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产期已经过去五天了,依旧毫无发作的迹象,但心里惴惴不安,觉得去医院等总比在家等要安心,14日上午办理住院,病床号49床。开始接受住院待遇:每两个小时护士会来听胎心,询问胎动是否正常,以及量体温,全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
14日下午医生到病房,摸摸每个准妈妈的肚子,预估胎儿体重,告诉49床:她的胎儿小,顺产应该没有问题。
15日凌晨两点过,49床羊水破了,按铃之后,护士过来交代她平躺,身下垫枕头抬高臀部,让羊水不要流太快,等待宫口开。在平躺了一整天都毫无反应之后,医生给用了帮助开宫口的催产针,病房里所有人好像都在等待49床发作。终于
,到16号上午10点,49床宫口开了,于是被送入产房,大家都在等待一个生命呱呱坠地。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下午三点过,49床被推回了病房,原来她宫口只开了一两指,就没有再开了。又等待了一整晚,还是毫无继续开的迹象,49床决定:剖!由于要准备剖腹产,从16日晚上开始就不能再进食了。17日上午,49床被再次推入产房,临近中午她被推下来了,但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下来她的小腿中间放着一个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婴儿。大家纷纷询问是男孩还是女孩,家属喜不自胜地回答“男孩”,病房里的人都对49床及其家属表示了祝贺。
把产妇从手术床上弄下来也是个技术活,必须由家属和医护人员一起合力才能将其移动到床上。
与此同时护士跟家属确认孩子是否健全,之后给孩子打预防针,几乎是当针头抽离皮肤的同一时间,婴儿的哇哇啼哭声瞬间充盈了整个房间。
被一把冰冷锋利的刀缓缓划开层层皮下组织是一种什么感觉呢?那在缝合7层之后呢?大概只有在麻药失去药效之后才能拥有最深刻的体会吧?
深夜因为疼痛难忍而发出的呻吟声从49床紧咬着的牙齿缝隙里漏出来,丝丝缕缕的疼痛就这样飘进病房中每个人的耳朵里。
剖腹产前是不能进食的,产后也不能马上进食,要在打过屁,证明肠道通畅之后才能进食。在这之前只能挨饿,等到护士过来检查,时间到了,说可以喝水了,才能开始喝一点水。而为了能帮助产妇尽快打屁,家属都会煮萝卜汤。有些产妇可能一天之后就可以放屁,但是有的就没那么幸运了。曾经有一个姐姐说她当年破腹产生完孩子之后四五天都没放屁,饿的两眼发黑,却无计可施,只能祈求“屁从天降”,最后终于放屁了,她都没力气说话了。
49床是产后第三天打的屁,在平躺着三天之后终于可以进食了。
剖腹产的产妇只能平躺着,上厕所都只能在床上解决,由一根管子导入尿袋里,家属再将尿袋中的液体倒入尿盆,最后倒入厕所。
护工是早就请好的了,剖腹产比顺产要贵100块,因为产妇更“脏”一点,时间也会更久一些。
孩子只能趴在49号的身上吮吸母乳,母亲的平躺和难以行动都让喂奶变成一件困难的事。
产后伤口的愈合,对于产妇来讲也是一种困难。
在进食后第二天就要遵照护士的指令,产妇必须在没有任何人的帮助下自己起身,下床走动,走动,以免形成血栓。于是49床就自己握紧床边的护栏,艰难又缓慢的一点一点往上移动身体,牙关紧咬,眉头紧缩,却还是疼的龇牙咧嘴,额头上全是细细密密的汗珠。她第一次起身没有掌握好力度,牵扯到了伤口,疼的她浑身打颤,只好又小心翼翼的躺下去,重新来过。起身,转动身体,脚落下地,佝偻着身子一步一步往前挪,每走一步都像在刀尖上跳舞的人鱼公主。二三十岁的人像刚开始呀呀学步的孩子一样,重新学习走路,一步、两步、三步……走的每一步,都是与疼痛斗争后的伟大胜利。
从需要完全依靠别人才能完成行走,到独自一人行走自如;从佝偻着向前挪动,到直立行走;从痛不堪言,到神色如常,剖腹产产妇们通常只用一个星期,完成一次自我拯救。
49床被告知可以出院的那天,已经距离她住院第一天过去半个月了,出院的那一天,孩子被检查出黄疸素偏低,需要继续留院治疗……
一个人的出生过程本来就伴随着世界上最深刻的苦痛,这大概就是人之所以时常感觉痛苦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