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既善又恶
关于善恶,或许现在的人们都还是困惑于人类乃至全体生物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从哲学的角度看,世界是复杂的,人性多样,能看见善也看见恶,善恶这一相对、矛盾的品质,共存于每一生命体,就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光即是波又是粒子,大自然喜欢矛盾。”
日常生活中,我们做着好事也做着坏事,行恶很少被人所察觉甚至是被忽略了,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人们只想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
故我们可以下论:万物既善又恶。
此外,是善是恶是由人类的意识来评定的,而动物没有意识,不能做出判断,也就是说,人类的诞生才有了这一善恶的思考。
生活中性本恶的观察
在性本恶的方面上(这里暂且不讲人性阴暗面),生存对每个生物来说是一条基本定律。
绝大多数的生物,先从动物开讲,它们通过猎食其他生命体以获得生存。
猎杀的过程是非常残忍的。
想象一下,非洲大草原上,狮子猎杀了保护自己孩子的大象。
动物也是有感情的吧,小象会哭嚎着:“为什么这样对我妈妈?狮子你不也是有母亲的吗?
这一幕在大多数人看来可谓性本恶的体现了,人们留下了叹息,回头又捧起手机。
如果你真正亲眼目睹猎杀过程或是从纪录片上了解到,你一定深感这是多么地残酷。
失去了妈妈,小象的命运也是坎坷的。
但是这其实是整个自然的生存法则呀,正如先达尔文说的那样:“适者生存。”
生物为了生存开展猎杀他者,这是生物的一种本能啊!一切生命体一开始就被赋予了性之恶。
大自然就是这么孕育我们的,适者生存。
反观人类,先不谈论人心的阴暗面,人类社会中的人类不也在猎食着动物吗?
而且已经持续了很久了,这样的人类难道不是性恶的吗?
我们只看到了餐桌上的鲜肥之味,令人垂涎三尺,在人们的认识里,它们应该代表着美好生活,拍个照上传自己的空间朋友圈,发布动态,每日都这样炫耀着我们的罪行?
这样鲜肥美味光鲜亮丽的背后是无数牲口被迫拿命换来的。
草原上的奶牛,每天都过着被迫进食待宰的日子,母牛生完孩子后,若生产不出牛奶,便会被做成牛肉发放到市场上。
牲口在养殖户眼里似乎是完全没有尊严的,在这些动物眼里,人类简直残忍无比。
若是他们有了意识、进化了,那岂不是要发动人类与动物的战争了,像电影《猩球崛起》那样的反击。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发生的。
鲜肥之味的背后是无数牲口的生命付出。
善是最能被看见的了
性本善,万物皆善,善体现在何处?
很简单,那就是:爱。
爱不要单纯地理解为男女之间相爱的情谊,而应该是爱护,关心的涵义,男女之间的爱情是爱的一个子集。
爱存在于万物,亲情、友情、爱情等,甚至一个来自陌生人的问候、帮助也是爱的表体现。
人类社会里,爱无时无刻存在着,并且在人类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角色。
在动物世界里,狮子为了养育孩儿们而猎食大象,大象也会爱护小象,这是爱。
甚至它们有可能会爱它类动物,这种跨界的爱是真实存在的,万物天生被赋予爱。
既善又恶
由此可看,万物既善又恶。就食肉这一以他物为代价而获取生存的现象,我们也不用主张去恶扬善。
因为这是我们被赋予的、天生的,不用阻止,也阻止不了。
但就人类社会的食肉现象,我们可能要反省自己,我们要做点什么,去改变些什么。
作为地球上食物链的顶端生命体、地球上生物的最终进化者,身为高智慧生物的我们,应该用我们的智慧去改变这一现状。
就像《蜘蛛侠2》里章鱼博士说的那样:“我们的智慧是用来为全人类造福的,这不是一种特权,而是一种使命。
在这里我们参考素食主义,素食主义者意决吃素就是考虑到动物是有痛觉的。
动物有着植物所没有的神经系统,有痛觉,和人类一样会感受到痛。
换位思考一下,若是在我们身上手起刀落,我们会是什么反应?
因此关键就在于提升人类的肉食生产技术以减轻每个牲口的疼痛程度。
让每一个牲口都不以生不如死的方式过完在养殖场的一生,被宰的那一刻更应该是痛快迅速、没有痛苦的,像捕猎者对猎物的尊重。
食肉是万物常理,但如果我们能让牲口们痛快地离开世间,而不是痛不欲生地离开。
这样的我们就已经很高尚了,因为动物才会使猎物痛不欲生地离开世间,这也是人与动物的区别。
以上观点均为个人意见,也欢迎大家评论现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