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创作者,我最大的理想,就是写出让自己满意且有价值的文字。所以从小学五年级,我第一次想成为一名作家开始,就一直在业余时间不停的写。
陪伴我一路走来的朋友,都知道我写过许多文字,且不说2019年才正式持续更新的公众号“独木鸟”,就qq空间上都有391篇原创日志,更别提零零散散分布的其它如知乎、简书等平台,以及我的个人网站。
这其中,大部分创作是没有收益的,但我依旧愿意不停的写,为什么?
走入社会后,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听那些德高望重的前辈、大老板、或是读者,苦口婆心的对我说:“小超,你这样写下去是没有前景的,只是怡情罢了。”
他们劝我写社会、写深入、写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思索,少写自己的个人感悟,少写自己的反省和思考。他们说,你要写大众关心的内容啊,这样才能最大化发挥出你才华的价值。他们还说,你要立足于一个领域,精耕和深入下去,作为专家才能体现你文字的深度。
对对对,你们说的都对。
可是你知道我心中是怎么想的吗?我为什么屡教不改,各种内容,总是随心而写?为什么我总习惯反省自己,爱去咀嚼一些细微的感觉和情绪,为什么看起来我总是陷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明明按道理不该如此的,我也活在现实世界里,我看那么多书,从一所985院校毕业,接触各种人和事,耳濡目染,自然也知道利益最大化,我走入社会,面临经济压力,触碰各种现实,我做自由撰稿,也接触商业和数据,知道现实不易……
可我为什么还是这样?做“独木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公众号也好,辞去月薪上万的稳定工作、去做朝不顾夕的自由撰稿人也罢,又或是去设计一个精美但却无人问津的网站,写一些阅读量只有几十的文章,在笔记软件中五年下来写下的记录和草稿就有上万条,可这些也没什么人能看到,我似乎总在做一些被长辈看来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为什么?
当然,你可以说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确实,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的精神得到洗礼,产生了一种为自己而感到骄傲的高尚快乐,每一次现实压迫过来时,都因为这份理想主义的坚持,没有泯然众人,但仅仅如此吗,真的只是享受那种自我陶醉的氛围吗?
或许,你也可以说是因为外界的反馈给了我坚持的动力,的确,每一次收到来自读者的鼓励,都让我的生活中有星光点缀,创作所带来的小确幸,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了故事性,我因此经历过许多让人感动的事,也有人因看到我的文字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真心的创作换得真心,这道理亘古不变。
不过这些都不是我的创作以随笔和日记偏多的理由。
真正的理由只有一个:练笔。
我的目标从来不是做一个自媒体大号然后靠流量谋生,这也许是这个时代创作者前行路上的最常见的里程碑,公众号、知乎、头条号、抖音快手、B站……所有形式的内容创作,这都是最常见的生存手段,将来我也许会路过,但绝非志在于此。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我却梦想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甚至想让自己的名字像一片闪亮的叶,挂在人类文明的灿烂枝头,这是个无比狂妄又无限遥远的理想,终其一生都不知能不能达到。
正因知道自己的弱小,所以我才想用籍籍无名的时间和付出来换。
写日记和随笔最大的好处是真实和细腻,最接近自己的内心,能够洞察和细致的分析,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提笔成文水到渠成。
而且写出的东西即便没有其它人看,我也能从中发现和分析自己的内心,给低谷时的自己激励和警醒,所以这样的文章只要写了,对我就有价值,无论是文学价值,还是生活记录的价值,只要这些在,就不存在废文。
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十几年如一日的执笔不辍,即便在我最籍籍无名之时,也能坦然坚持,作为自己的爱好,不至于因为没有人看到,就垂头丧气再也不想写。
既能坚持,又对自己有益,便是极佳的练笔。
除此之外,年轻时我们对自己未曾经历的事物,看法和理解往往不深,浅尝辄止,若不懂装懂,一定要追什么热点,做信息的搬运工和重组者,写出来的东西很容易没有灵魂,像行尸走肉的拼凑。
在如今的商业时代、自媒体时代,这样的现象也许很常见,有时在迫于现实的约稿中我也会写这样的文字,写这样的内容也并不一定不好,只要创作,总会产生一些闪光之处,独特的观点。但如果是我自己业余时间的创作,我宁可写一些没人看的读书笔记和摘抄,也不想在体会不深时为赋新词强说愁,哪怕有些选题天生就容易吸引人眼球,哪怕有些价值观只要表达了就能让人连连点头赢得关注。
其实吧,写作,就像做菜。
有的人目标是做一名能赚钱的厨师,把食物当做填补肚子的生意,有几个拿手的菜就赶紧开店,用劲爆的食材和调料,选在人流量最大的街道,他做的每一个菜,都迫不及待要给客人品尝,这样有更大机率赚得盆满钵满。
可也有的人,目标是成为一名烹饪家,他把厨艺当做艺术,想在将来做出让人惊艳叫绝的菜式,于是不断的尝试,自己做,自己尝,动辄十几二十年,他愿意用身边最常见最普通的食材,年复一年的锤炼厨艺,却只有很少人知道。
我选择后者,如今我创作的厨艺好不好,自然是不够好的,但也有人喜欢,多家公司愿意和我约稿,稿费500元一篇,在辞去月薪上万的稳定工作后,在公众号“独木鸟”完全去商业化的情况下,之前的四个月,我自由撰稿也在深圳养活了自己。
说这些没有想炫耀的意思,我想说的是:他人口中,我这十年来所写那些无用的日记和随笔,并不是真的无用,它给我写作的习惯,在练笔中给了我对文字的感知和娴熟,锤炼了我的能力,如今我有信心将平淡无奇的事物写出丰富的层次和趣味来,也都是这些长期积累所赋予我的魔法。
就如村上春树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中说:
一部好小说肯定是这样完成的。材料本身的品质没那么重要。至关重要、必不可缺的是“魔法”。哪怕只有朴素的日常材料,哪怕只用简单平易的词语,只要有魔法,我们就能用那样的东西制造出举世震惊的完美装置。
每个人都想更快达到目标,只是我知道像自己那样的目标,欲速则不达,于是就想着厚积薄发顺其自然,这不是纯粹的理想主义,也是客观考虑现实后所做的理性选择。
村上春树还提到过一个精彩的比喻,他说:
“ 这就是即时见效与非即时见效,打个比方,就像烧水用的小铁壶与大铁壶的差别。小铁壶能很快把水烧开,非常方便,但是马上就会冷掉。相比之下,大铁壶虽然得多花点时间把水烧开,可一旦烧开了,就不那么容易变凉。”
嗯呐,我把自己当做一个大铁壶。
这便是此前我所创作的题材多是日记和随笔的缘由。
另一方面,至今业余练笔已有13年,也该多些实践,再加上之前答应过读者多写一些更具参考价值的内容,所以我还是决定今后“独木鸟”在日记随笔之外,多写一些深度的探讨、事件、经验、以及小说和故事。
前些日子,微信邀请“独木鸟”开通付费阅读,我考虑再三,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契机。
因为我不想通过流量和广告点击来盈利,因为靠那样的数据盈利,更多是为了吸引人阅读和点击,并不代表文字质量,对创作者而言,博人眼球无异于迎合浮躁。另外,广告和标题党都影响阅读体验,我不是很喜欢。
但付费阅读不一样,它对内容价值买单,如果是肤浅浮躁的信息,是不会被付费认可的,同时,需要付费的文字,也形成了一定的准入门槛,进行了读者筛选,这样能保证用心写的内容对应到认真阅读的读者,同时兼顾文字价值,读者收获,创作者激励,以及阅读体验。
所以今后独木鸟会推出一个付费阅读栏目,大约每周一篇。
听到这里,也许有人会叫:小超啊小超,你这是背离初心,用文字盈利去了。有人会说:什么付费阅读说那么好听,你不就是想赚钱吗?或许还有人会说:那穷学生是不是就不配看你的文字了。
哈,哪有,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我,要想赚钱,我就不是现在的样子,但话说回来,凭本事赚钱也不丢人,我当然是问心无愧才会去做一件事。
首先,不用担心因为独木鸟做了一个付费阅读栏目会因此变质,因为大部分的文字依旧会无偿阅读,而你们所看到的内容质量只会更高。
其次,不用担心付费阅读的文章不值,既然付费,自然要对得起那份付出,我会用业余时间不断打磨,最多一周出一篇,我会保证每篇内容均为深度文章,并且一定有所价值,绝不泛泛而谈,字数预计一万字,以真诚换真诚。
你也不必担心需要付费的文章,自己会因为没有钱而看不起,哈,我怎么可能会让穷孩子连自己的文章都看不起的这种事发生?所以所有付费文章的金额都在10元及以下。
如果……咳咳,我是说如果,如果几元钱也算多的话,或者说没有一点付费支持的打算,也没关系呀,因为,我已经做好了没有一个人付费阅读的准备(笑),所以不要有心理负担哦,这本就是一个尝试,内容付费的观念在我们这个时代还未形成主流,如今依旧是流量经济时代。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独木鸟所有需要付费阅读的文章,都会随着时间,在1~2个星期之内推出免费阅读版本。
听到这里,有人会笑:你绕这么一大圈,最后不还是免费阅读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我推出付费阅读,是想给自己一个创作深度内容的契机和动力,我知道会有人愿意支持,但我并不想因此而给那些一直陪伴和支持我的读者以经济压力,哪怕只是几元钱,积少成多,对很多学生来说也能成为压力,所以我才设置这个随着时间付费转免费的机制,在这里面,付费只是筛选手段,更重要的,其实是在打造一份创作用心和认真的陪伴。
多少年就这样转瞬即逝,在我追求文字理想的这条路上,本来人就不多,更别说能那么多年能一直陪我走下来的,我从不奢望独木鸟能有很多人关注,但我想让来到这里的你,不虚此行。
比起那个伟大的梦想,我还太过渺小,所以我才要更用心的写,因为是更用心写的内容,我确信其价值,所以才想让你认真对待,因为想让你认真对待,所以才有了付费阅读。
若是实现了这个目的,付费阅读,付不付费,又有什么关系?
不管怎么说,都很高兴能在“独木鸟”遇见你,
有时候,看到你们在后台的留言,就像在冬天的清晨看到漫天的雪一般,让我的世界一下子亮堂。
所以我也想让你看到某些文字时,像盛夏雨后邂逅清晰的彩虹,一扫乌云,人间明媚。
2020年3月21日
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