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作者.遇见星语
今日农历三月初三,书上又称上已节,古时还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在老家舒城,则有吃蒿子粑粑的风俗。
此刻老家该是家家飘蒿香,户户做耙耙的热闹情景了吧。
在家乡清明是要吃蒿子粑粑的,三月三更是要吃,说是这晚阴间的小鬼要来人间游玩狂欢,吃了蒿子粑粑,夜里魂魄出去玩时,还能记得回来,能嗅着蒿子的味儿寻到肉体里来,这是不是真的,当然无人知晓。可老家的这种习俗一直沿传了下来。
说起蒿子粑粑,它制作也不复杂,先准备材料蒿子、米面,也可以糯米。
在三月三之前的任一天,最好是阳光灿烂的天气,抽个空闲,提着小竹篮,带把小剪刀,迈着轻快的步子,春风拂面,随意走到城郊乡间的田埂地头,就会看到这里壮壮的三两棵,那里青青挤挤的一丛丛,阳光下散发着独特的清香。
蒿子挖回来后,开始挑拣清洗,随后切碎,切得越细小越好,三月初的蒿子鲜嫩,绿汁不需滤,直接切好装盘,备用。
再把腊肉上的肥肉切下来,也切细小,下锅翻炒出油,油里倒进姜末干辣椒末,继续炒,一会,闻闻,香出来了,把盘里的蒿子倒进去炒熟,尔后,加开水,火不要停,加米面,搅拌,再搅拌,直至米面成干糊状,熟了,稍停,就可以动手做粑粑了。
糯米粑粑也叫滋粑,比米面容易操作,蒿子都是先弄好炒熟,不同的是加冷水与糯米煮成饭。然后把饭做成粑粑。
你别看我说的轻松,其实做起来不容易的,尤其是蒿子从野外到炒熟,其间弯腰撅屁股的,也是件体力活。
今年清明放假回老宅,婆婆做了蒿子粑粑,那晚恰逢清明,公公婆婆非要我吃晚饭,原先我不干,说己吃了午饭了,怎好意思再吃晚饭呢,公公婆婆都八十岁老人了,而且不要我帮忙。
可公公说家里人哪来那么多客气,回来看看我们,高兴得很。
婆婆则说大艾子,今个清明,晚上我炸蒿子粑粑给你吃,吃了粑魂,粑粑我还搁了咸肉咸鸭,香着呢。
我听了,就走不动路了,我特别喜欢吃蒿子粑粑。结果那晚我吃了好些个,那蒿子的清香、粑粑的味道,连同公公婆婆爽朗的笑声,此时还在唇边眼前。
……
三月三,也是父亲的生日。如果父亲还活着,今天一定是全家团聚的日子。父亲在世时,这一天无论我们多忙,都是要赶回去的,敬父亲一杯酒,陪老人家说会话,晚上再吃妈妈做的蒿子粑粑。如今只有遥祝父亲在天之灵幸福安康了,并祈愿天堂里没有病疼。
今晚蒿子粑粑是没有了,可我却对它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