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是一部有关于“情怀”的电影。“情怀”总是和青年人联系在一起,而且常常被冠以“矫情”的标签,此类影片数不胜数,譬如《左耳》、《致青春》、《小时代》等等。但《无问西东》展示了一种耳目一新的情怀,让大家看到:情怀不只是车祸失忆、恋爱、荷尔蒙的泛滥,读书人的“情怀”是家国天下,是一种坚守。
读书人何以有“情怀”?因为读书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在《无问西东》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1.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有一句话讲“哪有什么现世安好,只不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
泱泱华夏,春秋千载,盛世空前。
这盛世不是凭空乍现。
而是无数见或不见于史册的先辈孤勇一掷,所造就的民康物阜。
当国家需要的时候,陈鹏般一大批知识分子隐姓埋名,在戈壁滩上做最危险的实验,当蘑菇云腾起,火车上大家互相欣喜告慰“中国人再也不会被人欺负了”时,陈鹏脱下帽子,长期的辐射后,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想起一则故事,当杨振宁得知,自己的同窗好友邓稼先在负责两弹的制造后,偷偷跑进洗手间,痛哭一场......
两个多小时的电影结束,意犹未尽,所有人聚精会神地看着彩蛋,默默念叨着一位又一位民国大家的姓氏。
电影中,陈鹏告诫李想: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逝者的风骨,后人尚在坚守。
2.为往圣继绝学
雨水打在铁皮屋顶上,嘈杂声不绝于耳,先生带领大家“静坐听雨”;日军飞机在上空轰炸,红土洼的夹缝里,传来先生诵读泰戈尔的诗歌;师生们抬着恐龙骨架,穿梭在炮火中……
战火纷飞的岁月中,西南联大师生的坚守真美!
《无问西东》来自于清华大学的校歌歌词“立德立言,无问西东”。本意为告诫该校学子立德立言要超出传统的东西学,取得不朽成果。影片取名“无问西东”,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更彰显了知识分子的骨气:华北如何,西南如何,象牙塔如何,茅草校舍又能奈我何!
西南联大的师生们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传递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火种,更是中华民族的从容与淡定。
3.为万世开太平
自古读书人就在探讨“忠孝”不能两全的问题,每每在民族危亡之机,却都选择站人民一队。
读书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种“家国天下”的情怀,影片中,沈光耀举止儒雅清秀,违母命赴前线,屡屡违抗命令,“独辟蹊径”,为的是用积攒的馒头救济难民区的孤儿们。当孩子们在神父的带领下,吟唱奇异恩典,悠悠歌声激荡山谷时,沈光耀与日军飞机殊死搏斗,壮烈牺牲。临终前最后一句话“妈妈,对不起”。
最催泪的是报信的同窗转身离开时,定格在门楣上的匾额“三代五将”!至此,瞬间懂了沈母为何千里迢迢到昆明反对沈光耀参军。读书人更懂“一寸山河一寸血”,更懂得读书人的担当!
此外,还有几点零散的感受,分享一下:
1.当年,偌大的华北,不能安放一张书桌。而今,安静的书桌不难求,难求的静心读书;
2.沈母所说的一段话值得深思“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禄,没有什么是你的祖上没经历过的,那些只不过是人生的幻光。我怕,你还没想好怎么过这一生,你的生命就没了”,停下了,思考一下人生怎样才能获得不羞耻、不懊悔的平和与喜悦。正如吴岭澜所说“思考人生不可耻,不是浪费时间。”
3.前路可能会有狂风暴雨,可能会有荆棘密布,“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愿你在迷茫时记起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愿每个人都记着不忘初心、保持赤子之心,对世界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