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在网上偶然看了一些浙江大学教授郑强的演讲视频,感觉郑教授个性比较锐利,演讲情绪比较饱满,但观点有不少有待磋商之处。郑教授在网上有较高的人气,粉丝不少。犹豫了一阵,我还是决定选取他的一些代表性言论加以分析,供读者参考。
先说一说郑教授比较热的一个“空姐论”。郑教授认为,中国人把空姐的地位捧得过高——“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在天上推车送饮料,就要比在地上推车送饮料的长得漂亮?”在此处,郑教授没有弄清楚的是:首先,在我国乘飞机仍然属于较高的消费。几百上千的机票当然应该配套较高的服务质量。大宾馆服务员的形象一般都要比招待所服务员的形象好些,这是同样的道理。郑教授还说:“为什么飞机上要供应这么多种饮料?”这个逻辑和上一个问题相同,不需多言。至于说“美国的空姐都是貌不扬的大妈”,“饮料也只有一两种”,那也是因为乘飞机在美国已经较为便宜,相应的服务质量要求没那么高(至少这是部分因素)。节约成本当然是个好的想法,大部分企业不可能没有这种考虑。但节约成本是有限度的,现在乘飞机这个消费档次摆在那里,不可能过多地砍成本的。简单地说,中美两国因为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文化环境差异等多种因素造成了这样的差别,这其实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美国当然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并不是美国的一切都应该成为我们的标杆。我并不是说中国的空姐地位高、漂亮、飞机上服务成本高就是一件好事。这件事其实很难简单判断好或者不好,更大程度上它只是中国特定发展阶段、具体国情下的产物。
郑教授另一个比较有热度的言论,是关于“学英语热”。郑强教授多次在讲座中指出,外语耗竭了我们多少中国年轻人的宝贵时光,这20年来我们过度夸大了外语在中国孩子成长教育中的作用,这事实上是我们民族极其不自信的显著表现。我们逐一分析一下:首先,说学英语耗费了年轻人太多时间。我们看,英语是和语文、数学并列的主课,也是高考必考的科目。这样重视英语有没有道理?过去的二十年,正是中国打开国门、实行改革开放、加入WTO的重要时期。中国需要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更多地融入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社会,也需要让外国人更多地了解中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掌握英语这门国际通行语言显得格外重要。至于说是不是所有专业的学生都要用到英语,这个就不能一概而论了。我们也可以说,学考古的需要数学吗?学高分子材料的需要语文吗?英语在这个时期的地位是由国际格局、大环境决定的,这是客观因素,并不太是教育部门的拍脑门决定。那么,学生们学英语的时间是不是太多了?首先,多不多看你以什么标准衡量。模棱两可泛泛而谈地说“多了”,这没什么意义。毕竟,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分寸,需要适度。这是正确的废话。我认为,学英语时间是否过多,这个因人而异,因学校、老师而异。反正英语就是主科之一,它地位高,但也没有高过语文数学(高考分值一样)。你花时间太多,有可能是你方法不对,缺乏语言天赋。任何一个民族要学习一种外来语言,相对来说都不是容易的。同时,一般情况下,缺少语言环境也是个普遍的现象。至于具体的学习方法,作为非母语的人群,不得要领也是大概率事件。但这些(郑教授诟病的问题)都不能成为应该降低英语地位的理由。至少,过去二十年将英语列为必考的主科,似乎也并没有绝对充分的反对理由。如果我们把英语课理解为位列语文数学之后的第三主科,似乎也并无不妥。最后,郑教授认为重视学英语是缺乏民族自信心的表现。对此,我的观点是:自信心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之上的。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实力、国际地位都远不能和今天相比。游戏规则是强者制定的,你要参与游戏,在实力有限的情况下只能尊重别人的规则。要不,你就不要搞开放,自己关起门来自嗨,这样或许可以不重视学英语,某些国家不就是这样的吗(比如朝鲜?)?你的自尊自信或许是维护了,但你的发展受限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自己实力不够却打肿脸充胖子,“老子就是不鸟你”,这种心态可能耽误的还是自己。什么时候可以适当降低英语学习的地位?我认为就是在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在国际上可以说一不二的时候。实际上,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汉语学习,联合国将中文列为国际通用语言之一,就是中国国力发展的结果。外国人学中文难道是因为外国人不自信了吗?当然不能这么说,还不是因为中国崛起了?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英语学习将不再是横亘在中国人面前的一座大山,但现在彻底否定过去二十年重视英语学习的做法,这不是事后诸葛、过河拆桥吗?
“体育精神应该成为大学教育的核心。”这个观点初看之下有些道理,符合这些年人们强调素质教育的思想。但实际上细看之下,这个提法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体育精神重不重要?当然重要,当然好。大学生全面发展是应该的。但是,大学毕竟是一个以文化知识学习为核心的机构。如果这也“核心”那也“核心”,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两头不到岸、没有核心。打个比方,旁人站着说话不腰疼,可以指出餐馆应该“以营养健康为核心”、“以风味口感为核心”、“以环境优雅舒适为核心”,都对,但餐馆老板可能往往难以面面俱到。体育精神可以作为体育运动类大专院校教育的核心,但其他大学不见得应该以此为核心,对其适当重视即可。
“爱国”是郑教授在网络上的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标签。在一些演讲中,郑教授提到他虽然有钱但开的还是国产车。在一次车祸中,郑教授的车头被撞碎,而前后的进口车却完好无损。郑教授死里逃生之后并没有放弃国产车,而是花了两万块钱将其修好继续开。郑教授以亲身经历告诉大学生们:“就是冒着生命危险,我也不改变热爱民族品牌的初衷!”爱国精神是值得肯定和弘扬的,但我认为并不是所有爱国的方式都值得提倡。支持民族品牌、买国货虽然值得赞扬,但这不应该成为一种道德绑架。或者说,它应该有一定的限度。打一个比方就可以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都说要爱孩子,但爱孩子不应该把孩子关在温室里,不让他们经受一点挫折、磨砺和考验。否则,这样的爱就成了溺爱,反而害了孩子。国货要真正发展,就要直面进口货的竞争。只有真刀真枪的竞争,国货才能经受磨练脱颖而出。如果国民总是以“爱国情绪”来帮衬国货,那么国货精进的动力又从哪来?那样的话,国货即使暂时繁荣也只是表面繁荣而已。何况,一个人为了“爱”而牺牲太多,难免心生不平,不在大庭广众之下标榜一下自己的爱国情怀,是否会憋出心理疾病来?爱,是不应该有太多负担的。
此外,郑教授还有一些言论,其内在逻辑和上边提到的东西异曲同工。比如,“俄罗斯将来一定发达,因为俄罗斯人即使饿着肚子也坚决自觉排队买面包。”郑教授的本意是好的,希望国人能学习俄罗斯人的公共意识,自觉遵守秩序、不乱插队。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国情。俄罗斯作为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2018年人口也才1.4亿多,世界第九。人口密度大约为中国的十八分之一。就拿买面包来打比方,这就相当于中国某个面包店有100人排队的话,俄罗斯可能不到6人。每个国家的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单看俄罗斯人喜欢酗酒这一点,恐怕他们要想再次发达起来都不是那么容易吧?所以,通过和别国比较的方法来诟病本国的问题,这种方式是有问题的。又比如,郑教授认为,“我们漠视历史的价值,总以为楼宇越新越好,但你到法国市中心看看,几乎没有什么新建筑,他们以历史积淀为自豪,而我们以不断地拆楼建楼来折腾自己。”很大程度上,这还是一个“不同国家发展阶段不同"的问题。郑教授的观点,简单说就是认为“建高楼大厦类似于一种暴发户行为”,但其实这样的行为往往都是受时代局限的。“暴发户、土财主”心态或许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在迈向现代化过程中绕不开的一个陷阱。还没辉煌过就想着怎么低调,这种心态有点滑稽。法国是一个整体上已经有些没落的发达国家,它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比如18世纪的波旁王朝?)早已过去。法国在历史上崛起的过程中,有没有过“暴发户”行为呢?恐怕也是有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历史文化和现代化永远是一对矛盾,我们很难在其中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发展才是硬道理。”怎么理解这句话?我认为,“为了发展,牺牲掉一些东西,姿势不是那么好看等等都是可以接受的”。这应该是其中的潜台词之一。笼统地说应该保留历史建筑,应该尊重历史文化,这没什么意义。很多时候这是一个难以两全的问题。历史建筑要保存到什么程度?难道北京没有历史建筑?南京西安没有历史建筑?不回答程度问题,单纯说些政治正确的话,这个并不难。就好像有的人喜欢说“人类发展太快了,消耗太多资源,地球快承受不住了。”这种话你不能说它错,问题是多快算是快?多慢地球就能承受住?现在的“快”在权衡利弊之后是否实际上仅仅是“适中”?不具体回答这些问题,谁都可以在一旁点评一番的。上个周末我第一次去逛了南宁的“三街两巷”。南宁总体上是没有太多历史积淀的城市,本来它的历史建筑就少一些,现在这个“三街两巷”说白了就是把一些老南宁特色挖掘一下,包装打造成一个传统文化景点。简言之,它是“现代人工历史建筑”,有点强行增加历史感的意思。当然,这至少说明南宁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意识,也算是一种进步。但是,这还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没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南宁会有这样的反思和举措吗?跨越时代发展的阶段性局限,提一些方向性正确但缺乏现实基础的批评,又有多大意义?
郑教授目前在一定范围内拥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粉丝不少,一些粉丝甚至将其视为偶像,已经有些狂热了。如果这篇文章能促使读者冷静下来客观审视他的言论,加强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不被潮流裹挟,不轻易被煽动起情绪而失去理智,这大概就是我码这些字的一点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