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火了大概有6年了,普及程度也是其他社交软件所不能比拟的。大家有事没事都喜欢发个朋友圈,随着网络写手的增加,一些过激言论也在甚嚣尘上。
其实,发不发朋友圈,这并不是个事,但就是有一些人对这一类话题有一种执念,非得把身边可爱的人们分门别类,然后批判得体无完肤,然后一伸懒腰,沉浸在自己的高逼格的世界中。
他们会先把通讯录的人们分类:秀恩爱达人、炫富达人、自拍达人、旅游达人、吃货达人、打卡达人、健身达人、集赞达人、投票达人、晒娃达人、鸡汤达人、骂娘达人、遁世达人,看你属于哪一类,最后再加上那句被传颂无数次的“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作结,静待涨粉。
他们所批判的,无非是秀这秀那,恶俗无聊。个人觉得,反而是身在世俗,却又临时为了爆文,一下子把自己推向清高脱俗之位,对身边的一切指指点点的人,才是真正地深陷恶趣味的沼泽——仿佛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其实不过是自己假想了一个乌托邦罢了。
这是一种很微妙的心理,由此很容易左右读者的观念,叫人读罢大呼痛快,长舒一口气——好在我不是这一类!然后下次再发圈时,不禁想起上次读到的“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随后便如履薄冰,竟失了原本的坦荡、大气与洒脱。
有句话叫做“越缺什么,越爱秀什么”,对此实在不敢苟同。大家的通讯录大多是亲人、同学、同事、客户等,但凡有点小幸运,本着与民同乐的共享精神,发个动态,开心一下,简直太正常不过。不过此时若是老有那么一双火眼金睛,盯着你的表,你的包,你的车,你的动机,岂不是太狭隘了?实在是越缺什么,越爱盯什么。
归根结底,这与缺不缺什么,并没有什么关系。如果一个正常如吃喝拉撒的小事情非要上升到物质的层面,就有点小题大做了,反而会显得矫情做作。不要试图去揣测别人的动机,否则只能让自己在心机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有心机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情。
人人都有一颗写爆文的心,但非要在这些不疼不痒的话题上深究,就有些不成体统了。这世界只有两种人:男人和女人,并不是什么有趣的和无聊的,文艺的和low逼的,懂生活的和不懂生活的。确实有些人的朋友圈看起来很光鲜亮丽,也许人家本来的生活就是那样,也许只是给大家展示最好的一面,也许只是发圈技巧问题,这无关对错。是朋友的,就会真心地为他点赞;不是朋友的,他发啥,与你何干?
就是打卡了,若是好奇,可以监督他继续下去;
就是集赞了,若是懒得点,不点就是了;
就是健身了,若是嫌烦,把我举起来试试;
就是秀恩爱了,若是眼红,可以考虑去酒店门口蹲街;
就是晒娃了,若是嫌丑,不如自己生一个。
微信的开发团队很贴心,若是不想看,统统可以屏蔽,没有必要非要写一些爆文来博人眼球,哗众取宠。个人反倒觉得,发得多的人,都是些真性情的人;不发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过得更好。总之发不发,与这个人怎么样,并没有什么关系。这本来就不是个事,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爆文层出不穷?无非就是为了涨粉上位罢了。
我国鼓励言论自由,若总是把这样无脑逻辑灌输给读者,却成了一种思想的不自由。只是希望身边能少一点这样的毒鸡汤,多一些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