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跟高手的差距体现在什么地方?成甲在他的书《好好学习》中提到是因为在看一件事物时高手跟我们的心理表征不同。
“心理表征”这个词是心理学术语,比较难理解一些。用通俗的话讲,就是说高手看到一件事物跟我们看一件事物,心理的反映是不一样的。菜鸟看山是山(表象),高手看山不是山(解构),顶级选手看山又是山(重构)就是这个道理。
举个例子:臭棋篓子和高级棋手的区别就在于:臭棋篓子只晓得“马走日,象走田”,高手能推演不同下法对棋盘局势的影响。能看到棋着越全面、推演的步数越多,越有可能选出对自己最有利的棋着。
再举个例子:你觉得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做寿司与我们在家里做寿司有什么区别?他做寿司,心里想的是信念,我们做寿司,觉得能填饱肚子,口味不会太差就可以了。所以他的学徒10年之后才够资格学习煎蛋,而且为了能煎一个合格的蛋,练习4个月。
那么这种心理表征是如何形成的呢?答案就是刻意练习。
想要学会高手的某一项技能,除了了解高手的心理表征,还要把技能拆解,针对各个环节大量重复练习,也就是将知识用起来。比如,你想考试考高分,就要针对不同题型有针对性的反复练习,总结好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遇到这类题型大脑中就反应出解决这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再比如:你想打好篮球,就要将动作分解,反复练习诸如带球、投篮等动作,你会有这杨一中感觉:一出手就能感觉到球能不能进,不能进的情况下,能判断球会弹向哪个方向,你好做下一步行动。
做产品经理也是一样。
总结一下,要想成为高手,方法就是:了解高手的心理表征+分模块刻意练习。
为什么说结构化思维要先说如何成为高手呢?其实我想说的是,结构化思维说起来不难理解,难的是实践,只有不断实践才能将这种思维养成习惯。
结构化思维是贯穿在产品经理工作中方方面面的,高手已经经过无数次实践将这种思维养成习惯了。所以我建议任何想转产品经理,或者是产品经理新手的同学,先学习这种思维。这属于产品经理的思维的底层结构,你会发现底层结构不扎实的人,由于认知的原因会很容易碰到天花板,导致成不了高手。就像盖高楼大厦,地基不深,楼是盖不高的。
养成结构化思维的习惯后你会发现,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提高不只一点半点。
结构化思维的三个步骤:
确定目标
资源分析
制定计划
一、确定目标
确定目标的意思是要真正认识你要完成的任务或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里我觉得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理清任务细节
这里可以套一些模型来解决,比如:5w1h分析法
Who:产品经理
What:找出产品交易额低的原因
When:交易模块上线以后
Why:交易转化率差
Where:app
How:找出交易转化率低的原因
(2)探究问题根源
这个时候可以用“5个why”或者问题拆解的方法。5个why中的5是个虚指,顾名思义,就是连续问自己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直到不能再问为止,这就是著名的丰田五问。
问题一:为什么机器停了?答案一:因为机器超载,保险丝烧断了。
问题二:为什么机器会超载?答案二:因为轴承的润滑不足。
问题三:为什么轴承会润滑不足?答案三:因为润滑泵失灵了。
问题四:为什么润滑泵会失灵?答案四:因为它的轮轴耗损了。
问题五:为什么润滑泵的轮轴会耗损?答案五:因为杂质跑到里面去了。
(3)问题拆解
就是把大问题分解为几个小问题,分别解决。比如成交额=用户访问量*购买转化率*平均客单价,要提高成交额,可以从提升用户访问量、提升购买转化率、提升平均客单价三方面入手。
二、资源分析
确定完目标之后,下一步就是资源分析了。
资源分析的要点是把问题分成几部分,这就要用到分类,这里分类要遵循一个原则——MECE原则。
MECE原则的意思是,分类要做到完全穷尽,相互独立。下面这个图可以解释完全穷尽相互独立的意思:
MECE原则
完全穷尽,相互独立,说起来很容易,实际去分的时候,就比较麻烦了。
这里提供几种思路来做参考:
第一种是从时间维度思考,如用户接触产品、活跃、流失;
第二种是结构维度,比如人的身体从外观上分为头、颈、躯干、四肢;
第三种是象限维度,找到影响因子,然后划分象限,比如:网易云音乐产品经理王诗沐在产品前期就按年龄和音乐喜好程度划分用户群。
三、制定计划
最后一步是制定计划。在上一步资源分析之后,最后一步就是制定解决方案,找到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能更加容易撬动这个问题。这一步的要点是给解决方案排列一下优先级,在各解决方案中找到那关键的20%,优先解决,剩下的80%以后解决。就像版本迭代一样,先迭代紧要功能,后迭代次要功能。
四、案例解析
介绍完结构化思维的三个步骤以后,举个例子。之前我负责了一个海外自由行地图产品上线了票务购买模块,简单来说就是,可以在地图app上买景区票和国外的wifi产品了。上线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成交额非常少,几乎没有人来买票。
但当时的情况是,我们有稳定的用户量,也有几乎全网最低的票价,这就很奇怪了。当时,老板说,你把卖票的入口弄明显些,就是在入口上标上特价的图标。结果,放上图标之后,成交额并没有很大的增长。于是,老板说下一阶段的任务就是提高成交额。
接到这个任务后,我先要确定目标,成交额=用户访问量*购买转化率*平均客单价。
首先,我们有稳定的用户访问量,而且这个用户访问量也不是短时间、低成本就能提高的;
然后是平均客单价,这个在于我们票务产品的定价,产品前期注重的是走量,所以平均客单价也不是重点;
最后,我的目标当然就聚焦在购买转化率身上。
那购买转化率的理想态是什么?当时定的是30%。这样我们的目标就清楚了:提高购买转化率到30%。
为什么用户转化率很低呢?我要分析用户的使用流程。我按时间顺序把用户使用产品的行为分为:接触产品;使用产品;使用完毕。
首先是接触产品:我梳理了用户的来源渠道,当时我们推广运营的方式,一个是地推,一个是软文推广,这两种方式都要求用户去应用商店下载app。所以,应用商店是用户第一次接触产品。我查看了一下应用商店,发现虽然产品增加了卖票功能,但是应用商店没有介绍,再加上本来用户心智就认为地图产品就是个工具,导致用户不知道我们有这个功能。
用户下载安装好产品后,开始使用产品,产品并没有切合用户场景去推广门票,比如:用户在看泰国地区,这个时候用户对泰国应该是感兴趣。基于地理位置,我们发现用户在泰国,也没有相应周边景区门票推广。再加上入口太少、流程优化较差等等的问题,导致用户没有注意到我们的功能。
用户使用完产品后,没有相应召回机制。虽然大多数用户出境旅游的频次比较低,但如果有相应的召回机制,用户下次旅游的时候,很可能再从我们产品买票。
下面是分析这个问题的思维导图:
总结
最后,总结一下,为什么优秀的产品经理总是能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是因为优秀的产品经理遇到问题有一套成熟的解决问题的模型,所以能做到快速反应。如果你的工作中有梳理不开的乱麻,不防使用一下结构化思维,首先确定目标,然后进行资源分析,最后找到解决方案。
下面附上结构化思维三个步骤的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