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知识付费是智商税,应该如何反思?
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其中,知识付费市场增幅最快,初步估算,2016年知识领域市场交易额约为610亿元,同比增长205%,参与人数约3亿人,提供服务人数达到了2500万。
一. 好的定义是成功的一半
知识付费这个词从哪来的没考证到,
易观智库定义知识付费:
指内容创造者将书籍,理论知识,信息咨询等知识与自身认知积累融合,并对其进行系统化的结构后梳理转化成标准化的付费产品。
36氪的17年知识付费研究报告还分出了狭义和广义
广义:将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通过售卖这些知识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其商业价值。
狭义:利用信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差,将信息包装成产品、服务并将其通过互联网售卖的行为。
知识付费满足了什么样的需求?
易观智库总结:满足的是用户自身认知提升,阶级归属,丰富谈资等需求的创新产业形态。
36氪:由爆炸的信息和竞争压力产生的强烈学习意愿和需求。
二. 业内代表:喜马拉雅
月活3000w+
(知乎得到分答加起来还不到3000w)
喜马拉雅:我是新时代的广播平台
主打产品形态:音频课程/节目
内容的生产:一般由第三方的团队进行策划和编辑后的产品或联合出品。
以《好好说话》为例,邱晨在一场分享会上提到,团队在制作内容时,会将时间精确到秒。用户的注意力能维持的时间可能不超过20秒,所以在设计内容时,必须有不断能刺激用户注意力回归的调剂内容。
音频内容的优势:可占用用户的碎片时间,场景触发门槛低,就像很多人有听歌的习惯一样,随手打开听一段语音课程的场景非常多。
劣势:因为多场景,收听语音一般都是发生在需要一心多用的场景下,内容可以涉及的深度很浅,功效类似收听广播电台,学习属性很弱。
所以音频内容一定是需要非常讨喜且顺应大多数人习惯的内容。
简单来说,最好是不怎么需要思考就可以顺着听完还能让用户很开心觉得自己收获满满的那种。
至于听完保证年薪翻几倍,无效退款这种宣传,我听起来怎么跟某些保健品宣传那么相似呢。
三. 朋友,你听说过安利吗?
说起来知识付费,跟看病有点类似
只是面对海量的产品
用户想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
需要完成:
-自己给自己诊断(我缺少什么类型的知识),
-自己开方子(我需要哪类型的内容,通过什么形式学习),
-自己拿药(去哪个平台,买那种课程)
全系列流程
可惜现实是
大部分的知识付费产品,都只是保健品
提供的主要是心理慰藉效应,
大部分成分都会随着新陈代谢排出体外
重点是,保健品可是治不了病。
知识的定义,借用得到的定义:内在化的结构化的信息
然而市面上有多少打着知识付费旗号的产品能做到“内在化结构化”?
即使以结构化的方式呈现,是否内在化完全不取决于平台或者内容的提供者。
毕竟即使你订阅了李翔内参,李翔也不会每周盯着你做一份试卷看你吸收的程度,60分以上才能通过什么的。
所以你买的,是别人的知识,至于会不会变成自己的,那可能不是大多数卖的人考虑的问题了。
知识焦虑如果是一场病,
那我只能开一剂独立思考给你。
四. 知识付费怎么变成智商税的?为什么会变成智商税?是谁的问题?
造成知识付费沦为“骗局”或者“智商税”代名词的,有一口监管的锅。
平台和有关部门应该同时扛起这口锅。
具体可参考:
新《广告法》明确了下列5种虚假广告情形:
(一)商品或者服务不存在的;
(二)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或者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以及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
(三)使用虚构、伪造或者无法验证的科研成果、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信息作证明材料的;
(四)虚构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效果的;
(五)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其他情形。
其次,就像我们恨那些骗老年人的保健品,除了虚假宣传外,
更让人无奈的是,
“受害者们” 身在圈套中却无法自知
同理,
焦虑被消费,
根源也来自产生焦虑的背后的原因:
义务教育把我们放在集中流水线上加工
每一步都是被设定好的,只需要考虑如何拿到更高的评分,努力成为合格的出厂产品。
脱离义务教育后,
我们开始要决定进入哪家厂,哪条生产线,
或者选择自己建厂,
或者选择自由模式。
但是互联网时代变化之快
让习惯了流水线的我们猝不及防
以前一年更新一次的游戏
突然一周连续升了5个版本
可我们学习的还是旧攻略!
难免会觉得不适应
其实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1612年,在印刷作品大量出现的时候,西班牙著名剧作家洛佩 德 维加在《全民皆兵》里写到:这么多的书——这么多的混乱啊!包围我们的是印刷品的汪洋大海,而大部分海面上都泛着无聊的泡沫。
每一次新的技术爆发
都会带来一系列的变化
例如新的狩猎工具和农耕工具带来了人口增长模式,定居模式和劳动模式的改变。
新的交通工具带来了商业贸易的扩张和重新组合。
《浅薄》一书的作者提到神经可塑性的新发现:
技术的使用让我们的一些的神经回路得到强化,而另一些回路逐步弱化。让特定的心智特点越发显著,让别的特点趋于消失。
我们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行为方式,日复一日的,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改变着神经突出之间化学物质的流动,从而改变着我们的大脑。
互联网除了连接了信息,连接了人机,连接了物物之外,其实潜移默化也改变了我们的大脑。
内容的碎片化进一步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
当你在看一本书的时候不断想要拿起手机
不断查看自己的邮箱
不断被弹出的信息打断时
就会越来越难以专注看一本书或者做一件事
说白了,就是防御属性被削弱了!
读书会的兴起
恰恰应证了现代人“不那么能读书”了
用户购买的不是读书会内容本身,
而是用来督促自己去读完一本书的外力
背后代表的需求不完全是对知识的需求或者自我提升的需求,
而是对自我管理,专注力缺失的弥补,
映射出的问题就是我们越来越无法专注的独立完成读书这件事。
然而花钱就能够更好的完成这件事吗?
付费他人结构化的总结,对我们自身的能力和知识储备到底有多少作用?
小明今天听了一堂课,一个20年经验的投资人分享了他认为的3个创业规律,每一条的背后是他亲身经历过思考过,通过具象事件到抽象理论的总结成果。
作为从未有该领域经验,也没有创业经历的小明,牢记了这3条规律。
当然小明可以在各种饭局酒局相亲局跟别人重复这三条规律,迎接仰慕的目光。
但区别在于,小明获得的知识就是像飘在河边上的一片荷叶,而分享者的这片叶子下面可能有十几米的根连在土里。
表面上看起来是一样的,但在记忆中和大脑中的内容是完全不一样的。
五. 猝不及防的……
新的科技和方式一定会带来新的认知方式的变化
改变不一定都是好的
但是一定是不可逆的
我们无法回归到非农耕时代
也当然无法回归到没有互联网,没有AI的时代
有些短期的好处,弊端总会在久远的未来出现
有些暂时的糟糕,其作用可能需要放眼遥远的未来
好在人类的大脑是非常厉害的组织
我们能够自适应技术的变革
甚至极端的情况随着时间也可以变成平常
问题也同样出在高度的自适应机制
让我们更愿意顺应舒适区
焦虑常有
而知识不易得
游戏角色升级
尚需要发动人物技能打几个怪积攒经验
外部经验和事物的习得
一定是需要花费时间和体力
去改变现有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人脑出于自身的设计
更习惯于保持现有状态
有意识的突破舒适区
是寻求改变无法逃避的代价
愿每个个体
在时代的巨大洪流中
都能保持独立的属性
来自: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zMTQ5MjQ0Nw==&mid=2247483723&idx=1&sn=78e4a1d4a6909cb2c30fc498b95a6380&chksm=fa40fa7bcd37736daec9baa37dffd8d98f05a1db2ffc09ca888d77af9742af85a04f177a97d1#rd
推荐相关书目:
《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尼古拉斯 卡尔
《深度工作》卡尔 纽波特
《36氪知识付费研究报告》,2017年,[链接]:https://36kr.com/p/5083625.html
易观《中国知识付费行业发展白皮书2017》,2017年,[链接]:https://www.analysys.cn/analysis/8/detail/1001061/
吴云飞 《知识付费终局:出版还是教育?》,2017年12月5日,虎嗅,[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224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