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是人类社会长期积淀下来的思想、文化、精神的结晶,是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起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千百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剂,是民族屹立不倒的根,是国家长久发展的魂。十九大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传统文化”等词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频繁出现。如:课程性质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课程目标中指出“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由此看来,离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国语文教育势必失其形,也失去其魂,其改革就极有可能迷失方向。“关注传统,弘扬民族文化,吸收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也是此次教育改革的导向之一。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实现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学科具有人文性的特征,“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
在语文和音乐学科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音乐学科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中,我着眼于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现状,精选教学内容,巧用教学方法,结合语文、音乐学科性质开展教学并注重学科间的有机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显于行,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立足语文、音乐学科特点,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学科中的传统文化往往并不以独立的面貌呈现,而是与学科特有的内涵相结合,渗透在思维方式和实践形式之中。语文是以语言为文化载体、以语言实践为核心的学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栖身于充满美感的字形、抑扬顿挫的音韵、经典鲜活的典故中。因此,在语文学科教学中重视语言资源,其实也是在珍视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生根抽叶的土壤,对于帮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鲜活生命力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把握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一基本特点。从学生的特点出发,确定正确的价值取向。要因地制宜,立足新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中学语文教材所选课文,有古代经典作品,有富有时代气息的新作,传统文化寓于其中。数千年来,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以严谨的治学精神、渊博的学识修养、简洁的语言文字记录下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思想文明和道德规范,辑录成书。为了使青少年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学到最重要的知识,历代学者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精心编撰了适合少年学习诵读的教材。以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如,介绍诸子思想的《论语十则》《孟子二章》《庄子故事两则》等,讲述古人逸闻趣事的《世说新语》等,涵盖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古代优美如诗的文章还是文学艺术的瑰宝,能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古文的能力,能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部编版教材的每一册,都附有课外古诗词背诵篇目,对学生文化修养的提高也是有很大益处的,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诵读经典的习惯。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传统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属性的集中体现之一,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的形态和载体,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其功能之一即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的性的认识和理解。”在音乐学科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符合课程特点和新课标的内在要求。
无论以知识为媒介的语文学科还是以美育为目标的音乐学科,都要遵循学科基本规律发挥各自优势,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学科教学实践之中,都是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
二、整合语文、音乐学科优质资源,在深化拓展中盘活传统文化教育素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虽然浩如烟海,但也只有在发现、传承和践行中才得以焕发新的活力。学科教学彰显传统文化教育,是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学科化并为教学所用的过程。整合盘活语文、音乐学科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发掘文化内涵,解读教材意蕴。教师需要关注教材中显性的传统文化呈现,但不能止步于此,还要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解读,再根据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选择丰富的各类资源帮助学生拓展和深化。教师还可以积极发掘相关的名言警句、经典故事、传统游戏等深化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结合传统节日和地方风俗等资源,帮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这样,教材呈现的传统文化内涵被激活,并深深植根于学生们的心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着重强调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并给出了称其为“智慧”的最高评价。“智慧”完全高出一般意义的知识、技能、方法等,而是站在最为高远处的生存哲学和思辩方式。这又一次明确了语文课程改革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课程的设置中出现了中华传统中的国学经典。教材编写时也渗入了这种指导思想。例如:统编教材中关于《论语》的选编,编者利用《论语》语言浅显、在大众中有声望高、可读性强的特点,从孔子的思想和他阐发的生活经验切入,让读者不断看到那些早已经成为格言的语句,产生亲切的回忆,利用这种感觉,进一步生发全面深入地了解孔子和儒家文化的兴趣。
二是培养文化眼光,整合课外资源。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也是资源的建设者。一般来说,具有独特文化眼光、敏锐文化意识的教师,更能发现课本和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教学资源,更善于根据这些文化特点寻找合适的教学途径和方法。教师要将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当作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为发掘整合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贡献力量。音乐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的教育需求日益突出。音乐课标要求在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如何在音乐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丰富音乐课堂,使学生在愉快的音乐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显得十分必要。因此,在语文和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是一件十分重要且又意义重大的做法。教师在整合学科资源时,应注意通过多渠道向纵深处延展,在深化拓展中盘活传统文化教育素材。
三、创设情境,在语文、音乐学科融合中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自古以来,文学与音乐之间就有着渊源的关系,而现实环境又为语文学科和音乐学科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配乐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其实十分广泛,不少教师在进行诗歌内容的教学时常常采用这种方式。诗歌的教学形式重在朗读,如果学生们能读出诗歌的韵味,说明是真的理解了诗歌的感情,这样教师的教学效果必然是事半功倍的。如何才能使学生读出韵味,这就需要音效的配合,教师选择适当的音乐当做学生诵读的伴乐,可以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阅读情感,让音乐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场景。
教师可以采用在课堂伊始,通过音乐的播放将学生们带人教学场景,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传授铺路搭桥,这样顺理成章地展开教学内容,能最快地带领学生进入学习氛围。例如学习《诗经》中《蒹葭》这首诗时,教师可以播放这首乐曲,这样不但能吸引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作者想要表达的那种藕虽断丝仍连、缠绵悱侧的曲折爱情故事,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诗歌经久不衰源远流长的独特魅力。
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其课程性质主要表现在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三个方面。而我国数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丰富的音乐实践,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世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有着丰富的课程内容和经验。音乐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合,包括音乐课程从教育形式到教育内容、从教育目标到教育实践的有机整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发现和构建音乐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深化学生对音乐与传统文化的理解,尝试打破学科与学科间的壁垒,实现多学科的贯通和融合。
音乐中的很多乐曲也融入了文学元素,语文学科中对歌词部分的解读更有助于乐曲的吟唱,音乐教学要立足于经典传统戏曲名段学习和欣赏,充分利用音乐课堂的趣味性、灵活性,使学生从兴趣入手,成为开启学生热爱戏曲文化的金钥匙。并且,中国传统诗歌本身就和音乐有着不解之缘,古代诗人的吟诵实则吟唱,是诗与乐的完美结合。所以,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广传承中,将语文、音乐学科的完美结合,是推动传统文化发展的一枝独秀。
四、以活动为契机,在综合实践中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为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宝贵资源,同时这些传统文化也因借助了实践活动的平台更彰显了自身魅力。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不但能从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现传统文化多元多维的趣味,也深化理解了学科知识, 极大地锻炼了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
除语文和音乐课堂外,教师应注重学校、家庭和社区等多方合作、共同打造更为广阔的传统文化综合实践平台。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剧本撰写和演出活动,帮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走近传统故事;利用课堂时间带领学生参加传统民俗活动,进入社区采访少数民族家庭,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历史;组织学生参加音乐竞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选择社区中某一公共问题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会民主自治的价值内涵。学生在亲自参与这些实践活动中,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获得生命的成长。
在教育中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校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育中要从在学科教育中存在着大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教育中教师要加大教育研究力度,在开展赏析、研读等模块教育的基础上发挥出教育功能,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目标。在教育中教师要重视教学内容的梳理,对学科内容进行分析,把握学科教育目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结合点,从而做好教育实践工作。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教育内容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也可以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实现教育目标。
教育部明确要求,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与学生课程和教材体系相互融合,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适时启动课程标准修订和课程开发的研究论证、试点探索和推广评估工作。
不同的学科可以根据自身的基本特点、发挥自身优势来整合有效的教学资源,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if !vml][endif][if !RotText]
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学更是语文、音乐科目新课程标准的指向和要求。语文、音乐学科不仅要注重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根植于课堂,更要注重两个学科之间的相通之处,在融合中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科教学不仅体现为知识的习得,还有教学过程与形式中精神情绪的传递,更有思维方式、精神价值、文化意识和行为习惯的熏陶。只有经过长期坚持,才能为青少年精神生命烙上民族文化的底色,才能让青少年拥有足够的文化底气,成为具有文化感受力、理解力和反思力的生命体,从而蓬勃自信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