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是个爱画画的孩子,尽管没有太多刚开始画画的记忆,母亲悉心保留下来的本子和照片仍能让我时常为儿时清奇的脑洞所乍舌。翻看小学到高中的同学录,留言也多会提及“很会画画”“为大家画的头像印象深刻”之类的评价。画画,用日本畅销书作家本田健在《喜欢的事就要拿来当饭吃》里的话来说,应该就是所谓我的才能吧。
才能,即喜欢的事,是你擅长的,或者曾为人称赞的,或者在你看来自然而然、在他人看来却有困难的事。
最近参加了一个习惯养成的社群,21天里每天早起用半小时来坚持一个想要养成的习惯。我选择了画画。之后,有七八个社群伙伴私聊说想学画画,但是觉得自己手残、没有天赋等等。相同或相似的话,从学生时代也一直都听着。也许成年后,不,早在小学升高年级后,因为有其他更重要的事做,我们就忘记了自己原本最擅长画画这件事。
我始终认为,不是我们不会画画,而是没有再尝试拿起过画笔。画画本身,是一件快乐又简单的事。
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总会听到周围家长为了给孩子报业余班而纠结,画画课一定在其中备选。家长们都会希望孩子成为艺术家吗?应该不是。报画画班,表面上都会用“接受艺术熏陶”“培养大脑多角度思维能力”等,而究其根本,这样的选择是发自人类内心的本能——用图像记录所见所闻,用图像表达所思所想。看看年纪还很小、话都不太说得完整的幼儿,他们刚学会抓握和吃固体食物,就已经可以拿着蜡笔在白纸上画出变化无穷的线条了。而从语言学和历史学的角度来看,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的诞生都是以画画为其根源。
既然画画是根植在我们大脑中的原始能力之一,哪怕只是为了让每天忙碌之后和孩子共处的时间多一点乐趣而再度拿起画笔,又有何“没时间”“没天赋”之说呢?何况,画画一点也不需要天赋。
世间万物落在纸面,都是由圆形、方形、三角形构成。这些图形的画法我们在小学就学过了。
为什么达芬奇最开始画画的时候要从鸡蛋画起?日剧《重版出来》里有一话讲一个励志成为专业漫画家的年轻人,虽然有着惊为天人的想象力和依据自身经历而挖掘出的极富深度的选题,却因为基本功不到家而达不到出版作品的要求。工作室的漫画家老师跟他说,如果不知道如何开始,就先从画圆开始吧!年轻人一开始因想尽快超越前辈而心浮气躁,怎么画都画不圆,直到在女主角的帮助下,找到了“到底为什么要画漫画”的理由,决心为了自己的心愿而静下心来练习。最后,年轻人画出了近乎完美的圆形。
当我们谈论画画时,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谈论“画力”,也就是画画的“技术”“技巧”“完成度”。更直白点说,我们一直把“画得好看”“画得像”作为评判的准则,因而会把“我画得不好看”“我手很残”“画得丑画得歪”作为不去画画甚至试都不试的借口。这很像我们对写字的态度(前面也说了,其实文字也是画画的一种形式,特别是汉字)——只有我们自己会觉得自己的字丑,而且怎么练也不会好看。
你说要每天背单词、每天学彩铅、一周一本书、从今天起学英语……然后呢?
实际上,当我们意气风发在年初为自己制定各种计划时,我们都高估了这些计划对自己的意义。FOMO,意为“害怕错过”,最早指的是害怕错过最新消息而跟不上朋友圈。从知识和技能的角度来说,我们为自己计划要去学习的东西,很少是发自内心真正在现阶段需要的,而是我们受到身边的人(不限于同事、朋友,还有朋友圈、社群里的各路普通人出身的大佬)“ta会的真多”的影响,担心自己再不努力学点什么,就没法证明自己“仍然处于时代的潮流之中”。
对大部分跟我说想学画画的小伙伴而言,画画也是上面那些事的其中一项,或者单纯是对画画厉害的人的一种赞许。但是这其中,也有的人每天把我在群里发的简笔画或者随笔涂鸦临摹下来、发给我并认真地提出问题,在坚持了30天、50天、100天、365天之后,也成功开办了自己的零基础手绘班,对于只是说说、把念想留在脑中的人而言,画画只是他们摆脱平庸的选择之一;对于真的将画画当作“为生活多一点乐趣”“掌握一门让自己天天开心的小技能”的人而言,哪怕只有一支办公室的中性笔,他们也能画地很开心。
先量己力,再行其事,后谋其器。
“请问你用什么笔画得这么好看?”
这个问题还有一种问法:请问你用什么餐具做饭做得这么好吃?或者,请问你用什么电脑打字这么快?
一般我最喜欢和常用的纸上手绘工具就两支笔,一支樱花勾线笔0.8mm,一支斑马Mildliner(多色换着用)画重点和阴影。对于日常简笔画、手帐、视觉笔记等完全够用了。至于电脑手绘,我唯一的一块手绘板是2009年上大学的时候妈妈到彼时还很繁华的中关村买的,Wacom和冠已经停产的Bamboo Pen。这块板子陪了我十年,可能还会陪我到下一个十年。
即使有了顶配的工具,不愿付出多的时间练习、一直自怨自艾画两笔就作废,工具也只能被浪费了。
当我谈论画画的时候,我在谈论的是一件能让任何人感到快乐的事。而对你我而言,画画,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唯一缺少的只是拿起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