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拜访了泰文学硕士、在泰国用泰语工作超过5年的龙老师。
我们聊到,我在泰国工作生活挺长时间了,在完全自然主义学习的条件下, 我的听说能力勉强可以做到《欧洲语言教学大纲》的A2水平。
能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句子和常用语句(如有关家庭、朋友、工作、购物和周围事物等)。在简单而常见的情景中通过直接交流表达自己对熟悉事物的意见。根据需要,用简单的词语描述背景、教育情况、周围环境以及其他话题。
阅读能力呢? 仅限于路牌和菜单。写的能力,零。
哈哈哈哈,龙老师说,你这个水平的人呀,太多太多啦。
我们一起粗粗算了一个帐:每年到泰国旅游签入境的有3000万。算百分之一的人留下来超过半年,就30万了,再加上在泰国留学的、在国内学泰语的、来泰国工作的,每年新增的能达到泰语听说初级水平的人至少也在50万人。十年就是500万。这还不算华侨。
我说,我们这500万人真的挺水的,语言能力像个气球,平时还好,遇到点事儿一捅就破。 龙老师说,不仅如此,绝大部分人因为读写能力差,不管在外国呆多少年,语言能力最终永远地停留在了初级水平。反过来,具备一定的外语读写能力、一定专业能力和基本综合素质的人,在中外交往相关的任何单位都是稀缺、抢手的。
我自己还有一重体验:那就是你的语言水平决定你享受和融入一国文化的程度。我学了十几年英语,总算是勉强可以看看畅销小说、吐槽吐槽美国大选、追追原版美剧和脱口秀的水平。不说别的,就说这份消费文化活动带来的快乐,就是花钱买不到、靠翻译得不到的。现在,泰国和泰语跟我很有缘分,如果仅仅停留在浅表层级的日常交流,那这份时光和这份缘分,就太太太太浪费了。
于是,我请教龙老师,请教的问题跟绝大多数英语学习者喜欢问的一样:怎样“又快又好”地突破泰语读写关?
龙老师嗤然一笑,哪有什么“又快又好”的方法呀!她拿出一本十几年前的教材《实用泰语教程》,“你每天朗读并抄写一篇课文,弄完发给我看看,纠纠错,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你就毕业了”。
是啊,道家故事、武术小说都强调苦练炉鼎、扎实基本功。语言学习也是同样。这个过程是极其枯燥无聊的,可是等突破了这个阶段,你眼中的一切都是在学习,做个梦都在增长内力。打开电视、翻翻报纸,看看手机推送,听听路边人的闲聊,一切都变成了学习。
我突然想起了我的好哥们儿在美国读硕士、博士的经历:每周上一次课,课上导师主要引导大家讨论问题,分享观点,然后布置下一周的书单,让写几千字的综述。这些专业书籍和论文,雅思8分的人一时半会儿也是看不懂的。然后就是硬啃啊,一天就看一段,头昏脑胀眼花缭乱,一个词一个词地查字典,一个名字一个名字地查谷歌。头几个月基本都是红着眼睛过的。然后时光匆匆,从一天看一段,到一天看一页,到一天看一本书,到一两天写完一篇小论文。就这样,今年,哥们儿博士毕业。
我还想到,自己遇到过的各种年纪各种层次的学外语的朋友们。大家都很关心怎样“又快又好”地学习,为此,成天在网络上寻觅方法论,下载各种资料,试听各种课程,乐此不疲。却真的只有很少很少的人,愿意把硬功夫下到一天一天的学习中去。
这事儿罗辑思维的掌门胖子说得很清楚:
“日拱一卒”的力量大到难以想象。 为什么?因为大多数社会竞争优势,本质上都是资源优势。只要是资源优势,通常都可以被资本的力量瓦解。
但是,用时间积累起来的优势,则很难追上。比如——每天看一篇英文新闻、每天做一则读书笔记、每天和一个久不联系的朋友做一次有内容的沟通。
在你,因为已成习惯,难度越来越低。
在别人,因为时间差,越来越望尘莫及。
现在想想,英语学习真的很像攀登山峰,山脚底下想上去的人很多,真正上路的人少;山脚下的人总在找捷径,只有上路的人才知道,能尽量少走弯路就不错;越是困难越是质问初心,不同的初心就有不同的结果;最终,过来人会知道:到了不同的高度会有不同的景色。
一起日拱一卒吧,直到看到不同的景色。
---------------------------------------------------------------
欢迎关注本文简书作者:爱学习的阳仔 一名教老外汉语、教老中英语的双料教书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