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来袭,疫情蔓延至全世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此等严峻且复杂的形势下,各大中小学延迟开学,距今已有近一个学期未曾到校,而是在家进行线上学习和线上考试。没有了老师的监督和在教室学习的氛围,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规律受到了干扰,整天“宅”在家里,只能通过网络在线与老师进行交流学习与沟通。随着网络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学生容易沉迷网络中,从而很可能引发网瘾、网恋、学习焦虑等心理问题,甚至会上升到对于手机或网络的成瘾问题。因此,在此次疫情期间,学生的自制力得到了极大的考验与锻炼。与大学生相比,中小学的青少年们更有可能存在此等问题。由于心智与耐性的不成熟以及家长的过度控制与管教,可能导致某些学生与家长之间发生亲自对抗冲突,极大程度地影响家庭的和谐。
其实,疫情期间的“手机与网络成瘾问题”并不是首次出现,早在“非典”期间便出现了部分学生“过度使用互联网”的表现,且青少年患网瘾的现象达到了高峰值。据北京市青少年法律和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宗春山介绍,导致此种现象的原因有三点:其一,学生长期“宅”在家,即长期处于一种封闭的环境,这对于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健康都存在很大的不良影响;其二,由于缺乏了“面对面”交流的教学方式,“网络教学”逐步发展扩大,导致学生不可避免需长时间接触网络;其三,随着疫情的逐步蔓延,感染人数与死亡人数的数字跳动,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人们极易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久而久之,心理建设尚不完善、少经世的学生易在网络中寻求安全感和精神寄托,而这种心理常可作为成瘾行为的诱因。“非典”的前车之鉴,此时又在“新冠疫情”中上演,虽然不可完全避免,但可以借此提早做好预防工作,以免手机或网络成瘾行为在学生中泛滥。
为及早识别以及预防疫情期间学生的手机与网络成瘾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即诱发成瘾行为的根源。疫情形势严峻,家庭氛围压抑;开学延迟,规律的生活被打乱;“宅”在家里,需自行掌控的时间增多,上网容易变成一种习惯;不能或很少外出活动,充沛的精力得不到释放;同学之间不能“面对面”的交流,稳定的伙伴关系受到考验;老师的管理出现空洞,鞭长莫及等。在此等环境下,学生的身心健康势必会受到影响,在生理方面可能会出现晚睡晚起、易疲劳、头痛晕眩、体重增加等症状,而在情绪、认知以及行为等方面可能出现消极情绪和态度等。从一定程度来讲,这些大多是不可避免的,唯一可以调整的是疏通学生的内心,使学生恢复良好且积极的心态。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把“网瘾”归类为精神疾病,并认为达到以下项目中的5项即符合“网瘾”诊断:
1、渴求症状(对网络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
2、戒断症状(易怒、焦虑和悲伤等);
3、耐受性(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的程度);
4、难以停止上网;
5、因游戏而减少了其他兴趣;
6、即使知道后果仍过度游戏;
7、向他人撒谎玩游戏的时间和费用;
8、用游戏来回避现实或缓解负性情绪;
9、玩游戏危害到或失去了友谊、工作、教育或就业机会。
其实,若非疫情,学生也是会使用网络进行社交和游戏的,但是凡事要把握好度。因此,在疫情期间,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应是预防学生的手机或网络成瘾行为的关键。
那么,疫情期间该如何预防学生沉迷于手机和网络呢?
首先,家庭是预防学生手机与网络成瘾行为的关键。疫情期间,唯有家人仍是可以在线下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良好的家庭氛围会给予处于消极状态的学生极大的安全感与归属感,这在极大程度上有利于学生消极心态的疏解。父母与孩子之间可加强亲子互动,利用“宅”在家里的时间培养家族的感情。这不仅对于孩子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对于家长也是一样。此外,家长的陪伴也会起到一种示范作用,以身作则,多多交流与沟通,为孩子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氛围。
其次,对于自制力较弱的学生,家长可在一旁起到监督与督促的作用,例如限制单次上网时间、规定手机使用时间等。此外,家长还可鼓励孩子进行其他的有益活动,帮助孩子建立他们在生活中的存在感、价值感以及成就感,使他们享有被爱与被需要的感觉。不过,对于孩子的监督与督促要讲求方式与方法,同时,还应重视孩子的情绪,避免家庭氛围的过度紧张以及冲突。
总而言之,疫情期间“宅”在家,除了外在清洁消毒,别忘了给学生们的心理也加上“防护、消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