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教育的起跑线
读第99条《怎样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有感
莱州市文峰中学 程挺模
我们任何一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都有两块牌子,某某学校和某某学校家长学校,学校的功能是不但为学生传播文化知识,还兼有教育家长的作用。苏霍的第99条建议,告诉我们如何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为了提高家长的教育学修养,苏霍的帕夫雷什中学用了20年时间,形成了一套“家长学校”有效的教育方法。
帕夫雷什的“家长学校”是分为五个年龄组的,学前2-5岁孩子的家长分到幼儿组,7-9岁的学龄初期的儿童家长分到小学一二年级组,9-11岁的儿童家长分到小学三四年级组,12-14岁的五年级到七年级的少年家长分到初中组,15-17岁的八年级到十年级的青年家长分到高中组。每组每月活动两次,每次都有学校领导和最有经验的教师上课或和家长进行谈话。根据苏霍的第84条建议《我们的“家长学校”》一文,我们可以发现每个年龄组的授课内容都是有规划和侧重点的,比如,学前组,侧重于情感的教育,主要有家庭关系和简单的道德教育、情感教育、语言发展与智力、观察自然界、母亲在学前儿童中的教育作用等;一二年级组,侧重于行为习惯的教育,主要有儿童行为的教育、家庭阅读的作用、兴趣培养、初步的自我教育等;三四年级组,侧重于人格规范教育,主要有公民的教育、自尊感的培养、爱国的教育、奖惩教育;五到七年级组,侧重于审美与自我教育,主要有心理和生理的教育、真善美的教育、意志教育、自我教育、初步的职业定向教育等;八到十年级组,侧重于价值观教育,主要有世界观和信念教育、公民义务感的教育、爱好与志向教育、婚恋问题教育、法制认识教育等。这个授课体系规划,就是根据学生成长特点而订制的一套校本家教课程,在今天对我们开展家庭教育,仍然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在第99条建议这篇文章中,我梳理出苏霍的三个观点,他是用“总-分”结构叙事的,我是用“分-总”结构归纳的,感觉更有现实和时代意义。
第一,弄清家教的目标问题。苏霍说,“在家长学校的教学大纲里,我们摆在中心位置上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教育目标问题——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在家长学校的每一个组里,都是从这一讲开始的”。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与每个年龄组的规划要求相对应的,五个组分别对应情感、习惯、规范、审美和价值观的教育,儿童应该具备该年龄组要求的精神面貌。
第二,培养学生的道德规范。苏霍说,“在家长学校的各组里,我们都要专门讲到学校和家庭在教育影响上保持一致的问题。这种教育影响的方向就是培养关心人、体贴人、待人诚恳、对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抱善良的态度这些品质”。学校与每一个家庭约定好,规定他们的孩子在家里要做哪些事情,特别是让儿童栽树奉献家庭这一创意,对学生的德育、美育和劳动教育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提升父母的教育修养。苏霍说,“我们的基本认识是:父母、亲属是儿童的最早的教育者;正是在学龄前的几年间,也就是在儿童接受教师的影响开始以前很久,就在他的身上种下了人的一些基本特征的根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从家庭首先认识世界,感受知识,养成规范,这里再次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可见,提升父母的教育修养是很重要的。
家长学校的目的就是提升孩子父母的教育修养。基于这样的认识,参考第84条建议和第81条建议第七个问题的意见,我注意到,苏霍家庭教育观点是,让家庭提供孩子有理智和人性的成长环境,父母施以积极的影响,丰富孩子家庭中的精神生活,促进孩子道德的、智力的和审美的发展。小学以后,家校共同发挥教育作用,重要的是家校保持一致性。原文中苏霍对学龄前的家教运用了大量篇幅来做出提示,我深刻感受到,教育的起跑线原来在家庭教育。
那么,站在家庭教育的起跑线上,为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父母应该做好哪些工作?我的想法如下:
一是构建有情感的家庭世界。良好的家庭环境首先是有情感的和谐家庭,父母、父子、母子之间都应该是关爱、依靠的融洽关系,没有极端语言和暴力行为。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能对孩子的成长能提出指导性意见,孩子认可并信服父母的建议。有情感,是家庭教育的前提条件。
二是培养有规范的道德认识。家庭教育的主要影响是对孩子的道德规范教育,包括善良、诚信、正直、敏行、礼仪等因素,像苏霍为家长编辑了一本《人的世界》的文选,通过优秀故事教导人文传统和行事规范,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受道德规范。有规矩,是家庭教育的主要方面。
三是教会有逻辑的思考方法。家庭教育中要引导孩子认识自然和人文的相关知识,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考力,特别要在言语表达中培养因果分析的思维意识。像是苏霍的“家长学校”有几个课时是讲《看见世界》的,专门教给儿童观察世界,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寻找事物前后的因果关系,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会思考,是家庭教育的求知表现。
四是尝试有创造的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苏霍一直倡导的教育必修课,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经常安排孩子参与有创造性的劳动,比如苏霍所讲的为长辈栽树和保养维护等,通过劳动感受道德规矩,通过劳动增长认识,通过劳动体验参与的欢乐。会劳动,是家庭教育的必修课。
五是提升有价值的审美素养。家庭教育中还离不开读书、音乐、美术等艺术教育,家庭藏书有利于孩子拓展自然和文化的认识,音乐欣赏和画画有利于培养的孩子的艺术特长。父母与孩子对话中,还能引导对孩子是非问题的思辨,形成一个基本的“家庭观”,为孩子将来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做好初级铺垫。会审美,是家庭教育的修身素养。
六是加强有约束的自我教育。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家庭教育实际也是对父母的自我约束。家长要认识到孩子是要向自己学的,还要从孩子身上看到自己,及时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有正确的示范和错误的暗示。同时,还要指导孩子也要成为家庭规矩和社会礼仪的自我教育者。在相互监督和提示中,一个整个家庭的自我教育机制就建立起来了。自我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字经》有言,“养不教,父之过”说的是父母的家教职责;有人说,“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对当“甩手掌柜”的家长来说,此话有着简朴道理,但如何陪伴还是有讲究的。所以,我的观点是,如果说家庭教育的以上六个方面做好了,父母就为孩子在教育的起跑线上储备了“资源”,赢得了先机。那么,学校教育的作用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德智体美劳“五育”的组织者、指导者和落实者,家庭教育应该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让父母和教师一起看见和理解自己孩子的精神世界,“起跑”之后继续助推,让学校教育发挥出更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