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指挥,需要掌握的最关键技能就是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首先当然是与音乐的关系。指挥是一份工作,这也意味着指挥家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挑选音乐。即便是一个乐团的音乐总监也不能完全决定乐团要演奏的曲目。绝大部分时候能够吸引观众的是那些明星独奏家,或者是广为人知给人印象深刻的协奏曲。所以即便指挥家未必喜欢这些曲目,或者已经演奏过无数次,还是不得不精心准备。
与之相反的情况是,一些当代作曲家的作品非常复杂,也未必悦耳,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完成,但演过一次后就没有机会再次指挥。这两种情况都可能是令人沮丧的,但是专业精神要求他们在任何状况下都要处理好与音乐的关系。称职的指挥都懂得与任何音乐做朋友的技巧,对他们而言音乐就是纯粹的,他们用心剖析研究,处理演绎,无论如何都会努力将它最好的样貌呈现在观众面前。
高明的指挥非常懂得与作曲家沟通,有时候他们给出的也许远比作曲家想表达的还要多。指挥家会去研读作曲家手写的乐谱,以期进入他们的思考路径,在乐谱中发掘更多的音乐内涵,并且在舞台上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
当然对于指挥来说与乐手的关系也很重要。历史上伟大的指挥通常是两种类型。一种非常强势,他们会被称为“暴君式的指挥”,但由于有强大后盾支持(通常是经济上的),也能拥有足够多的粉丝。另一种就是高超的智者,他们懂得鼓励乐队成员的积极性,特别是协调那些充满激情的年轻音乐家。这两种指挥的共同点就是气场都足够强大,指挥家与乐手之间无论通过何种方式的交流,最终都能成就完美的音乐。
除了与乐队的演奏家保持良好沟通。指挥经常还要面对不同个性的独奏家,演唱家。他们经常与不同的乐团和指挥合作,所以会有很多比较。有些独奏家非常自我,也不愿意跟指挥有太多的交流,所以要让音乐进入完美的默契状态就依赖于指挥精准的判断。他们会高度集中注意力,对演奏家的肢体语言给出反应,有时候这真的非常难。
事实上虽然做了许多年的指挥,作者依然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稍不留神就可能出现的细小失误都可能将乐队引向极为混乱的局面。在作者的职业生涯中,还有许多次指挥歌剧与芭蕾舞剧的经验,这些都是让他生畏但却美好的任务。
虽然在这样的演出中指挥被公众的重视度并不高,但是更加丰富的艺术形式让音乐变得立体起来,还是让人非常兴奋的。指挥能与听众之间建立起对音乐的共鸣,常常在演出结束后让人极为满足。当然作为指挥家不可避免要接受评论家的考量,而且这不止会影响指挥家的心态,还可能关系到他们的工作能否继续。所以对于负面评价的处理需要很高的情商和能力,这些都是专业之外的功课。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需要付出的远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