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从小到大我都有个挥之不去的疑惑,为什么自己总是特别容易被别人欺负?
小时候经常被一起玩耍的伙伴们欺负,在学校也经常被同学们欺负,总之有一种活在尘埃里的感觉。
当时还挺想不通的,以为自己是不是在无形之中说错话、做错事了,也会常常默默地在心底里一遍又一遍地回想琢磨,每次琢磨的内容和思维模式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一定错在我自己身上,然后开始自我怀疑。
可是转念一想,我对人说话小心翼翼,总是寻思着怎么让人听着舒服就怎么说话,生怕伤到了别人,对于别人的请求也是竭力答应、几乎不拒绝;而且总是表现得颇有耐心,即使有委屈、有怒火,我也会自己憋着后再慢慢消化掉,不对别人表现出来,为何这样反而会有种廉价感,很容易被别人欺负呢?
我相信这是所有善良的人都体验过的感觉,而不只是我一个人。
其实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大问题,绝对不能被忽视,尤其是对那些依然在因善良去迁就别人而委屈着自己的人,更要好好地想一想了,难道这么活着不累吗?
著名影星刘敏涛在接受金星的访谈时说了一句让我挺有感触的话:“人一定得善良,只有善良的人才不会干出出格的事。”
我瞬间被这句话猝然绊倒。
毫无疑问,我们都要做个心地善良的人,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可能提倡去做个恶人,因为善良是人的基本道德。善良的人犹如春日的阳光,使人觉得温暖舒服。
但是,善良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形容词,它不是来者不拒、唯唯诺诺,更不是百般迁就、毫无原则,它有个恰如其分的度。这个度,需要智慧。
02
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新闻,然后感慨或怜惜这个社会上的弱势群体,那些善良脆弱的人受到那么多伤害,他们却不知反抗,反倒更愿意忍气吞声。
这些事件的本质是什么?
本质是受伤的群体越是不懂反抗、越是不懂自我保护,恶势力就越容易嚣张滋生,没有原则的善良不仅是缺少了自卫的勇气,更是纵容了邪恶大胆的存在。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平等的个体,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以及快乐的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
因为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而迁就别人,别人只会觉得你廉价,只会变本加厉地为难你;因为怕伤害到别人而不好意思拒绝请求,别人只会习惯于你的付出,只会得寸进尺,觉得这是你应该做的。
前段时间网上盛传一句很受欢迎的话:“别不好意思去拒绝别人,要知道,那些好意思为难你的人,反正都不是什么好人。”
这句话很通俗直白地把这个现实表达得恰如其分,所以,在下次你又准备施用无原则的善良时,先别急,好好默念几遍这句话。
03
我也曾遇到过这样的朋友。
最初我们只是普通的高中同学,后来我看她身世较为可怜,所以心生同情,想给予她力所能及的帮助。看到处于困境中的人,我总感觉不伸手去拉一把就很于心不忍。
可相处的时间久了后,很多预料之外的问题就出来了,她的任何一个请求我都得答应,否则她会十分恼怒,因为她认为既然不能随叫随到,那就称不上是朋友,朋友本来就该肝胆相照。
我采取了能忍则忍的对待方式,尽量不拒绝她的请求,同时每天也还得耐心地接纳她传递的各种负能量。其实我在这整个相处过程中是很不快乐的,但当时始终觉得实在无法拒绝,因为这仿佛是对对方的一种伤害,我会在心底谴责自己。
但是后来我明白了,只要自己的相处模式没有错,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其实不需要所有事都以别人为中心,否则还怎么能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呢?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那些因为你的善良而不考虑你的感受的人,只会不停地消耗你,消耗你的时间,消耗你的能量,即使把你所有的精力都榨干了,也不见得对你有多么感激,所以真的是得不偿失。
一个真正懂得理解人和感恩的人是不可能用这样的态度对待你的,不帮助并不是你的错,而帮助了后一定会有发自内心的感谢,这样双方之间才能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进而才能愉快、长久地相处下去;也只有这样的关系才能促使你进步、成为越来越好的自己。
远离那些霸占了你的善良然后又一点一点消耗了你的人,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我们都不必委曲求全地和这类人深交下去。
善良是很珍贵的,但是如果善良没有长出牙齿来,那就是软弱的表现。
04
什么样的人会去凌辱欺负和不尊重别人?
欺软怕硬的人。
通过欺负弱小的人来获得存在感和优越感。
欺负一个人是什么感觉?
你越是害怕,他越是快乐,你越恐慌颤抖,他就会越兴奋。
比一时的肉体的疼痛和心灵的屈辱更可怕的是,有一些被欺负的孩子会带着这种屈辱的回忆一直生活下去,直到他成为一个真正软弱的人。
《奇葩说》第二季的辩手柏邦妮说过一段非常精彩的话:“痛苦本身并不是财富,但对痛苦的反思是财富;被欺负也不是礼物,但是对被欺负的反击是礼物。你被欺负了一定要反击回去,把这份屈辱化为人生的礼物。”
是的,懂得适当的反击,这便是需要智慧的地方。
智慧的前提是底线,一个关于善良的标尺。在别人没有跨越这个底线时,我们要温柔地包容别人;但当别人触犯了这个底线,我们也要毫不示弱,于一次又一次的经历之中不紧不慢地强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