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们一起穿个小西装,抹个红嘴巴儿,演一场一百块钱,一个月两千块钱,我恳求你们收留我啊,生生是他们把我逼出来的呀。但凡一个有文化的人,‘让他来’,留在手底下当个马仔,我就认投了呀。我愿意给你当狗,你不要,你怕我咬你,你非把我轰出去,结果我成了龙了。”
这是郭德纲接受采访时说的一段话。这段话道出了当初他三进北京的原因,以及因无人收留而尝遍人间辛酸的故事。
一进北京,未能成为体制内演员
郭德纲1973年生于天津(真的和林志颖同岁),8岁拜高庆海为师学习评书,后曾跟随相声名家常宝丰学相声,还潜心学习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剧种。
1988年,15岁的郭德纲首次来到北京。他来北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报考全国总工会文工团,成为一名体制内的相声演员,端上旱涝保收的铁饭碗,能和许多成名的天津艺人一样,由此成名,走向更大的舞台。
凭借扎实的相声功底,郭德纲如愿考入全总文工团新成立的说唱团。和他设想的不同的是,他仅仅是个临时工,平时主要负责“检场”,说白了就是打杂的,端茶倒水搬桌子。这和他登台表演,拿国家发的工资的梦想相差了十万八千里。由于无法实现上台说相声的梦想,加上工作关系无法调入北京,无奈之下,郭德纲于1989年回到了天津曲艺团青年队。
二进北京,只待了四五天
从北京回来后,郭德纲因没有地方演出,便在天津一些区属的小剧团搭班唱戏。收入低,生活仍然十分贫苦。
后来,郭德纲来到红桥文化馆,认识了相声学员班的一位学员胡中惠。两人相识短短半年就走进了婚姻的殿堂。那一年,郭德纲才21岁。
有了家庭,尤其是有了儿子之后,郭德纲感到了肩上的责任。这种责任感促使他四处闯荡,赚钱养家。1994年北漂的风潮兴起,各行各业的艺人涌向北京,希望成名立万。郭德纲也不例外,二次来到北京。
郭德纲原以为有了第一次进北京的经历,有认识的朋友,肯定能在北京站稳脚跟。没想到,现实无情地给他泼了一盆凉水。
到了北京之后,郭德纲住在前门大栅栏一家小旅馆里,15块钱一天。再加上吃饭、乘车,他发现带的100多元钱根本支撑不了几天。
接下来的几天,他天天外出访友,和全总文工团联系,希望有人收留他,帮他一把。然而,他很失望地发现,没有人能提携他。
由于身上的钱不多,郭德纲只好打道回府,结束了这次只有四五天的“北漂生涯”,回到了妻儿身边。
第二次从北京回来后,郭德纲依然没有经济来源,决定自己单干,在天津第二文化宫附近包了个场地做剧场,每月租金 5000元。这笔钱对当时的郭德纲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承包剧场几 个月之后,由于不会经营,加上相声不景气,郭德纲赔了几个月的房租。之后,郭德纲又做起了其他小生意,但都以赔钱告终,负债累累。无奈之下,郭德纲只得把家里的一套房子卖了还债。
正是这次卖房还债,让郭德纲和妻子之间本来已经略有缓和的关系恶化了。没多久,胡中惠和郭德纲选择了离婚,年幼的儿子交由郭德纲父母来带,胡中惠去了日本。
这时的郭德纲,还不到23岁。
三进北京,历尽磨难方拜师成名
1995年,郭德纲第三次来到北京。他没有住旅店,而是在丰台的青塔附近租了一间八九平米的小平房。房间太小,除了一张床,连放桌子的地方都没有,郭德纲就搬个小板凳,趴在床沿儿写东西。不久,郭德纲认识了几家影视公司,开始了他的编剧生涯,写出了多部剧本。但是,这并没有改善他的生活。
为了节省开支,郭德纲从青塔搬到了大兴的黄村。此时,他在蒲黄榆跟着剧团唱戏。他的住处,距离蒲黄榆差不多有20多公里。为了省钱,他每天早上蹬着一辆破自行车去赶场唱戏。后来,自行车坏得不能再骑,郭德纲只好坐公共汽车上下班。有时候,散戏晚了,公共汽车也没了,郭德纲不舍得打车,只能靠两条腿走回家。
为了将伙食费降到最低,从牙缝里省钱,郭德纲到市场买了一捆大葱,将挂面煮成糊糊,然后往里面放点大酱,吃时热一热配上葱就可以了。有一次,郭德纲发烧,实在没钱买药,只得把从天津带来的传呼机卖了10元钱,用这些钱买了点馒头和药,算是渡过了难关。
1995年,郭德纲无意中来到京味茶馆,被老板留下说相声。和他搭档的,是王玥波。这是郭德纲第一次在北京登台说相声,总算是有了稳定的收入。在此期间,他创办了相声大会。
1998年,老板不再经营京味茶楼,郭德纲离开这里,全身心地投入到相声大会。2002年,郭德纲与老相声演员张文顺李菁进驻前门大栅栏的广德楼,再一次办起了相声大会。
由于相声不景气,相声大会入不敷出,他不得不通过写剧本、当主持人等赚钱贴补相声大会。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北京当时最喜欢听相声的,是出租车司机。有一次,一个出租车司机给电台打电话,说电台天天播的都些老相声段子,已经听腻了,也不好笑。电台问他想听谁的相声,这个司机说有个叫郭德纲的,在小剧场说相声,他的相声和别人的不一样,非常可乐。
自此,郭德纲开始和电台合作说相声,逐渐有了名气,收入渐渐稳定。
2003年,是郭德纲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从这一年开始,他与北京电视台结缘,不仅在北京台组织的相声大赛中获奖,而且多次参与该台的文艺节目,逐步被观众熟悉。
2004年,经于谦和石富宽介绍,侯跃文和郭德纲相识。侯跃文十分欣赏郭德纲的才华,力排众议,收郭德纲为徒,从各个方面郭德纲进行提携。到2005年,用郭德纲的话,他和德云社算是熬出头了。
自此,郭德纲和德云社的名头越来越响。三上北京,尝尽人间辛酸的郭德纲苦尽甘来,推动了相声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