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的作者往往只有一个,读者却很多,于是乎,每个读者都会给出不同的诠释。
同样,一个读者不会只读一本经典,这样读者眼中的参照多了,在读者眼中,不同的作者又有非凡之处。
那么,我们是在读自己,还是在读作者?
这个问题最早在我读《红楼》的时候问过自己,后来读的越来越宽泛,听的文学鉴赏越来越多,也渐渐的有了更清晰的答案。
无论是在读作者还是在读读者,我们其实都在判断或者说在辩证,辩证那个我们相信的世界。
质疑一切,曾经是一句风靡世界的名言,但读书显然不是教我们疑神疑鬼,怀疑这个怀疑那个,而是教我们选择我们应该相信什么的依据。
有时候,我们被作者的逻辑打动了,认为世界的真相像他说的那样,于是我们放弃了原先心里的那个世界全貌;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我们觉得他说的也不全是对的,于是去找别人的答案,这时我们其实是在读作者。
可是往往我们不会找到那么合适的答案,于是便会陷入思考,思考一旦有了结果,那么我们就完成了读自己,即读“读者”本人的一步。
哲学上说过,人不可能跳出自我的限制去认识世界,这是由于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在这具天赋的皮囊里,我们做什么想什么,都来自这不足一立方的躯体,脱离是脱离不了的。
我们由信诞生我们的思维,由此去验证我们的信,这种逻辑,是一种很难被证明的关于人生价值的东西,所以哲学搞了几千年没搞明白。我们从哪里来,是谁,到哪里去?闹不明白的。
于是就成了,信则有不信则无的大彻大悟。
我猜想,这或许就是“读者”的全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