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七月与安生》竟哭了许久,一个人在餐厅,心里空荡荡的,那遥远的时光扑面而来。可能每个人都有一个令人难忘的童年,这个童年里必然会一个人或几个人同你一起成长,直长到面目全飞。
有人说七月与安生其实是一个人,一个人灵动,一个人安静,就如一个人外在动如脱兔,内在静如处子。她们彼此欣赏,彼此近距离地融入到对方的生活,近到可以听到彼此的喘息声。那日听蒋勋《细说红楼梦》,蒋勋讲到一个细节,黛玉和宝玉在一张床上玩耍,两人耳鬓厮磨,蒋勋说,如果你也有一个童年的伙伴两人好到共枕一个枕头,这样的情谊会温暖一生。七月与安生从小到大,共枕一个枕头,窃窃私语,分享秘密,共坦心事。有一个镜头两人在面对身体成长发育带来的困惑时,都把对方当成了一个亲密的倾诉对象。在这看这部影片之前,我并不知道原著的作者是谁,但猜一定是位女性,因为只有女性才能把女孩之间的心事写得这么透彻与细腻。后来才知作者是安妮宝贝,现在已改名为庆山。
女生之间的温暖更多的是来自于陪伴,在那个小小的心房里面,希望所有的空闲时间都有一个人来陪你,就算两个人不说话,就算她只站在一旁,才不显自己的孤单与落寞。长大后才知,孤独是人生的必修课,热闹与繁华终将要回归到孤独。
七月与安生太像,我也常常搞混谁是七月,谁是安生,电影呈现的七月与安生,最终七月成了安生,安生成了七月;原著中的七月与安生依然延续着她们各自的轨迹,七月有闲适的生活与稳定的工作,安生注定要飘泊流浪,两个女孩在各自的轨迹上走远,交叉的那一刻,是她们因为共同爱上了一个人。
原著的文字干净、忧伤,没有刻意描写,更没有渲染,在这样极简的描述里,想用电影的语言呈现文字的美妙,其实并不这么容易。还好电影做得更为精妙,让女孩成长的忧伤淡淡地在画面里流淌,可能就是这忧伤打动了我。影片同原著的文字一样,画面干净利落,没有拖泥带水,自始至终都有让人难自制的伤感。画面与文字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却让我感受到同样的一种感受,这应是电影的胜利。
七月与安生,里面尽述的是女孩的友情,友情之外还有爱情。七月与安生共同爱上了男孩家明,爱情让友情变得不坚定和彷徨,七月与安生在退让、争取、躲避之间徘徊,七月选择离开,安生选择躲闪。七月最终死于难产,安生领养了她和家明的孩子。故事到此结束。
空留下看片的人,在那里独自伤悲。
影片看过许久,时至今日才写下这点文字,想写的太多,能写出的只有这么多,权当作记录。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