承中,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价值得到了维护和宣扬。
其一、宣扬了儒学价值。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的正统思想,必然对中国的慈善事业产生影响,而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又是对儒家思想的一种宣扬。纵观中国传统的慈善事业,儒家思想的烙印清晰可见。灾荒救济、医疗救济、恤幼养老一直都是中国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间体现出的尊老爱幼、孝慈为怀、邻里相帮、济人危难、助人为乐等中华民族的优秀的道德品质,都是儒家“仁爱思想”的深刻反映;历朝统治者在每次巨灾奇祲之后对灾民和流民的赈济,以及力行仁政,敬德保民,兴办或扶持慈幼局、养济院、普济堂等各种慈善机构都是谨奉“民为邦本”的古训,是“民本思想”的发扬;而众多乐善好施的仁者以“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孜孜不断的致力于济贫弱、助危困的社会慈善活动,则折射出儒家的“大同思想”。除此之外,中国古代一些商人在经商致富后,乐输善资;一些儒者更孜孜致力于进行救困扶危的慈善活动,都是对儒家“重义轻利”的价值观的追求。儒家的价值观在一系列的慈善之举中得到宣扬,反过来儒家价值观不断地激励着大量的善心人士积极地扶弱济贫,报效社会,从而推动了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在中国,许多的慈善活动都是在官方的主导下进行的。为此,政府还特别制定了慈善制度和设置了许多的慈善机构。譬如,隋唐时期的仓禀制度,两宋时期的福田院和居养院。
佟鑫海表示在以后的日子里,像这样的慈善公益活动,我们还会继续地做下去,因为社会上还有许多困难百姓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让这些生活困难的百姓感受到关心和温暖,也希望他们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努力奋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个世界很大,我们每个人的力量很小,可是大家在一起,点滴积累,就可以帮助到更多人!
“自己吃了太多苦,尽量让别人少吃苦。”每每谈起做公益,佟鑫海女士就会这样说。家乡的老人、优秀贫困大学生、生活困难的特殊家庭都是她的帮扶对象。作为一位知名慈善家,在事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佟鑫海校长主动回报社会,投身慈善事业。多年来他多次为教育、文化、民生、救灾、扶贫、等事业,为贫困儿童、养老院等,捐款捐物捐资,为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佟鑫海女士说:“工作可以是为了养家糊口,但做事业是给大众做,应该帮助到更多的人。慈善是没有止境的,永远在路上。”她把慈善落到实处,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一滴水能反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份爱足以体现集体的温暖。爱心捐助是责任、也是义务,是美好的情感,更是博大的胸襟。爱,因为关爱而圣洁;心,因为感恩而永恒。奉献爱心,收获希望。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不断学习精进,在实现自我提升的同时,尽己所能地温暖他人,体现自身的价值。感恩从心开始,让爱温暖彼此,共同收获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