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微博,发现话题#什么菜才是真正的米饭杀手#,霸榜了热搜多时。
现场,天南海北网友的讨论氛围,和全国各地美食的图片视频,用“热气腾腾”这四个字来总结,简直不能再准确。五花八门的菜式被无数人疯狂打Call,一波高过一波的美食暴击,简直要把手机屏幕锤到炸裂。
不经感叹,在吃货这条不归路上,我们,从来不孤单!
擦干净口水,话不多说,我也来分享一下。
前方多图预警,建议没吃饭的小伙伴迅速撤离,这不是演习!这不是演习!!
一
想来想去,在新疆,从小到大,一天三顿都是面食,基本不吃米,久而久之,也就不喜欢吃了。
但是,“新疆,是个好地方”这句官方宣传语,那不是随便吹出来的。能把拒米饭于千里的我,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就是抓饭。
抓饭是突厥语系民族的菜品,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兹别克族等少数民族的主食。因为最初是用手抓着吃的,故得此名。不过现在大家吃抓饭都改用筷子或勺子,不再直接下手抓了。
其实抓饭也分很多种,什么黑抓饭白抓饭(放不放酱油),碎肉(小肉块),果脯,羊排羊拐(腿),还有风干肉抓饭,马肉马肠子之类的……
抓饭标配:一碟自家做的小咸菜+自家酿酸奶+茶,都是解腻用的。
二
山城重庆,一个连空气中都弥散着火辣的城市。
在这里,大学四年,专业知识没学多少,倒是彻底放飞了隐藏多年的吃货之魂。
刚过去,人生地不熟,就知道火锅小面抄手,硬生生把自己腌制成了行走的麻辣底料;后来,酸辣粉火锅粉炒河粉板凳粉,豌杂面担担面钵钵鸡酸辣苕皮,这些统统变成了日常,一天不吃居然甚是想念。
不过,要说最下饭的,我觉得必定是火锅。不要问我为什么,毕竟桌上唯一不辣的就是它了。
街上的火锅店特别特别多,走几步就是一家,更夸张的是,基本上每家都有特别多的人。每到饭点前后,大街小巷都是诱人的火锅香。
不同的食材有不同的涮烫时间,特别是鸭肠和毛肚,一定要用筷子夹着涮,十几秒的口感是最棒的。
这还有个梗,我经历了九年义务教育和三年高中培养,直到和重庆本地的朋友一起吃火锅,才知道,“七上八下”这个成语,原来是在涮鸭肠或毛肚时,控制时间、获得最佳口感的必胜口诀。(夹起后,浸没在汤里再提起来,如此往复,提起七次、浸没八次后,就是最佳口感。)
店家一般会提供多达十几种的调料,和北方的蒜泥麻酱不同,这里最正宗的吃法是香油至少半碗,必加蒜蓉,选加盐或醋。
三
后来,因为工作,我和茹姐来到了十三朝古都——西安。
陕西也是以面食为主,无论是泡馍煮馍肉夹馍,还是油泼面臊子面biangbiang面,分量足,味道香,口感好,无不彰显着大西北人民的赤诚、豁达和耿直。
在我看来,要说最下饭的,必然是陕西关中八大怪之一的油泼辣子。在全国很多地方,油泼辣子都只是一味调料而已,但在陕西,那可是“油泼辣子一道菜”。
有一首民谣这样写道:八百里秦川东风浩荡,三千万儿女齐唱秦腔。吃一碗羊肉泡喜气洋洋,没油泼辣子嘟嘟囔囔。这几句话充分证明了油泼辣子在陕西人民心中的地位。
泼辣子的讲究有很多,从选材、碾磨、炒料,到油温、火候、调味,中间任何环节的一点瑕疵,都能让味道和口感差之千里。
四
每年,各种南北方菜系之争,都非常具有话题性,动不动就引爆全网。
粽子该是素的还是肉的?饺子该是汤的还是干的?豆腐脑该是甜的还是咸的?冬至吃饺子还是喝羊肉汤?
......
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全国各地都有文化上的差异和习俗上的不同。
那为什么还要争呢?
我认为的原因是,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故乡的味道。
某种食物,从小时候开始,就应该是这个味道,就应该是最好吃的,就应该是不可改变的。
因为,只有这个味道,叫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