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身边有孩子的父母都纷纷陷入了鸡娃的状态,给娃做任何事情都在打鸡血,以踊跃积极饱满的热忱“鸡”娃。不说别的单说英语课这一项,基本上身边就没有家长逃得过英语打卡,背单词打卡,英语绘本阅读打卡,英语学习打卡,朋友圈每天都能看到家长们雷打不动的打卡信息。学了英语还有编程,学了编程基础课程也不能落后,语文阅读,写作文,数学也统统要跟上,朋友圈各种课程宣传不断,有妈妈晒出自己娃的学习班表,星期一到星期天,学围棋、学演讲、学架子鼓、学篮球、学游泳、学英语,小学生课外时间都被安排得满满的,我看了一眼,觉得真心累。
显然“鸡”娃是目前的大趋势,却也有家长并不热衷,我身边的小伙伴们,比起“鸡”娃倒是更愿意“鸡”自己。想要学什么就自己学,想学画画,自己报个画画班,想要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就自己报个英语班,想要健身就去办个年卡跟着私教练,想要升级自己的专业技能就去报个网课跟着学,总之一切围绕着自我提升开展。这些家长一个个过得开心快乐,生活也有滋味儿,而且家中一片母慈子孝父慈子孝的和美场面,对比每日忙碌奔波在路上送娃学各种兴趣班的家长,显然他们悠闲得更多。
我身边有个同事,非常喜欢看书,有时候我们也会交流什么书好看,她每年买书开销特别大,她的娃也跟着她一起看书,涉猎极广,拿起书就放不下,基本上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小孩”的类型。若是问她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激励方法,她说没有啊,她说“可能就是我自己喜欢看,所以娃也喜欢看”,此前有一张流传甚广的照片,在地铁上有一对母女,妈妈拿着Kindle看书,坐在妈妈膝盖上的小女孩也拿着书认真的看,还配有一行字,写着家长是孩子的榜样。我同事跟她的女儿感觉也就如此,一起看书达到互不干扰的地步,虽然不知道未来怎样,但是现在这个习惯还一直维持着。
我画班的小伙伴和我一起跑步的时候说,我现在不鸡娃后,鸡娃就不如鸡自己,我自己画画,画得开心,他想画画也可以跟着我画,不也画得挺开心的,我想想的确,每次她把娃的画发到群里,老师都非常喜欢,直夸小天才,也不需要刻意送去画画班,每天风雨无阻的送娃上下课。都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最初的学习都是模仿,家长做什么孩子做什么,“鸡”娃或者“鸡”自己,总有一个人要提高,如果孩子模仿能力强,“鸡”自己的时候孩子跟着模仿也就跟着“鸡”自己了,算是变相的“鸡”娃。
还有那种学习大群里,妈妈每天早上在群里六点准时朗读新概念英语打卡,坚持了900天,结果她的娃四五岁英语流利到让所有人震惊,究其原因,也是因为自己每天朗读,娃也跟着模仿,900天到模仿,四五岁的英语能力超越同龄人好几倍。这也是自己能力提升了的附加值,娃也跟着能力提升了。
“鸡”娃,是大家对自己娃的未雨绸缪,提升竞争力,家长都卯足了劲的托举娃,其实也很累。所以有时候换个思维,把自己抬高的同时也一样把娃托举上来了,不是说“鸡”娃不好,而是当我们托举累的时候不妨也想想自己,“鸡”自己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文/霈
日更第八天
【无戒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