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热传某社工机构总干事著了《假如我是一线社工》一文,仅仅数日之后,又看到了一篇回应此文的文章——《或许你有很美好的社工情怀,但肯定做不好一线社工》,微博上更有一篇题为《假如我是总干事》的文章对其进行反讽。在此,我不表示认同哪一篇文章的立场,这三篇的文章的观点各异,或多或少地代表了社工机构中不同层级的心声。总干事(领导)希望所有一线都可以怀着社工理念,迅速提高专业技能,工作高效和勤奋,须有创新精神等等。一线社工则希望得到认同和理解,提升待遇和福利,提高管理效率,保障社工的权益,管理人性化等等。愚以为三文的观点虽不尽相同,但其作者背后皆是希望社工行业能发展得更好。
在今年五月的机构员工大会议题征选中,得票率最高的三个分别是:“社工机构如何留住人才”;“如何提高员工对机构的归属感”;“社工机构如何表达对同工的关怀和认同”。这三个议题其共同点是:社工机构如何对“我”。其他诸如,家综的模式与不足;如何破培养社工的专业素养;社工机构的发展路径等等与社工行业相关的话题则是占少数比例。从社工选出最关注的话题来看,某种程度上说:一线社工对机构的归属感,相比于提升专业能力,或者如何坚持做社工,更让一线社工关注。但可惜 ,虽然机构也把此议题作为员工大会上探讨的话题,并邀请了几名社工界前辈作为访谈嘉宾,可惜其讨论内容偏离了原来主题的原意。讨论关注点是作为机构本身如何优化管理,而非讨论整个宏观环境和政策如何影响,也不是要听几位前辈的心路历程,并非不值得听,而是在那个时候的那个场合不是同工的冀望。
说到社工机构的管理问题,有人会认为,内地社工行业刚发展,尚有许多不成熟,几乎每一家机构都总不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又或,受制于整个大环境的制约,即使机构领导想完善管理也有心无力。也有人说社工机构的领导其实也很年轻,能力经验尚有不足。说起这样那样的机构管理问题,业外人听到了,总觉得社工在教人如何良好沟通,在倡导人性化,提倡人文关怀和同理心,而在机构管理当中,什么人性化,良性沟通,人文关怀等等都鲜有体现,如能医不自医。其实不管外围环境如何,我相信社工机构管理还有很多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社会工作的灵魂是其价值观,社会工作的理念体现着价值观,社工机构的管理,也应有社会工作的理念。试说一二例。
绩效考核多数组织都会采用的激励手段。一直是低绩效的社工,对自己的考核结果不满意可以理解。但是,曾有社工绩效考核为优秀,却也对此而有不满。绩效考核以完成的工作量为评定标准,如大幅超额完成自己所属岗位工作指标,并获得好评,便有可能为优秀。这似乎难以达到,多数指标总是难以完成,更别说大幅超额。绩效考核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每个等级均有对应的分数标准。但绩效考核始终是靠人评分,为免员工“出猫仔”——同工之间互评高分,每个等级的绩效是按一定的比例分配名额,优秀可能是一两名,良好的或会有四五名,合格的占最多数,不合格的一般情况不会出现,呈金字塔结构。同样是良好的分数稍低零点几分的,因为名额有限,可能已经只能是良好与合格之分。同工之间会对比,相差甚微的工作量,却是不同的等级。或者自我对比:工作量完成较多的季度绩效,比完成较少的季度绩效要差,却是何故?也有同工在获得优秀时有不满,原因领导不仅没有丝毫赞赏,反而说“只不过在员工大会上出多了力,所以给你优秀,不是因为你多优秀”。该同工会是何感受?同工获得优秀,不是希望领导对其大赞特赞,再优秀也有不足,领导如果协助社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是更好的做法?难道是担忧同工会因为一次“优秀”而沾沾自喜?
在治疗或辅导当中,赞美是一种重要的技巧,社工为案主进行辅导是助人自助,发掘案主潜能的过程。作为机构的领导,事实上是督导者,需要发挥支持功能,当同工已经有良好的工作表现的时候,获得这种反馈会是何种感受?督导要使同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引导同工精益求精,一个赞美与鼓励,领导者为何要吝啬呢?同工又言,绩效考核只注重量而不重质,某程度上也诱导同工充指标。分数相差甚微对于合格的同工又如何进行绩效面谈?如何表达认同呢?连续数次合格,社工不明其原因:为什么老是合格。何处做到不够好。我也希望可以做更好,领导又不能告诉我可以怎么做才算好。社工在乎的不是多那买糖不甜,买盐不咸的一百五十元,同工也希望自己可以工作出色,作为机构的管理者(本土督导),是一线社工的督导,与同工走出工作困境是应有职责。领导者是要帮助员工了解其工作情绪,协助其厘清工作思路,与其探寻改善工作的方法,这实际不就是与员工建构解决之道吗?这正正是要用上社工如数家珍般的倾听、接纳、自然的同理、优势视角等方法。
绩效考核只是管理的激励手段,但当这种手段未能发挥其本意时,那就是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偏差。一个家综只有20个左右员工,是不是一定要采取这种绩效考核方式呢?如果这种考核方式,是一定要按比例把员工的工作表现分为三六九等,那么怎样调整绩效考核的方式也只是换汤不换药。无论怎么调整,在绩效考核的反馈上社工没有得到帮助和支持,这种考核无胜于有,不仅增加了时间成本,而且也挫损员工积极状态。既然有多几名是获得绩效良好等级分数,那么又为何不能可以多几名获评良好呢?非要要把员工标签为合格不可,难道领导不希望每个同工都有良好甚至优秀的表现吗?如果这样,主管应该“睇餸食饭”,两个名额良好,你就评分就只评你认为其表现称得上良好的员工有良好的分数。毕竟,自评和组内员工评的分数权重不占大部分比重,如觉得同工和其他员工对其评高了,主管大可评得更低分些。
当然,员工当中确实有能力较强者,奖励较突出者也合情合理。但即使有员工做得再差,若果没有被辞退,就是符合录用标准,也就绝不会是乏善可陈,那就应该得到领导者应有的肯定和认同,领导也有责任帮助他改善和提升。这不是一种依赖,领导也
社工机构人员流动,早几年前已引起关注。机构的领导对于人员的流失是何种态度,同工会从领导者的话语中揣测。在这里,我并不是把人员的高流动率归咎于机构的管理不善。社工人员的流动因素众多,社工的离职,是因为对机构的管理不满的,会占多少因素,目前也没有较可信的统计数据,故在此不作探讨。我想说的是,作为机构本身,如果机构的管理致使员工怨声载道,这不得不说是管理上有失误。当员工离职的时候,总要对机构发泄一番,可想平时员工得到的关怀是多少(当然不是每个员工离职都会对机构有不满)?这种关怀,不仅体现在领导者如何对待下属的方式上,更体现在管理制度上,在此恕我不敢举具体例子论证。或许领导对员工的离职已习以为常,高校每年有大批的社工毕业生,其中的一部分会投身于社工行业,机构招聘新的社工似乎俯拾即是,而我又为何常见到,迟迟未能招聘到新的社工呢?是宁缺毋滥?同工离职,不是祈求得到挽留,而是希望得到一种精神上回馈而已。
不少领导者认为,对于管理的意见,不需要同工指出问题,需要的是答案,具体可行的方案。我会有疑问,员工指出的问题,领导者是否看到?如果看到,又一直没有改变的行动,领导者希望员工怎样对他们进行评价呢?难道非要员工给了答案才能做?很多时候,提出建议的是员工,觉得可不可行的是领导。我也明白,现阶段家综每年只有两百万项目经费,大幅加薪或会造成经费使用捉襟见肘。但当半年过去,却仍未能兑现加薪的承诺,已是失信于员工。而同时又没有及时澄清彻底,员工自然会议论纷纷。领导对员工在表达在管理上的意见,会作出积极的姿态,采不采纳,取决于领导决定。不被采纳不是重点,但对于为何不被采纳的意见,领导是需要反馈的,不然,员工又只好猜测了。
或许有人说:社工不要想得太天真,社会本来就是现实的,如果在企业,更加没有人性化,只有尔虞我诈,无处不压迫人的积极性。老板就是老板着脸的,在社工机构强调诸如人性化管理,关怀,同理和接纳不现实,只会把社工养成温室里的花朵,对社工其实是不利的。我以为,当我们在说自己是社工的时候,总冠以“专业”一词强调。我们的专业性体现在哪里?只是提供社工服务?一个实务模式,一种辅导方法,总是先有其理念再有其技巧。其理念就是其专业性的体现,理念所体现的专业性,不亚于甚至重要过其技巧所体现的专业性。正因为社会的不公平,不平等,负能量弥漫,社工就是要传播正能量,倡导公平、平等,宣扬博爱,给人关怀。而这种关怀,是先体现于机构的管理理念之中,先有关怀人的理念,才能在其制度设置上关怀到员工。把社工的理念置之不顾,感觉是数典忘祖的做法。连社工机构自身都没做好的,在社会上倡导也会问心有愧。社工机构与一般企业组织的不同在哪里?仅仅只是不盈利为目的吗?
拙作长篇大论,完全无对机构的管理者有求全责备之意,也无意在指责管理者在管理上做错了什么,而是阅读了近日几篇相关文章,使我感到,这是业界一线社工与管理者的互相理解有所欠缺。如果下面的一味在埋怨领导的师心自用、自以为是;上面的又不满下面的信念不坚定、只顾享受,不思进取。我想业内每一位同仁都不希望继续看到这种局面。正如开头所说,社工界的每一份子,都希望社工可以发展得更好。撇开大环境,社工机构本身的管理若得到优化,社工行业的发展也将会有令人喜悦的成绩。社工机构的管理是高深的学问(管理学本身就是),如何改善社工机构做法,又岂是不才之末学所能见?我只能从个人作为一线社工的角度表达我的感觉和建议。
如果有社工机构的领导不幸看到我这鄙陋之作,或多或少会对我有看法。员工期望领导是可以虚怀若谷,从善如流,循循善诱下属,领导同样对员工有期望。做社工不容易,做社工机构的领导同样也不是简单的事,作为管理者、领导者,比一般的员工更难的在于听人言。正如欧阳修在《为君难论下》中说:“巧辩纵横而可喜,忠言质朴而多讷,此非听言之难,在听者之明暗。谀言顺意而易悦,直言逆耳而触怒,此非听言之难,在听者之贤愚也”。倾听之所以难,就难在听者总以自己的参考架构出发,任何一种辅导方法,实际上都强调——倾听,要从当事人的参考架构出发,不一定与听者之贤愚有关。当员工表达自己的感受时候,领导需要了解其感受和感觉,不是要求被赞同。若是与之争辩、说教,员工已不想再沟通下去,领导后面说得再多也无济于事。
诚然,一线社工需要自救。其实,社工机构何尝不是?社工行业何尝不是?如何为之?在机构管理中先拾起社会工作的理念。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