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也就是2018年,也是我在原单位经历风波最多的那一年,科室里来了一个从分院来进修的小姑娘,她很聪明、很活泼,虽然是96年的,但已经工作一年多了,按年龄推算属于上学偏早的。看着她活泼开朗、有说有笑的样子,我多少有些羡慕,毕竟之前我也这样。工作不太忙的时候为了避免尴尬,有一句没一句的聊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90后,然后那个小姑娘说到:“现在的90后都被称为大叔了,90后也被细分成了90后和95后两个阶段”,虽然我俩年龄差不了几岁,但感觉都有点代沟了,同时从某些话题里也感觉有些方面自己确实跟这个飞快发展的主流都快脱节了,然后有了无奈的感慨:“哎,老了,以前的小孩子经过油锅烹炸变成了油腻大叔”。
作为一个被戴上大叔帽子的90后,离而立之年逐渐逼近的我在北京实习加工作总共待四年了,切实体会了那种度日如年的滋味:着实不太好受,别人描述得再具体,也不如亲自经历来的更真实、更让人记忆犹新。四年的风吹雨打、暑来寒往里,多多少少经历了一些磕磕碰碰、跌跌撞撞,憋屈郁闷也是常有的事。曾经,走过些弯路,犯过傻、热过血;曾经的曾经,迷茫得不知所措过,也靠打游戏消遣着时间过。当燥热的心逐渐趋于冷静,当内心的喧嚣一点点被清理出去,此时的我,决定静下心来分享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以及对这个世界、对这个时代的一些想法。我不是一个愤青,更谈不上愤世嫉俗,只是想通过分享自己摸索的一些规律,能对有些人产生点帮助,或者有点影响,又或者有所启发,就足矣。
我是一个很典型的、听话的“好孩子”、也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队伍里的一员,也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懂事君”,也也也是一个很有“眼力界儿”的代表,更是一个在被比来比去的氛围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有时候,听话比不听话遭受的损伤还要大。不能说深受其害,因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要客观地、全面地去看待。
从小学到初中,再从初中到高中,埋头苦读填充了我的少年时光,用唯美的话来讲,过的很充实;用现实的话来说,过的很苦逼。快乐,没怎么有;痛,倒是很丰盛。因为家庭条件不太好,从小就被各路亲戚灌输着一致的思想:“好好读书,只有读书才能有出息,才能出人头地,让爸妈过上好的生活,你爸妈挣点钱供你上学多不容易”,每次大人跟我这个小屁孩说的最多的也就这么几句。我爸却很少管我的学习,因为他主要是辛辛苦苦地工作,以此养家糊口,供我上学。提起老爸,他是一个工作特别踏实、特别能干的人,用现在的话来讲是爱岗敬业的典范。
上小学之前我的性格是很开朗活泼的,不怕生人,“年少不知愁滋味”,没领略过何谓无奈,更不懂那些人际关系里的复杂,更更没有丝毫的心计之说,所以那时候的我爱说、爱笑,沐浴在阳光里。内心单纯的人,是最接近光亮的人(如今的我虽然领略了由套路和世故组成的复杂,但仍愿意保持内心的那份单纯和善良)。上了小学之后,老妈开启了唠唠叨叨式批评的模式,之前也有,不过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唠叨和批评也伴随着我一块长大,这也是我一步步走向自卑的开始,也有了后来初中和高中的疯狂叛逆,大学时更不用说了,以至于节假日很少回家。现在客观地想想:有些叛逆并不是什么坏事,很多事情也没有一个绝对的对与错的标准,真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现实是:极个别的父母或老师或亲戚非得用那一套一成不变的、判断好孩子、坏孩子、有出息没出息的标准去限定一个孩子,给孩子贴上一个个标签,严重使得成长变得扭曲。更要命的是,把叛逆当做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使劲地纠正。
从上小学开始,那个整天疯玩的孩子接受教育了,慢慢懂事了,懂得爸妈辛辛苦苦挣点钱供自己上学不容易,而老妈的批评式教育在“都是为你好”的掩护下更加变本加厉了。空气里出现了许多刺耳的声音:这方面做的不行,看看谁谁谁家的谁谁谁做的多好,带着不长出息的样子;生活费怎么这么多啊,不知道省着点吗(以至于高一生活费不够都不敢说,那段吃不饱饿肚子的日子记忆犹新,那时老实到自己都佩服自己);做事情毛手毛脚的,怎么这么笨啊,要笨死啊(现在也蹑手蹑脚的);那方面做的不好,看看某某某家的某某某做的多好,你跟人家怎么差的那么远,带着窝囊的样子,这么没点眼力界,不知道应该怎么怎么样吗?甚至有时候把工作上受的气一起发到我的身上,出气筒的日子很不好过,心灵的伤害有时要远比身体上的创伤更严重(直到现在晚上睡觉还能梦到被一阵劈头盖脸的批评,留下了心理阴影)。刺耳的声音,当做耳旁风其实挺好,可我偏偏又是那个每一句话都认真听的乖宝宝,于是轨迹一点点改变着,成长的上空,阴影也在一片片笼罩着。以至于到了现在做任何事情都畏手畏脚的,生怕别人不满意,小心翼翼地活在别人的看法里。
批评式教育也有批评式教育的成果,那就是用简单直接地方式把许多毛病压制住了,并且开始更加懂事了,更善于察言观色了。懂事之后,就遵照着那个“好好学习,才会有出息、有出路”的指令,一门心思扎到了学习中,踏上了十年寒窗的漫漫路。
都说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个没错,一点都没错,可理想与现实总是有些出入的,在某些阶段,某些环境中,现实情况不允许我们那么做,真正能随心所欲、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毕竟是少数。或许也正是有了差距,才更能衬托出某些唯美,就像经历了惊涛骇浪、起起伏伏才体会到何谓“岁月静好”,也像有了些许无奈,才能调制出更多的精彩。除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喜欢自己所做的事情,而这也需要一个过程,过程的开始,往往是先逼着自己去做。对于学习,起初我并没有什么所谓的兴趣,要说兴趣,看小说打游戏才是真爱。既然没什么兴趣可言,又不得不靠学习找到人生那条唯一的出路(那时的观点),只能先硬着头皮去学,这样的感觉非常枯燥、乏味,当然也很痛苦、很煎熬,这方面我是很有发言权的,对于现在有些哭着闹着不愿上学的小盆友也是非常理解的。
很多事情,并不是付出了、努力了就一定会成功、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成果,成为璀璨夺目、闪闪发光的那颗星。从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习中我就逐渐总结出来了这个规律,因为没事就喜欢琢磨的我慢慢发现:非常非常刻苦、极其极其努力地学习,在学习上投入了很多(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有一个阶段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就是学习、学习、学习,然后就是做题、做题、做题,再然后就是看书、看书、看书,那时候的我太想把学习成绩提高上去了,因为那句“只有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但拼命学习的结果,却是成绩并没有拼命地提上去。我也知道除了努力,还要讲就方法、讲究效率,我也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也想事半功倍,但那条高速路,却怎么也找不到入口。那时的我,也不想读死书、死读书,但又不知道真正怎么做,才是最好的。后来的我才明白,天赋是一方面(不得不承认有的人就是做某一方面的材料,因材施教或许就是基于此吧,就像作家兼赛车手兼导演~那块大金子~韩寒),努力是一方面,方法是一方面,选择是一方面,然后还有很多很多方面。也就是说,成功是一个多因素的事件,就像“天时地利人和”这三大因素。
对学习的过多投入,使我稳稳地站到了书呆子的队伍里,除了成绩好点(相对来说),没什么特长。其实我也不想成为书呆子,因此也很懊恼,也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当初那个开朗活泼的男孩,往心里装的烦恼越来越多,有了心事,就开启了愁眉苦脸的模式,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因为太想提高成绩了,但成绩又被各种难题压着,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我的性格,也由外向变得越来越内向,开始变得沉默寡言,甚至郁郁寡欢,我也不想这样,哎。
刚刚介绍了学习这个主战场上的壮烈场面,除了学习,还有生活(好在那时还没有工作和婚姻),放学回到家里,老爸辛苦地工作,老妈又不停地絮絮叨叨,最开始只是絮叨工作上的琐事以及生活里的柴米油盐:这个涨价了,那个又贵了几毛,谁谁谁又缺斤少两,后来絮叨的重心转移到了我的学习上。
对于学习,我本来就很上心、很自觉、学习压力很大了,老妈又极其关心我的学习,以至于再后来只关心我的学习。在学校里吃的怎么样、跟同学关系怎么样,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统统地都不过问,我也想倾诉,但刚开口没几句,就被老妈的絮絮叨叨堵了回去,而且老妈也听不进去我的诉苦。印象里,老妈跟我说的最多的几句话就是:“考的怎么样,考了第几名,第一名是谁,第二名是谁,怎么又退步了”,一句话不离学习。这样的对话每重复一遍,就仿佛在原本扛着很多压力的单薄肩膀上又放了许多的压力,这样,压力就像大牛市一样蹭蹭蹭地往上涨,以至于后来差点崩盘,好在被我及时刹住了,这是后话。
伴随着压力的增加,我在学习上投入的就更多了,这成了一个典型的循环,不过方向偏恶性,学习这个篮子里装满了鸡蛋:一门心思的研究着怎么提高作文成绩,怎么把数学难题解开,怎么把英语学好,各个科的时间怎么分配,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跟周围的同学玩、去交流,被各种难题困扰着,性格也一步步朝内向靠近。看着我性格上截然相反的变化,老妈又开始絮叨加批评式教育了:“你看看人家,性格多好,你怎么这么沉闷,怎么越长大越不如以前了呢?一句话也不说,就跟个哑巴一样”,每次听到这种话,我心里更加难受,我也不想这样,可长期地自己一个人默默学习,缺少这种经常跟人打交道的机会,接触的这种氛围少,一下子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窘境一步步来临。
长期的学习压力,吃饭也在想着学习的事情,想着想着就没了食欲,消化和吸收也受到了影响(到现在肠胃也不太好),再加上由于一门心思想着提高学习成绩从而导致的缺乏锻炼,使得我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流感还没席卷过来,我就已经中榜了:咳嗽、流鼻涕、输液是常有的事,每到了这个时候,老妈又开始了批评式教育:“身体怎么这么弱啊,你看看人家谁谁谁,很少生病,身体素质多好”,身体都这样了,心凉的几乎没了感觉,心里想:爱咋样咋样吧。
在批评和指责中,在一门心思的寒窗苦读中,那个小孩一点点长大了,反思下自己,我的身心健康确实受到了些影响,轨迹发生了略微的偏移,意识到了问题,就得一点点去完善和弥补,“慢慢来吧”。
就这样,上学的时候,老妈拿着我跟其他的孩子比学习,然后再比较下谁更有出息、谁长的更高、更结实等等等等,比来比去,比的仿佛自己一无是处,比掉了自信,比出了自卑。在比较的世界里,是没完没了的,也是没有止境的。在一个个比较里,心灵被烙下了一个个伤口,而且伤口一旦有了,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修复和弥补,更甚至有些创伤带来了很严重的后果。就像学习,一落千丈容易,百尺竿头那就难上加难。
有了这个被比较、被批评和指责的经历,我的性格更加内向,再加上本来就老实,不知道怎么疏解,很多的不顺心都憋在心里,于是郁闷、懊恼、自责、压抑就都来了,在这多因素的作用下,我开始变得越来越自卑,说话、办事都不太自信,小心翼翼,生怕做错了事。有段时间甚至被推到了抑郁的边缘,好在有了自己的观点和对问题的认知,在老妈唠唠叨叨“怎么这么叛逆,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中保护了自己,自己把自己拉了回来。有些事情“惹不起,但能躲得起”,于是周围的同学隔三差五地回家,我却很少回去,不是不想家,而是回去后那种环境让本来疲惫的身心更加疲惫。因为一回家,现在不比学习了,开始比谁的工作更好、谁买了房子、谁买了车子、谁结婚了等等等等,而此时的我也开始百毒不侵了,不愿去比,也不再按照那么多的标准去活。既然无法抗衡,要么得过且过,要么适当地躲躲。只要自己觉得开心、满意以及身心健康就好,还是那句话“比较的世界里,是没有止境的,差不多就得,要不然会召唤来没完没了的烦恼。”
如今的我,不想跟别人比了,更不愿被比较了,比来比去,没有任何意义,把各种心思收一收,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我们一直劝别人要听话,但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又能真正听进去多少。一直严格要求着别人,这种问题那种问题,但对自己的问题却避而不谈,这样很难解决根本问题。
不是说比较一点不好,比较也有比较的好处,但很多人习惯了绝对化,习惯了一槌定音。如果把比较运用的好,会让人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也会让人意识到清楚自己的优势,从而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不自卑也不自负。
反思一下,我觉得我的问题出在了走到了比较的极端,也体会到一点:做事可以认真,但不能一直较真,但很多时候,要想拿捏得好是很难的。
后话
坐在酒店二楼靠窗户的、宽敞的、舒服的不能再舒服的沙发上,享受着高档的配置和优雅的环境,一气呵成地写下了这篇很散、很杂的文,算是不辜负这份美好,然后又修改了修改,有了各位看官看到的最终版。这篇杂杂散散的随笔,主要是写给自己的,因为这也算是一种不好情绪的疏解,以及心态的调整。
还没落笔的时候,有很多话想说,也有很多的想法要表达,但写着写着就不知道写哪去了,也把许多特别想说的漏掉了。
昨天爬了趟泰山,准确的说是爬了四分之一,因为坐着大巴车从天外村沿着盘山公路到了中天门,从中天门经过一阵纠结的商量后决定坐缆车到了南天门。这还是人生第一次坐缆车,以前都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爬上去的,还有一次为了逃票从后山翻了四个山头到了中天门,现在倒贴给我钱,我也不愿翻了。坐在缆车里,从高空中鸟瞰着下面的层层山峦,即使心中有再多的憋屈此刻也会烟消云散,真想多来几次,但又一想:美好的事情做多了也会一点点靠近没意思。
从南天门返回中天门时,队伍分成了两支,一支决定坐缆车回来,而我跟随着几个不甘心就这么来趟泰山的人沿着台阶爬了下来,到了中天门又坐大巴回到了山脚下。
虽然只爬了四分之一,但今天腿酸的厉害,坐在沙发上就不想动弹,真想躺在豪华房间中柔软的床上好好享受享受。在泰安住了四年的大学宿舍,第一次住这么豪华的酒店,说实话还真有点不太适应。
身后的几个人热情地聊着天,不善言辞的我很好奇为什么总有些人有那么多聊不完的话题。我低着头捧着手机默默地码着字,也算是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以前做多了硬着头皮的事情,做一次喜欢做的事情感觉真的很爽,应了“物以稀为贵”那条定律。
就像上文说的,很多时候,现实情况不允许我们随心所欲地做喜欢的事情,虽然现实里有许多无奈,但也不至于那么糟糕,虽然有些不尽人意,但也能说得过去、熬的过去。也是因为现实情况所迫,所以我们才要更加努力,努力地去争取更多的机会,去争取更多的主动选择的机会,就像爬泰山,山脚下没有你想获得的“一览众山小”,要想欣赏让人心醉的云海,就得努力地爬到山顶。
创作手记
这篇很散很杂的随笔,回忆了我上学时期对待学习以及跟老妈之间的事情,不是抱怨,更不是批判,只是客观地陈述整个过程,也许有些人跟我的经历类似,或者跟其中的几个片段类似。
成功是多因素的,做出些成绩也是多因素的,但无论何时,无论做什么事情,端正好态度,保持努力地尽头,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及时调整,这是我想分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