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饭,云妈举了她家一岁半小女宝的例子,有天小丫头看见奶奶拿了妈妈的围巾,小丫头摇摇晃晃地走过去拉着奶奶的手说:“ 奶奶,这是妈妈的红围巾,你不能带哈。”云妈讲完,很紧张地问大家,这萌丫是不是太自私了?
茗妈比较有经验,说这是小孩物权意识的萌芽,她家小丫也有类似的故事,她家小丫2岁半,有次看妈妈不高兴,拉着爸爸说:“胖爸爸,这是我的妈妈,你要好好对她吆”。
我们在生活中能常看见,小朋友一起玩时,对玩具的占有情况:这是我的玩具,不给你玩;我的东西谁也不能碰;我要那个玩具,不给就哇哇大哭的现象,这都是物权意识。
物权意识的敏感期一般会出现在2-3岁!这个时候,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我”的意识逐渐清晰,他们开始将自己和他人区分开,并逐渐将这种区分延伸到物品、玩具、人上,要把自己的所属物品“保护”起来,在他们眼中“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这让他们看起来“自私、霸道”。
亲爱的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孩子的自私,非要想办法把这毛病改掉不可。这是孩子物权意识的敏感期。
国外的教育专家常说两岁孩子的哲学是“我的我的,什么都是我的”。我们也应该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乱贴标签。
作为父母,帮助孩子顺利渡过物权意识敏感期就尤为重要。
一.让孩子对自己的物品有安全感:这个阶段是让孩子明白自己与自己物品之间关系的最好机会。正确识别自己和他人的物品,告诉孩子,他的衣服、玩具、图书等都属于孩子自己,自己要管理它们,并有权决定是否分享。别的小朋友的东西是属于别的小朋友的,只有他们同意,我们才能玩他们的玩具。孩子拥有了物权安全感,才能更好地分享,家长不要给孩子贴上“小气”“自私”的标签。
二.教会孩子妥善管理自己的物品:给孩子一个专门的柜子或者抽屉,让他存放自己心爱的物品,如果遇到小朋友来做客,可以提前跟孩子打好招呼,哪些玩具愿意和其他小朋友分享,如果有不愿意的就先收起来,让孩子有管理自己物品的能力。
三.碰到孩子们的冲突,要合理引导:有时几个孩子一起玩,一个想要玩,另一个不给,可以跟想要玩具玩的小伙伴说:“不好意思,小妹妹这会想玩呢,下一回再借给你玩吧。”私下也跟小伙伴的家长解释一下,孩子的阶段性表现请他们别介意。之后寻找到适当的机会,比如别的孩子与自家孩子分享玩具的时候,提醒他:“小朋友把玩具分给你玩,你高兴吗?”当他点头时再告诉他“你把玩具分给别人玩,他们也很高兴”。让孩子逐渐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四.鼓励和倡导孩子分享:在家庭氛围中也可以为孩子做出分享的榜样,让孩子感觉到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绝对不能强迫孩子,也不能给孩子提条件或者增加任何压力,更不要为了成人之间的面子而替孩子做主把孩子的东西赠予别人。决定是否分享是孩子的权利。
五.对于孩子的分享,家长要积极响应:如果孩子愿意分享食物或者玩具,成人不要拒绝,要欣然接受并稍微夸张地告诉孩子,非常喜欢,或者很享受孩子的分享。不要说”我是逗你的,我不吃,你吃吧”,这样就是拒绝孩子的分享,将给孩子带来的感觉是失望,孩子就会把分享和失望联系在一起而享受不到分享的快乐,慢慢就不愿意分享了。
小小孩的世界,做父母的要用心了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