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趁着五一放假的最后一天把这一部精神粮食给补充上了,上午10点,电影院“包场”的感觉还是蛮爽的。
《悬崖之上》是一部主旋律的谍战片,张艺谋的镜头语言还是一如既往的让人“赏心悦目”,电影的故事也有跌宕起伏,全程近2小时都目不转睛的看着。
感受到的优点。
01 人物刻画—张宪臣
电影中人物刻画比较成功的就是张译饰演的张宪臣,一个悲剧式的英雄。多个角度的感知,看到了英雄的诞生。
(1)阅历
从降落伞降落在距离哈尔滨几百里之外的雪地里的时候,他心中已经有了计较,特工四人组2对情侣被生生拆散,防止被捕后的叛变,不是谁信不过谁,而是阅历与经验之后的深思熟虑。
(2)提醒
在知道上级同志有叛变的时候,他作为一组行动组“组长”,第一时间找机会去厕所写上“暗语”提醒二组的同志。
(3)陌路
在同一火车车厢,2组的楚良一直直勾勾的盯着小兰,虽然是情侣,但是在敌我难分的情况下很容易将同志陷入危险境地,而张宪臣和王郁则为了保护对方装作互不认识。
(4)机智
眼看敌特分子下火车一一验票,逮捕去往哈尔滨的人员,他机智的装作工作人员换取了2张票逃过了搜捕(遗憾的是张宪臣返回车厢找小兰的时候没找见,只有他一个人从容逃脱)。
(5)从容
到哈尔滨后,为了保护小兰,他一直在外找机会联系2组,或者去书店找密码母本,最让人惊艳的便是在众多特工盯梢的书店,他从容的将密码母本给取走。
(6)坚强
在被捕后,他牢房中被电击、被注射迷幻剂、被酷刑殴打,他始终坚挺如一。
(7)赴死
“我活着也是废人一个,你留着比我更重要”在最后, 在卧底同志想要协助他越狱的时候后,他拒绝了,他不仅看透了自己的结局,更是将自己的“剩余价值”发挥到极致,从而毅然决然的踏上了赴死之路。
02人物刻画—周乙
高级的卧底,在整部电影中也是一大亮点的存在。
(1)深藏
一是面对同志们的被捕入狱、被用刑,他面不改色,只是用抽烟来表达自己的些许情绪,因为整部电影他主要抽烟的镜头都在同志被枪决的时候,抽烟的镜头必然代表着某些别的意味;二是在初期执行抓捕特工的场景中,都基本上是他在谋划和执行,没有上帝的第三视角,真的不会相信他原来就是卧底。
(2)谋划
一是在张宪臣想要越狱出逃的时候,他最终还是忍不住出手相助了,虽然他的职责并不允许,但他还是出手了。哪怕最后张宪臣决定放弃越狱,保留周乙慷慨赴死,他也能“祸水东引”,将内奸的嫌疑往金志德上引,在科长试探下,他还故意帮助金志德开脱嫌疑;二是在金志德强烈要求周乙坐他的车回单位的时候,周乙也能提前谋算将密码母本放到金志德的车里,再次“祸水东引”,成功塑造了金志德“内奸”的身份。
(3)斡旋
既要在敌人内部积极表现出为抓特工的各种“谋算”,又要取得特工1组、2组的信任并最终帮助2组脱困,他不可谓不是整部电影中智力担当,哪怕最后为了找小兰差点把自己的身份暴露,也能够化险为夷。
感受到的问题。
01电影剧情
总得来说,整部电影的剧情不复杂,反而比较简单,讲的就是4名特工执行“乌特拉”的任务,任务主要是在哈尔滨送一位重要人物出境。任务简单,但整部片子99.9%都在说4名特工与敌特分子的周旋,一点没有提到重要人物和如何谋划去送重要人物出境,只是在最后的结尾部分,周乙和小兰就开着车离开了城外送重要人物一程,算是把4名特工的初心和使命交代了一下。
一方面是剧情本身简单,所以前期加了很多谍战的戏码,如特工接应遇到敌特分子的“特工”;火车遭遇被识破和检票危机;寻找密码母本的危机;被抓捕的危机;另一方面电影剧情没有围绕着他们要执行的任务走,反而围绕着2个主角在走,有点头重脚轻,不着重点的感受。
一处硬伤,最开始4名特工便为了安全和任务能够更保险的执行将4人分成了2组;但是分成2组后,1组成功脱身(干掉了接应的特工)却缺少密码母本无法独立执行任务,那么1组存在的必要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是辅助作用,来帮助2组完成任务么?但是1组到了哈尔滨却联系不到2组时,小兰问张宪臣“楚良(小兰的恋人)怎么样了”,张宪臣严肃的告诉她,我们只能当他已经死了。问题也就来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暂时不能管2组,而是要以任务为重,那么1组在最开始便先天不足—没有密码母本,自己给自己后期执行任务本身就设置了障碍。
02画蛇添足
在最后的彩蛋上,周乙在车里干掉了谢子荣。明面上是报了仇,可真不知道这有多大意义,关键人物的死亡必然带来特务机构的疯狂反扑和搜捕,如果单单为了渲染主旋律的话,这真的有点“画蛇不成反类犬”,剧情本身就已经“伤痕累累”了,再来一个“深水炸弹”,不仅没有起到感染观众或者讨好观众的作用,反而再次拉低了整个片子的段位。
张艺谋初次涉足谍战片,镜头、画面依然是他的长处,谍战的气氛烘托的十分到位,但是这剧情真的有点不忍直视。
齐帆齐微课第3期28天写作训练营,第28篇1945字,累积3359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