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孩子是为了孩子好,不批评孩子就是表扬孩子,是一个错误的教育理念。
批评与表扬,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使用的两种方法。批评会让孩子感到痛苦,表扬会让孩子感到开心。但是之后孩子是吸取经验教训、再接再厉,还是就此放弃、自暴自弃;是保持动力、再进一步,还是骄傲放纵、止步不前,没有人能够精准预测。
这种错误的理念会让家长误以为,批评会带来压力,压力会促使孩子前进,殊不知,家长不恰当的批评、频繁的批评反而会打击孩子的信心和动力。家长认为自己不批评孩子,就是在表扬孩子,以为孩子能够理解家长的心意,其实,孩子只会觉得家长没有表扬意味着自己不够好。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批评与表扬都很重要。要充分发挥这两种方式的作用,需要遵循一个原则:精准赞美,精准批评。
当朋友夸奖你的孩子“聪明”或者“观察力强”,你觉得这两种说法有区别吗?
实质上,夸奖“观察力强”的更有效。
这是因为,“聪明”是笼统的,而“观察力强”是具体的、精准的。对于笼统的观念,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同的,如果孩子认为自己是聪明的,就会放弃努力,认为自己能做到某件事是理所当然的;而具体的、精准的夸奖,会让孩子知道自己被称赞的具体原因,这会鼓励孩子做出更多类似的事情。
在表扬时,要先描述与孩子有关的具体事实和行为,针对孩子做的事情表达出家长的感受。例如,孩子考试取得了进步,家长要描述孩子这段时间努力学习的行为,肯定孩子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夸奖孩子的坚持和努力;孩子主动做了家务,家长要认可孩子的打扫成果,夸奖孩子主动给自己帮忙,自己心里非常高兴,夸孩子帮自己分担了繁重的家务,很贴心。
在批评时,也要做到精准。批评时可以否定孩子的行为,但是不能否定孩子的为人。行为是可以改变的,但是一旦给孩子贴上“懒惰”“不体谅人”“不负责任”等标签,孩子就会失去成长和改变的动力。
批评带给人的感受是糟糕的,无论批评来自关爱我们的父母、老师,还是亲密的朋友,抑或网络上的陌生人,批评本身就是一种攻击。当一个孩子受到自己信任、喜爱的家长的攻击,会倍感痛苦。因此,家长在批评孩子时,一定要精准,具体到孩子的某一个动作、某一个行为或某一个用词。
在孩子口不择言时,家长可以对孩子说:“爸爸妈妈知道你一直是一个有礼貌的人,但是刚才你的表达方式是很不尊重人的,是不对的。爸爸妈妈希望你以后能够注意自己的表达,不论多么激动、多么着急,都要使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在孩子不认真完成作业时,家长可以对孩子说:“爸爸妈妈相信你是可以很准确完成作业的,但是你这一次出现了很多错误,和我们说说是为什么?”
当孩子发现家长对自己是信任的、认可的,那么对于家长的批评也会更加愿意接纳。他们知道,自己就算做错了事,只要改正错误,爸爸妈妈就会包容自己。
很多家长觉得,批评时如果自己不严厉,孩子就不会改正,也不会吸取教训。其实,这是家长在掩盖自己在教育中的无力感。因为家长没有更合适的方法,只能采取自己想当然的措施。而这些措施往往会传递给孩子更加糟糕的信息,孩子不仅不会改正,而且还会走向极端。很多时候,当家长批评孩子时,孩子的反驳或激动的情绪并不是指向犯错的行为,而是指向家长在批评孩子时流漏出的对自己的不认可和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