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实现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2022年,我国投入研发经费首次超过3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5%,尽管占比不低,但基础研究经费占比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加强基础研究正当其时,方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助农促丰收,农业研究奠基础。从建国初期我国由于自然灾难频发造成的大面积饥荒到现在用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2%的人口,足以可见,我国在农业基础研取得的进步,科研投入力度之大,农业革命技术之新。如:作物育种果实多——发现了控制黄瓜果实苦味形成的关键基因,成功解决黄瓜“变苦难卖”的难题;“虫口夺粮”保丰收,研发了我国第一例基因工程微生物农药,打破了同类产品的国际垄断;耕地保护迭代升级,为耕地资源和农业生产装上“天眼”。构建1:5万全域高精度数字土壤,为全国各级主管部门提供耕地精准管理服务面积近200亿亩。农业研究是实现我国从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的压舱石,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要举全党全民族的力量凝心聚力,让禾下乘凉乐翻天的美梦如愿以偿。
科技护航大运会,低碳研究展风采。7月2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隆重开幕,这是中国西部地区首次举办的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除了精彩绝伦的赛事,扣人心弦的场上竞技,本次赛事的“绿色”黑科技同样看点十足。比如为了实现100%绿电使用,在成都大运村运动员下榻的酒店,1800多块发电玻璃提供着清洁电能;位于双流区体育中心体育馆的羽毛球比赛场馆,则通过场馆建筑顶层分布着的一条条灰色布袋风筒,使馆内温度将保持恒温状态,确保场地内羽毛球比赛不受风速的影响;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大运会期间共有1340台新能源大巴(含80台氢能源车)和1000余台新能源轿车被用于交通服务,一辆氢燃料电池大巴每行驶100公里,可减少约80千克二氧化碳排放,年减碳量超过70吨,相当于4000棵树的固碳效果。可见低碳科技是本次大运会的重要保障,这些都离不开我们科研工作者的投入,更是助力2030我国实现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重要支撑。
科技救灾保平安,救援研究护生命。近日,受到台风“杜苏芮”的影响,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北京、河北等地重大人员伤亡。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一直是抢险救灾的安全发展理念。除了冲锋陷阵的人民子弟兵、人民公安、蓝天救援队等一线力量,救援装备更是抢险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5G无人机、水上救援飞船、动力舟桥……能上天下水,在抢险救灾中大显神通;如动力舟桥通过轮式车载运输,由河中舟及岸边舟组装拼接而成,该装备能够适应3.5米/秒的流速,抵抗大流速的水流冲击,集富桥、渡运于一体,有效解决了涉水抢险难题。足以可见,基础研究在救援安全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拯救生命财产的定海神针,是全面落实各项防汛措施的顶梁柱,要持续深入开展救援研究的科技攻关,使人民生命健康财产损失程度降到最低。
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基础研究是科技大厦的“底盘”和根基所在。新征程上的高质量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科技创新,让我们紧握基础研究的方向舵,助力“中国巨轮”在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