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标|文【全文字数共1784字,图片18张】
美院女博士大胆创新,画人体不画脸,照样很美还卖了172万?放大看看!
▲写实人体画一(局部)。
画人物,一般的画家都会画脸,并把脸部的表情作为刻画的重点。
当然画脸也是最难画的,对五官的刻画至关重要,同样,画好了也最容易出彩。
▲写实人体画二(局部)。
然而中央美院才女徐华翎,大胆创新,她画人体不画脸。难道是她画不了脸,亦或画不好,从而怕影响整体效果,故而避重就轻?
▲写实人体画三(局部)。
显然不是!她从8岁就开始学习国画,并从本科、研究生、博士一直在学国画,并以画工笔人物画起家的,现在已经是新工笔的代表人物之一。所以这一点无须质疑。她有一手写实的强实力,让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神形兼备。
▲徐华翎。
那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她的想法很有意思。她说人体画按正常来画,肯定要画脸,刻画五官和脸部的表情是重中之重。
▲写实人体油画。
但是她认为这里有一个问题,因为对欣赏者来说,他们看作品,人体脸上的表情是最吸引人关注的,也势必会夺人眼球,这样大家的注意力就都会集中在脸上,而减少对身体其他的部分的关注度,并以此做出对作品的非客观判断。这对一件作品是不公平的。
▲写实人体油画。
所以,她要改变通过作品来这种现象,不想自己的作品靠脸来博眼球。她要反其道而行之,要让人看不到脸,也能感受到美,让这种美更加干净纯净,并走向极致。
想法新颖别致,但是操作起来,显然是高难度的动作!面临三大难题:
▲徐华翎工笔人物画。
第一大难题,选取人体的局部,不仅取舍要恰到好处,并且要使构图新颖,内容饱满,这不只是一点点难度;
第二大难题,是要让大家接受这种没有脸的人体,这对现有的审美情趣是一个挑战;
▲徐华翎工笔人物画《窗外》。
第三大难题,即使解决了前两大难题,要想让人感受到美,必须让作品本身具有很大张力和感染力,否则弄巧成拙,不伦不类,还不如传统的人体画。
从此,这位中央美院的才女开始探索画人体不画脸的路子。
▲徐华翎工笔人物画。
她想要让欣赏者的眼球跟着她的作品走,首先她选取能够让人感兴趣的局部,来进行构图和刻画。
其次,结合电视、摄影、网络、电影等影像时代的图像传播规律和经验,将身体在作品中精心布局。
▲徐华翎工笔人物画《香》。
最具特色之处,近些年,徐华翎通过研习宋人古画,深入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截取人物不经意间的体态、情貌,以精细入微的笔触,朦胧柔和的色彩描绘不同状态下的人体,并让颜色的极度弱化,使画面趋于平面,体量感的减弱反而让画面多了一份沉静,气息上增加了东方的素雅。
▲徐华翎工笔人物画《踏雨寻梅》。
她画了一幅《不如归去》(见下图),画面上穿着白衬衫与蓝裙子的女孩,有着文静婉约的淑贤清纯之风,却是没有画脸,只有一个倾斜的身影,站在锋利的杂草之间。
这幅作品在中国嘉德2015春季拍卖会“中国当代书画”专场拍出了172.5万元。
▲徐华翎工笔人物画《不如归去》。
或许很多人看不明白,这样的画也能拍出高价,究竟美在哪里?
对此,有专家认为,如果初看这样雾气弥漫的作品,是看不出效果的。把画面放大看,效果才会呈现眼前。
▲徐华翎《之·间10》。
放大之下,“白衬衫的蕾丝襟边几经勾描,精致中彰显纯情;蓝裙子的丰富褶皱层层矾染,叠加中蕴发灵透。”
▲《不如归去》局部放大。
这幅画家画了半年多的作品,就像是一首散文诗。画面的背景影像远景雾气氤氲,近景草植锋利,有着迷茫清冷的气氛,像极了我们遥望青春时的感受。
而白衬衫与蓝裙子更加重了这种唯美而忧伤的怀旧情绪。
▲徐华翎工笔人物画。
这样的画面不仅气氛唯美,富有诗意,而且画面上的人体很唯美,似乎能感觉到落花与雨丝飘落在身上,但又难以言说。让观赏者不知不觉地进入一种窥视者的微妙状态,并产生无限的遐想。
▲徐华翎工笔人物画。
尤其面对那些晶莹撩人的轻纱,曼妙轻盈的姿态,细腻到无法触碰的肌肤。给人一种充满了暧昧的浪漫表象。
徐华翎画人体不画脸,不仅刻意回避正脸,就算画了也要故意弄些头发把眼睛遮住。而是通过表现女孩的背影和身体的局部细节,看到另一种别样的美。
▲徐华翎工笔人物画《若轻1》。
这种别样的美,让我们欣赏到了平时不会多加关注的美。这种美不是很直观地放在你的面前,而是需要你去探索寻找一番。
▲徐华翎工笔人物画。
在她看来“背面有一种看不到的情怀”。
本文系【陈洪标写字说画】原创,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传记作家、书画评论家陈洪标撰写,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