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跟孩子聊天?既然名为聊天,想当然,就必须要“你来、我往”,“有听、有说”。这时,很多妈妈就感到苦恼了:“既不能否定孩子的说话内容、又不能对他说教、讲道理,那我除了听他说,还可以讲些什么呢?”
1、把孩子当朋友
你的经验能让孩子放心倾诉。
其实很简单,只要在聊天的当下,暂时把孩子当成平行朋友般聊聊“自己的事”,就不愁没有话题了!
孩子们都是喜欢听故事的。当故事的主角是自己的爸爸、妈妈、老师,尤其是听到这些高高在上的大人也有出糗、丢脸、考试不及格、被处罚的经验……通常他们都会杏眼圆睁、目瞪口呆,听得极为专心。
别担心你的过往经验会让孩子把你看扁了,事实上,发现大人也有脆弱的一面或出糗的过去,往往能在剎那间消弭你跟孩子年龄、地位的差异,而让孩子视你为“同一国”,对你掏心挖肺,依赖信任。
2、展现同理心
树立孩子的自信与行为模范
每次我跟孩子聊天,便经常以自己的经历开头,好让他放心,知道这个大人曾经跟他一样胡涂,好让他卸下心防,面对过去、不必胆怯。
我经常寻找回忆中的自己,跟他分享的有:暗恋隔壁班的男生啦、忘记写作业啦、考试考不及格啦、跟爸妈吵架啦、逃家啦、说谎被捉到啦、打弟弟妹妹啦、作弊啦……等等。
这些过来人的经验,不但展现着你的同理心,也可以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导向:虽然我曾经做错事,不过我还是有机会可以变好;一时的迷途不代表永远的失败,过去的错并不影响现在的对。
这无形中也可以给孩子一个力量:我还有大把的机会,不要轻言放弃。
有时候爸爸妈妈小时候的经验,也是劝诫孩子最好的例子,比说什么大道理都有用。
3、教会孩子交流
从父母那学习经验
辅导的一个孩子,习惯用打人的方式与人沟通。无论生气、愤怒或开心,他都会以打或撞别人的方式来表达,让同学无法接受,老师也很困扰。
有一次,聊天时聊到“色盲”的话题。
我说:“我以前的男朋友就是色盲。”
这个男孩突然问我:“以前的男友?那后来为什么分手了?”
我顺口回答:“喔!因为他喜欢打人。”
没想到,男孩竟因此而静默了半晌:“真的吗?他打你,所以你跟他分手吗?”
我突然意识到,孩子因为我的经验而开启了“反省”的机制,因此我立刻佯装未知觉地说:“是啊!没有女孩喜欢暴力的男生啊!所以我就决定跟他分手了。”
从此以后,我发现晤谈的时候,这个男孩动手的次数便少了很多。我想,这也是一个很有效的例子。
案例
还记得有一次,女儿最要好的朋友晴晴,不知道为了什么小事突然间对她不理不睬。无论女儿怎样好言好语询问、热情主动地示好,晴晴就是不理她。于是最后,她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哭得震天价响,怎么劝都劝不住。
我灵机一动,把女儿拉到膝盖上坐下,低声在她耳边说:“桐桐,你知道吗?妈妈小时候有一次也跟你一样,我最要好的朋友忽然生气不理我了。她一直到毕业都不跟我讲话!我那时候就跟你现在一样伤心,一直去找她想要和好,可是她就是不理我!”
女儿听到我的话,哭声乍然停止。她一边吸着鼻子一边问:“妈妈,那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吗?”
“我跟你一样,因为她没有说出来,所以我也不知道。”
“那你们后来有和好吗?”女儿已经忘记了哭泣,追问我。
“当然有啊!她就是上次我们去她家吃火锅的XX阿姨啊!你还记得她吗?”
女儿狐疑地望着我:“那你们是怎么和好的?”
“高考后,我们在校门口碰巧遇到。是她先叫我的,我很高兴,我们就和好了。后来,我问她当时到底为什么生气?她说她早就忘记了,可能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吧!不过因为当时功课压力太大,所以她心情不好。”
女儿听完之后没有说话。
于是,我接着说:“晴晴现在可能也是心情不好,不见得是因为你真的做错了什么严重的事。不过,你要相信,你们是认识这么久的好朋友,所以我想她明天就会忘了这件事,你们一定还是会和好如初的!”
女儿听完后,终于破涕为笑,于是我拿了一本绘本讲给她听。没多久,晴晴也靠过来,一起听我讲故事。半小时后,两个小女孩又一起去玩耍了。
4、“我妈妈也这样”
满足孩子好奇、安慰别人
我还记得女儿三岁的时候,我顺口跟她说过以前家里遭小偷的故事。她听得十分入迷,一再问我是不是真的?
后来她常常要求我重讲那个小偷的故事。我在讲了第八百遍时,有次忍不住不耐烦地问:“这有什么好听的啊?我已经讲过很多遍了啊!”结果,女儿竟腼腆地说:“因为我没有看过真正的小偷嘛!”
常跟女儿分享我小时候故事的结果是,她现在偶尔也会用“我妈小时候也有过”来劝慰其他小孩。
比方说,有小朋友跌倒了,哭得很大声,她会安慰她:“不要哭,我妈有一次跌一跤还跌断了骨头呢!”话说到一半,还会回头问我:“妈!你高中跌断骨头时,都很勇敢,没有哭,对不对?”害得我啼笑皆非呢!
亲,你是怎么跟孩子聊天的?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可以让孩子对你掏心掏肺吗?不妨交流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