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我很有趣
虽然知道人的命运由比如社会、时代、家庭等因素的控制和左右,个体能力微乎其微,但能在这些被动的生长的前提下主动地认识自己,也很有意思。
童年阴影
把“童年阴影”看成中性词,童年发生的事件以及周围人的反应和你自己的解读,构成了你后来行事风格的基础,“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古老智慧不是商业阴谋论。小孩那么柔弱,要求生存,可是大脑发育还没有那么全面充分,所以自己就编一套防御机制以来应对复杂的童年人生。很多人,被称为巨婴的,大概就是用小时候的模式一直生活着,从来不更新认知和思考,这也可以从周围的很多中老年朋友那儿得到验证。有时候也觉得无奈,不是所有的人都那么幸运或者不幸去改变自己的。
情绪是个好工具
观察情绪
如果你还想活得不一样,那么看看自己的情绪,这是认识自我的好工具。刻意观察一下自己一天的情绪:在什么情形下,你会生气?兴奋?抑郁?有负罪感?有羞耻感?尴尬?难过?无聊?孤独?恶心?嫉妒?然后用本子记录下来,或者在脑子里快速过一下。比如,当众放屁,感到轻度兴奋、中度尴尬、高度内急等等。记录或者头脑描述是一种情绪确认,明确定义化、敢于表达是认知和了解情绪的基础。接下来,找相关资料去科学化每种情绪的生物和社会心理学解释,寻找认知疗法。
情绪是怎么形成的?
理解情绪
举个例子:内疚。
当你相信自己的行为在身体上、情感上或者道德上伤害了别人,你有可能会感到内疚。内疚感会让你产生自责或者如鲠在喉的感觉,会让你担心别人对你的态度。
小时候的大脑发育不够完全,所以想问题的办法简单:非黑即白,没有灰色地带,用非好即坏、非对即错的处理事情的办法来适应父母、老师、亲朋好友以及周围的邻居定义的一个社会规范。遵守和依附这些规则是和父母、老师建立链结并被欣赏和接纳的简单速成的好办法,在这个过程中你内化了父母或者那些重要的人对你设置的标准,继而形成了自己的良心——一种对正确错误的感觉。良心是你头脑中的法官,是你行为是否达到期望标准的尺子。比如,在你的家庭和学校环境中,撒谎是不被接纳的,你就很有可能因为不诚实而产生内疚感。
情绪的作用
内疚感有时候会保护你,比如,你想加入一群朋友的游戏,但这种游戏又违背你的良心标准,曾经的内疚感提醒你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虽然有时候你也会冒险,而且编很多理由以欺骗自己大脑中的法官,但是在做出选择前还是听听自己的良心,对自己真诚一些。
消解情绪的折磨
利用情绪
我觉得很多情绪是“自我”派出来巡逻的小兵,受制于“自我”;有时候,当你觉得受够了“自我”,那就问问每个小兵一些具体的问题,比如:遇到名叫“尴尬”的情绪小兵,你可以这样问自己:
1. 别人真的关注我的行为吗?
2. 我会关心别人做了什么奇怪的事吗?
3. 你能控制别人怎么看你吗?
4. 你有勇气对自己二的行为大笑几声吗?
问题可以帮助自己很好的思考,理性地思考能平衡情绪。
另外,关于童年阴影对生活的指导原则,尽量在孩子小的时候让他和情绪稳定的人相处,远离道德感太强的人(容易让孩子内化后对他人苛求),当你发现某个人明显的负面特质,一定要毫不客气地走开。让孩子慢慢适应比较复杂的人的环境,当孩子的认知日趋成熟,暴露在各种情形下也是有力量应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