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某老师在办公室里,训斥孩子没有交回执单,并给家长打电话。
对孩子已经是恶狠狠地训了一通,只差手脚没用上。随后给家长打电话,孩子爸爸接的电话。
“就剩下你们孩子一个人没交回执单,立马送过来!”
“不好意思,现在送不过去,我在医院里,家里没有人。”
“不管你现在在哪,上午必须送过来!每次都是你们拖后腿,学校批评我咋办?总不能一直因为你们而影响班集体荣誉吧?”
“现在真不行……”
“现在必须送……”
“那我打电话问问你们校长,不就是个回执单吗?”
说着说着,两人在电话里吵了起来,你一句我一句的。
最后,这个老师气的挂掉电话,嘴里还不停地说着粗话!要知道孩子就在旁边,会作何感想?
面对这样的情形,作为班主任,你又会如何处理?学校的很多工作,都需要征得家长同意,签名后交回执单。个别孩子,确实是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最后一个字——“丢”了完事。
有时候,我也感叹,为何人家班什么工作都那么好做?家长素质是一方面,班主任手腕硬恐怕才是最主要的!
作为老师,为了让孩子们长点记性,也或者说让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工作,这样处理可能不为过。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必须考虑到特殊情况。
由此,我又想到平日里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的教师,他们往班级一站,教室里静悄悄的。教师紧绷着脸,没有一丝笑意,孩子看到就心生恐惧,怎么不安静、听话?
这样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如果真遇到不配合的家长,肯定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何苦呢?况且,人家也没说不交,只是稍微迟了点。
这样的班主任老师,管理班级也最容易出成效。学校领导也最希望班级稳定,没有意外。因此,这样的老师,也经常被评为优秀教师、模范教师等。
其实,作为老师,除了关注孩子们的学业成绩外,更应该关注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雷夫老师说,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最关键的就是师生之间建立的深厚的信任感,用雷夫的话说就是:教室里什么都有,唯独没有害怕。
师生之间的这种信任也是有基础的,那就是雷夫老师的“道德发展六阶段”。学生在56号教室这一年当中,基本实现了这六个道德发展阶段。特别是第六个阶段,要求学生形成一套自己的行为规范,而且始终遵循,即使父母、老师不在身边,他们也总是与人为善,因为这就是他们没在的天性。
因此,师生之间是相互信任的,不存在恐惧害怕心理。
在我们这里,表面风平浪静,背地里肯定是暗流涌动,极不稳定。为何我们就不能尝试雷夫老师的做法,让师生彼此之间充满信任与理解,彼此平等交流,消除恐惧感。
诗人纪伯伦有句话: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了当初为何而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