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马屁”让人不齿,那些言不由衷、阿谀奉承的拙劣表演,的确让人心生厌恶、汗毛倒立。然而,抛开道德的大棒,将拍马屁单纯看作一种手段,好坏标准取决于目的,而非手段本身。
事实上,优秀的政治家,往往都是拍马屁的高手,他们以领导乐于接受的方式提出建议、获得权力,轻则造福一方,重则解救苍生。而那些所谓刚直不阿、怀才不遇的忠臣,往往缺少这项隐蔽技能,只能碰得头破血流。
所以,“拍马屁”没有想象那么卑劣,高超的马屁,不仅毫无违和感,甚至给人艺术的享受。作为一种成就事业的手段,也是需要认真修炼的。那么,何以为“高超”呢?
1.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诸葛恪是三国时期东吴权臣,他还有个特殊的身份,就是诸葛瑾之子、诸葛亮的亲侄。一次,孙权见问他:“你爸和你叔谁更牛?”诸葛恪想都没想,应声回答:“我爸。”孙权纳闷儿啊:“你叔叔在蜀汉大权独揽,治国清明,平定南蛮,做了那么多大事,你爹就是东吴一普通官员,你凭啥说你爸牛?”诸葛恪不动声色地回答:“我爸知道该跟着谁干。”
你看,诸葛恪的高明在于,虽然没提孙权半句,但对他的忠诚和仰慕溢于言表,逻辑严谨且流露自然,听了当然受用。
北宋末年,著名道士张继先,一次应邀进见宋徽宗。徽宗问他:“卿居龙虎山,可见龙虎否”?张答道:“居山,虎则常见,而今日方睹龙颜”,徽宗听后大喜。皇帝自称真龙天子,这从“天师”口中道出有正名之意,而张天师在表达对皇帝敬意的同时也未掉价。
好的马屁让人受用而不尴尬。上面的例子中,要是诸葛恪直接夸孙权是明君,或者张继先赞美徽宗是真龙天子,而不免落入俗套,让效果大打折扣。
还有个例子。一位长辈到朋友家做客,碰见朋友儿子带漂亮女朋友回来。按常理可以客套地说:“儿媳妇真漂亮”。但他没按常理出牌,说道:“你儿子跟你当年一样,会选媳妇儿”。你看,一句轻描淡写的赞美,却兼顾到屋里四个人。
2.延伸拓展,顺势而为
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位经历四个朝代、侍奉11位皇帝的“不倒翁宰相”叫冯道。契丹消灭后晋,志得意满的皇帝耶律德光在冯道面前傲慢地问道:“你看这天下百姓,如何可救?”这是一句反话,意思是,天下的百姓我想杀就杀,你能奈我何。冯道说:“就算是佛祖再世也救不了百姓,但是陛下您能耐比佛祖大,只有您才能救得了百姓。”马屁拍得耶律德光极为受用,于是打消了杀念。
冯道的艺术,在于顺坡下驴。面对凶残且志得意满的耶律德光,他先顺其意往下捋,而后将皇帝与佛祖相论,看似吹捧、实则起到督促皇帝见贤思齐、约束行为的效果。
一个杀人如麻的乱世,冯道以一个经典的马屁,保住了无数苍生的性命。所以,谁说拍马屁这项技能不重要呢?
3.洞悉人性,直击命门
高超的马屁,一定是拍在了心坎上。能称之“马屁精”的人,肯定是洞察人心的高手。
唐朝的魏征就是这样一个人。当年,他辅佐太子李建成时,曾多次建言提早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当然知道这事儿,于是刚一登基便抓他来兴师问罪。这真是魏征一生中最惊险的时刻,稍有不慎便会人头落地。然而,他却慷慨成词:“当日皇太子若听从我的劝告,哪会遭逢今日之祸?”你看,这话说得够硬吧?按理说,必死无疑。但结果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唐太宗不但没有杀魏征,却还“擢拜谏议大夫”,居然让他升官了。”
为什么?因为这看似找死的回答,却击中了唐太宗最大的命门,即“玄武门之变”以及篡位谋权的合理性,这是李世民最要命的问题。魏征何等聪明,此话一出,相当于对世人宣告,李世民不动手,李建成也会动手的,大哥别说二哥,只是李世民更有才干而已。作为一个降臣,魏征最大限度保住了面子;而李世民最大限度洗刷恶名,又落得宽容贤明的美誉。这个马屁,真是拍出了双赢的至高境界。
你看,拍马屁绝对是门技术活。他不仅要有敏捷的思维、宽广的知识,还要对人性的精准把握,岂是一般人能达到的艺术?当然,这些名垂青史的经典马屁,也是可遇不可求,但日常生活中也有套路可循。
比如,夸一位女士漂亮,你可以说,只有她这种气质才能撑得起这套红色套装;再比如,夸一位领导书法写得好,可以品评某个字那一捺,最能看出一种坚韧果敢的品质;再比如,夸一位成功的企业家,“精明能干会赚钱”这些话语早已令人麻木,而夸他美满的家庭或高雅的爱好,容易获得认可,等等。
总之,就拍马屁而言,越直接效果越差,必须拐着弯儿来夸。这个过程中,用你深刻的洞察和广博的知识,关注细节、注重对比、善假于物,讲出别人希望炫耀又不便于讲的事情,以及与众不同的品质和细节,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拍马屁这项技能,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