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看央视的公益宣传片,画面讲述的是上百人骑着摩托车奔赴上千公里赶回家过年的情景,一路上风霜雨雪,阻隔不断漫漫回家的路途,最后一个镜头,家已在眼前,骑摩托车的人摔倒在泥泞的乡路上,但在摔倒滑出的那一刻,他脸上依旧挂着笑容,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这便是中国人的家的情结,过年的情节,于是有了“春运”和"抢票",早在一个月前,同事们已经开始在抢票了......所以回家过年,即使是空手而归,帶回的也是满满的亲情,但即使是《平凡的世界》中的浪荡鬼王满银,在春节临近是也因带不回什么而在火车上过年,每一个回家或正在盘算着回家的人们,都在挖空心思的变换着花样,带给每一个亲近的人一件礼物,或者是大包小包的年货。
少小离家,初中就开始住校,虽然在周末可以回家,但从那时起已经体会到了在外漂泊的艰难,那时尚在八十年代,生活并不富裕,自然也没有闲钱,那时放假回家能带回家的只有承载这希望的成绩单、试卷和奖状,父母看过之后,会满意的说把试卷压在炕席底下吧,因为家里那时一些重要的有字的票据都压在床底下,也许那时,躺在这实实在在的物件儿上面,父母睡得踏实。而奖状,自然要贴在厅堂的显眼处,年初一拜年来的乡邻和正月里来串门的亲戚们总是品头论足一番,那时的惬意溢于言表。
说起奖状,还有很多的故事,首先是同村大哥那时也就是三四年级,寒假前得到了奖状,但在发放之前被同学举报上学路上踩坏了麦子,老师也相当较汁儿,竟然把奖状取消了,于是大哥在家又哭又闹,毕竟在那个年月奖状的分量是沉甸甸的。同学是本村的,同学家长在得知事情的原委后一怒之下把奖状扯了个粉碎,于是两个小伙伴都过了一个没有奖状没有赞美的春节,也或多或少的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再有就是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会因为过节前没有拿到奖状,哭着喊着要父母给买一张,现在想起来依然忍俊不禁。
随后的高中,也是同样的情景在上演。
大学了,生性木讷的我,自然没有女朋友带回家,那时只有小小的一笔奖学金,只能变换成小小的礼物,带给家里人,而在节后,又带着父母辛勤打拼换回的学费离家。毕业后参加工作第一年的春节,搭乘从省城到家的临时快车,带着大包小包回了家,带着单位发的油和面,带着从超市买的烟、酒茶,然后换上小客车,一路颠簸到家,那时的小客车上也是拥挤着回家的人们和塞满了年货的旅行包。那时,手机还不普及,家里人也不知道我具体到家的时间,进了家门喊一句"娘,我回来了”。现在想起釆,依旧有流泪的冲动。
那一年正值大哥新婚,一家人其乐融融,满心欢喜的准备着过年。父母自然高兴,愁眉舒展,大儿子结婚了,小儿子毕业了,虽然小女儿还在读书,但家里的压力毕竟小了,腰杆儿也直了。所有这些在今天想起来,心里还甜丝丝的。
在毕业的第一年,我报考了研究生,那年回到省城后不久,就接到了录取的通知,之后是辞职,到北京上学,第一年在北航上基础课,当时每个月的补助大概有五六百元,只比我在省城工资的少两三百元,除去吃饭和生活必需品,每个月剩下的较新的钞票,我会把它夹在书中当作书签用.那年春节之前,竟然也攒了近一千块钱,除去路费,剩下的六百块交给了家里,那时切切实实感受到书中自有黄金屋,父母高兴,我也有些许的安慰,毕竟在工作后读书,本该给当时尚不富裕的家里更多的支撑。
研究生毕业了,工作了,结婚了,结婚第一年,带着妻子回到了条件相对较差的老家,妻子贤惠,帮着母亲做饭,准备过年的东西,跟着我走亲戚串门,那时父母脸上流露出的幸福笑容,我看在眼里,甜在心里。再过几年,有了儿子,带着儿子回家过年,老两口别提多高兴了,常言道隔辈儿亲,他们宠着惯着小孙子,不允许我动儿子一根汗毛儿,儿子淘气也不能够训斥,无奈之余,感受到的是那份浓浓的爱意。
在结婚后,问题也随之而来,双方的父母,都要照顾到,于是按年度换着奔走于两省之间,好在离北京都不太远,这边是昌潍大平原,那边是燕赵大地,可以自驾,虽然开上六七个小时的长途很辛苦,却也少了抢票和挤火车、赶飞机的奔波劳碌,更为重要的是家的召唤,亲情指引着回家的方向,这么多年了自驾从来也没有走过冤枉路,出过差错。哦,对了,每每快要到家时,那种感觉是那样的亲近,包括空气中弥漫看的熟悉的乡土气息......
至于春节回家带些什么,还是带些实在的吧,其实在成为父母之后,才发现其实什么都不重要,只有健健康康、高高兴兴的回家,父母就高兴,在孩子面前,父母不会有太多的奢求。
重要的是亲情,对于父母多讲些开心的事儿,就足够了。回家过年,人回了就好,我想这是所有父母亲人的真实想法......
而常常会碰到另外的问题,两边的父母年龄都越来越大,好在岳父母现在住在北京,所以有时会一个人回家,回家总是好的。
岁月有情,一切都在日新月异之中,岁月亦无情,每一个人都在衰老之中。一切都在变化,但唯有亲情如酒,愈发醇厚。
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