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也是中国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代表着喜庆、热闹与祥和。其渊源可追溯到古代对日神虔诚的膜拜,中国汉代最早的祭祀服饰便是红色。
汉代时,太阳象征永恒、光明、生机、繁盛、温暖和希望,自然,红色也就拥有了太阳的象征意义,流传至今。
明朝时期,由于朱为皇家姓氏,国家政治和文化中都开始提倡使用红色,所以渐渐地,红色文化渗透到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开始成为民族的代表。
中国红氤氲着古色古香的秦汉气息;延续着盛世气派的唐宋遗风;沿袭着灿烂辉煌的魏晋脉络;流转着独领风骚的元明清神韵。
春天总是让人向往,尤其是对诗人来说。诗人对春色的描写细致入微,既有“早莺绿杨”,也有“草色烟光”。甚至一只小小的红杏,也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春意。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之于叶绍翁,是那一枝红杏。春色在这么一“关”一“出”之间,冲破围墙,溢出园外,显示出一种蓬蓬勃勃、关锁不住的生命力度。
后人更赋予这两句诗以生活的哲理: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脱颖而出,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这两句诗也便获得了新的生命,流传不绝。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春江水绿,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在这里,诗人把“花”和“日”联系起来,为的是同色烘染;又把“花”和“江”联系起来,为的是异色相映衬。
江花红,江水绿,二者互为背景。于是红者更红,“红胜火”;绿者更绿,“绿如蓝”。
也让看到这儿的读者忍不住想象,那是一幅怎样美好的画面啊!
比起白色的莲花,我更爱红莲。很美不是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随着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连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不仅是春、秋、冬三季所见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时期才能看到。
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贴切。给人以回味无穷之感。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首诗末尾两句反用了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
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从而成为了传世名句。
如果可以,我也想约一个人,陪我一起去看一场“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美好。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
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
红色,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钟爱的颜色,它在春夏秋冬里,在一池黄昏里,也在一树芬芳里。你最喜欢哪种红色呢?快来评论区一起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