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落叶》文集里第26片落叶,希望你能喜欢,不为别的,只为这份坚持。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制订计划就是为了用来放弃的。
计划里的 Deadline 让我感到很疲惫。
计划排的太密,没有留白,一件任务没按时完成,就导致了后面大面积的延迟。
。。。
我记忆中,从高中时代开始,上面这些问题就不停地出现在我的生活里。
你们呢?是不是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每次碰到这些问题,我总是会“很积极”地反思自己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好。
为什么我制订的计划可行性不高呢?
是不是我制订计划的方法不对呢?
还是我的毅力不够,对自己不够狠?
。。。
“反思”之后,依然重新再次循环,周而复始。
最近,开始了“学以致用”的阅读计划,起初也没有预料到,虽然都是书,但跟之前一周能看1~2本的书有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是时间管理类的,后者是测试技术类的,在阅读进度和笔记输出的速度上,其实都不是一个量级的。可我却还是按1章/天制订的计划。
所以,我开始每天都会被这只超级大青蛙阻碍半天,第二周开始,我就按照实际的阅读速度调整了计划,一下子就通畅起来了,进度也就没有太多的延迟了。
通过这次反思和调整,我觉得我好像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制订计划的方法,那就是:先动起来,再做计划。Plan 未动,Action 先行。
事后发现,其实问题的真正的原因在于,计划的制订缺乏实践的基础。因为按正常习惯,都是先制订计划,再按计划执行,所以对于任务的执行难度预估不准。特别是学习类的任务,历史经验基本上很少有可参考的价值。
截然没有可参考标准,那就先去学,去阅读,每天记录自己的实际效率,持续三天到一周的时间,再去做相应的计划。这样,你能更容易地找到合适的时间段和合适的效率,而且这样的计划执行起来,会比我之前的计划更容易一些。
另外,在有些涉及到未知领域的预研类任务,或者是需要长线作战的任务,建议起初可以每天安排的量小一些,因为万事开头难,不必要在一开始就把自己安排的特别满特别重,而导致后继无力。应该慢慢发力,随着习惯地逐步稳固而去逐步地递增任务量。
这种方法我觉得比较适合于制订学习类、预研类和习惯养成类的计划,而项目计划和执行速率始终固定的任务类计划,还是建议计划先行。
作者简介:13年测试 + 10年项目管理 + 10年团队管理 = 一个测试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