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风雨谁评说(十)
—4. 肃慎一族在隋唐及以后,和中原王朝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是先古时期简单的朝贡了:
查看历史,你会发现,历朝历代对肃慎均有记载,最早记载其和中原王朝有朝贡关系的为虞舜年间,但所记都相差不多,简略单一,即来到中原仅仅为表示敬仰、恭顺,并献上土特产。
这是因为:一方面是肃慎确实发展缓慢;另一方面则是其距中原王朝过于遥远,与中原政权直接接触的是鲜卑、乌桓、扶余、高句丽。而肃慎在东胡、高句丽更北,与中原的交往,必须要借道而至,因而通达困难。
如同先秦以前的西域诸国,对于中原政权来说,因为有着匈奴占据河西走廊而阻隔,只是听闻,始终没有正式的国与国之间的正常交往,只有当汉武帝遣派张骞“凿空西域”,且国势强劲占据了河西走廊,和西域直接面,才对西域有了全方位的接触乃至统辖管理。
同样,当鲜卑入主中原,高句丽被大唐所灭之后,肃慎(靺鞨)便开始直面中原王朝,亮丽地开始起舞了。
①唐朝前期的靺鞨(也是此前的肃慎)
《新唐书》卷219靺鞨:“直京师东北六千里,东濒海,西属突厥,南高丽,北室韦”。靺鞨的位置,东边是大海,西部是突厥,南边是高句丽,北部是室韦(也就是蒙古)。当时的靺鞨有数十个部落,其中最大的有七个:粟末靺鞨(与高句丽相接)、伯咄部(在粟末部之北)、安车骨部(在伯咄东北)、拂涅部(在伯咄东)、号室部(在拂涅东)、黑水部(在安车骨西北)、白山部(在粟末东南)。其中,粟末部和黑水部最为强大。
插播一句:瞧见没有,此时的肃慎,已经改称为靺鞨族,势力已经强大到可以参与到中原政权和四方戎狄政权的争斗之中选边站队了。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日后横扫欧亚大陆,直接改变了世界格局乃至影响至今的蒙古族群,此刻,已经开始形成,并且其前身已经“化茧成形”,这便是“室韦”,东胡族群的旁支,应该是东胡族群在先秦时期开始走向中原、走向政治舞台时,不小心遗留在东北荒蛮之地的小兄弟逐步长大后的称谓。
大唐太宗的贞观年间,黑水靺鞨因支持高句丽,遭到唐军的围剿,之后势力衰微。
大唐玄宗年间的722年,唐朝在黑龙江下游黑水靺鞨地区设勃利州,建黑水军,设黑水州都督府,开元年间,黑水都督府受营州刺史安禄山节制。
得益于靺鞨被卷入大国之争,从而迅速走出了原始状态,融入了中原文明的外圈。
勃利,就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合处的伯力(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
评说:大唐贞观年间,靺鞨族群中成长较快的黑水靺鞨,已经不甘心永远做一个在巨人背后默默无闻的影子了,开始了介入大国之争,这就是选边站队了呵,但很可惜,眼界不够,站错了队,直接被对方的老大,大唐王朝揍了一顿,受伤不轻。
百年后,大唐王朝势力更加强盛,地界更加广阔,干脆收编了这个曾经犯过错误的化外孩子,并且赐给其名字,为勃利州,黑水军。此地方就是现在的俄罗斯伯力州,在黑龙江、乌苏里江的交汇处。
而同时,对于黑水靺鞨的兄弟—粟末靺鞨,因为没有曾经选边站队对抗大唐的污点,自然是高看了一眼——干脆给你个名号“渤海国”,自治得了。对此,我们下来了解一下曾经声名赫赫的渤海国即可。
②靺鞨建立的渤海国(粟末靺鞨)
粟末靺鞨酋长乞乞仲象和他的儿子大祚荣,于高句丽668年灭亡后的第30年,即698年,在长白山地区建立起“震”国并占据了原高句丽的部分国土,吸收了一部分高句丽遗民。
重点评说一下:震国的“震”,取自《周易》,谓之东方,说明这一时期的靺鞨一族,经过和华夏文明数千年断断续续的交往,已经受中原文化影响很深了,已经成为了中华文明大家族的一员。但随着其介入愈来愈深,谁也没有料到这个虞夏时期就开始对华夏主体政权俯首膜拜的极偏远族群,日后会演变为“金朝”和“清朝”而给中华民族带领那么大的伤害,影响至深,影响至今。
大唐王朝对威胁到东北边境安全的高句丽,自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年)至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间,数次发兵攻伐,将高句丽和位于朝鲜半岛上的百济整体国力拖垮并消耗殆尽。终于在668年,高句丽为唐朝大将李绩、薛仁贵所灭。
713年,“震”国君主大祚荣为了能够和中原地区开展更多的经济、文化、商贸交流,遂派遣王子至大唐朝廷,求为大唐藩国,并请求册封。同年,大唐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此后大祚荣改国号“震”为“渤海”。
评说:此时的“肃慎”,已经不是数百年前的茹毛饮血,只知道向中原王朝朝贡的简单部落了,而是有着基本国家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庞大实体,从上述遣派王子到中原王朝请求册封并请求开展双方贸易,即可看出“肃慎”的文明程度已经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言了。简而言之,是变得聪明了,当然,随着国力财力的增长,雄心的增长也是一定的了!
对于唐王朝来说,西汉时即已立国的东北政权高句丽已经灭亡,留下的区域当然需要进行填充。唐朝曾经试图在辽东设郡县,置官吏,行政令,一如内地。但建国八百年的高句丽对遗民的影响犹存,大唐律令一时难以通行。所以,当人畜无害的“震”国横空出世并填补了原高句丽的大部分空间时,大唐政府其实是无奈默认的。对于新成立的“震”国请求为大唐藩镇并求册封之愿,大唐朝廷是瞌睡了正需要一个枕头,自然满口答应。
所以,渤海国,既是一个以粟末靺鞨为主体的实体政权,也是唐朝的一个羁縻州——渤海都督府,其国境北至黑水靺鞨、东临日本海、南与新罗为界、西接契丹和唐王朝,史称“海东盛国”。不管怎么说,中华历史上,渤海国这个名号,是占据一定位置的。
唐朝诗人温庭筠送给渤海国王子的一首诗:《送渤海王子归本国》,可见当时渤海国和唐朝的关系及渤海国的盛况: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九门风月好,回首是天涯。
瞧,已经是“车同轨、书同文”了!
世事轮回,渤海国真的能够长久吗?
③契丹灭渤海,女真灭契丹
渤海国属于粟末靺鞨,而日后在北宋、大辽、西夏时期崛起完颜氏金国,其前身女真族,即出自黑水靺鞨。
唐朝后期,粟末族的渤海国开始衰微,与此同时,出自于原鲜卑的契丹族顺势崛起。
唐朝灭亡(907年)二十年后的92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帅军攻破渤海国,亡国后的渤海国遗民融入了契丹、女真、汉民族之中,当然,女真族(黑水靺鞨)和渤海国的主体民族(粟末靺鞨)原本即为兄弟部族。自此,粟末靺鞨族建立的渤海国不复见于历史记载。
另,渤海国灭之后,还有一部分遗民流亡进入了朝鲜半岛,而这也是现在的韩国认为东北是其故土的依据之一,这一点和韩国号称继承了高句丽的政治文化遗传是一样的。关于这个无语的话题和当今韩国历史文化界的执拗,是有着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缘环境、民族情结所致,待以后专题进行评述。
自此,辽国国力愈加强盛,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南部。无论是东胡一系的室韦(蒙古),还是肃慎一系的女真,全部纳入辽国的统治之下。
但,山有巅,水有源,花开花落总有时,弱时有盛,盛后是败。
1115年,女真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朝。
1125年,金灭了辽,啊,等等,这怎么看像是为自己的兄弟渤海国出气复仇了似的! 毕竟,200年前,是契丹灭亡了渤海国的,而渤海国粟末和金国的黑水,曾经是亲兄弟啊!
1127年,金灭北宋,入主中原,再等等,忍不住再插一句,一百年后的1134年,南宋在蒙古的帮助下,亲手结果了金国的命运,终于报了靖康之仇。
评说:从上面的王朝兴替,我们可以看出这么几点:
第一、当华夏的主体政权,大唐王朝国力鼎盛时期,则自然是海内延平,四方朝贡,国民富庶,文化繁荣。而当经历了回避不了的历史轮回,特别是经安史之乱国势走向了下坡之后,天下开启了军阀割据,四方攻伐的局面。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数十年,这是历史的无解,也是无法破解的怪圈。
第二、华夏文明每当从大一统趋于式微之时,便打开了天下骚乱的魔盒,破后而立,不久则天下重新归于一统,魔盒重新关闭,自此,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云淡风轻,四海归附。
④孔子对肃慎的解说,自得而意满
《国语·鲁语》记载有:“仲尼在陈,有隼集于陈侯之庭而死,楛hu矢贯之,石砮,其长尺有咫。陈惠公使人以隼如仲尼之馆,问之,仲尼日:'隼之来也,远矣!此肃慎之矢也。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主令德之致远也,以示后人使永监焉。故铭其楛曰:肃慎氏之贡矢。以分大姬,配虞胡公分封诸陈。古者分同姓以珍玉,展亲也;分异姓以远方职贡,使无忘服也,故分陈以肃慎氏之贡。君若使有司求诸故府,其可得也。'使求,得之金椟,如之。”
上述记载的事情是在春秋末时,孔子为了宣扬自己的“礼仪”学说,周游列国,不期来到了陈国,即今河南淮阳。
陈国国势虽然不强,但地位崇高,乃是虞舜之后,在西周王室立国后,遍寻圣贤虞舜之后所建立的八大公爵国之一。孔子在陈国收到了礼遇,居住三年,开馆授业,宣扬道德。
一天,从天上掉下来一只凶猛的鸟,被楛矢石砮射中,箭有一尺长左右,陈国百姓不明就里,就敬献给了陈国公室,而陈惠公遍问诸卿大夫,皆摇头相顾,不明白这鸟和箭的来处。于是,陈惠公就派公使把中箭的鸟送到孔子的住处,并请问事情的由来。不愧是通天文、晓地理,谙熟历史掌故的孔圣人,咋一看,就直接表示:这鸟和箭是有来历的,这鸟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身上中的箭是肃慎国的楛矢石砮。先前,周武王灭商立国后,昭告四方的夷蛮各部以当地最为有代表性的特殊贡品朝献,以示永世臣服。极其北方的肃慎国将楛矢石砮作为贡品,不辞辛苦,历经数年才来到镐京。武王很欣慰,这说明周王室的恩惠已经传播到天涯海角,为将恩泽遍布天下永远延续下去,就安排玉工在楛矢石砮上刻字为"肃慎氏之贡矢",分赐给异姓诸侯。按照周礼规制:分赐珍玉给同姓表示亲近,分赐夷蛮的贡品给异姓下属是用来告诫不要忘了臣属本分。当时,分赐给陈国的就是"肃慎氏之贡矢",如果惠公派人去祖庙查找,也许能找到当时的"肃慎氏之贡矢"。陈惠公闻听,派人去查询,果然找到了用金盒装着的周武王所赐刻有"肃慎氏之贡矢"的楛矢石砮。
评说:从《孔子解说肃慎朝贡》之事,可看出,即便是春秋时期,中华民族的大国情怀和对文化的自信已经是不言而喻了,这从《国语》所记孔子话语的“显摆”口气中可以品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