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一本书《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作者成甲,豆瓣评分7.6。
下面是某编辑给这本书的推荐语:
为什么读了这么多书,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大多数人都掉进了“低水平勤奋”的陷阱。我们读了很多书,却只是读到了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而并没有把新旧知识连成一张知识网,长成一棵知识树。
这个编辑大概是学营销出身,精通写广告词。
读书和过不好这一生没有直接联系,这句话是仿了另外一句话“知道那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原本那句话就只是一种情绪发泄,没有任何道理。
而广告词则不会管什么伦理道德,直接利用修辞手法,暗示读者,然后给读者一个答案,然而这个答案和营销要卖的商品有关。
对,其实他们就是个卖货吆喝的,但如果商品不错,倒也对得起那稍微夸张点的吆喝词。
01
信任是有场域的
作者说自己的课销量很好,学员评分很高。
但豆瓣评分在那里,是中等水平,为什么?
对于商品,如果宣传工作做得好,广为人知,加上有大量的线下互动活动,只要商品质量不是很差,销量总归不会很难看。
但是,在宣传不足的地方,销量许多时候就很难看了。
人,是有人情味的,我认同你,并不是因为你真的对,可能只是因为你长得好看。
因为人是感性的动物。
所以作者的课销量好,只是因为商品营销做得好,核心用户愿意捧场,但如果凭这些就说自己的商品质量过硬,自己宣讲的那套东西童叟不欺,那就欺骗消费者了。
有人写书,是为了传播知识,给读者写。
有人写书,是为了盈利,给消费者写。
当我们读书时,我们以为自己是读者,其实不过是潜在的消费者。
如果问作者,为什么课卖得好好的,却来写书?
- 为自己做信用背书,没写过几本书,怎么在内容创作领域打造个人IP?
- 通过这个途径来获客,将一些读者转化为自己课程或社区的消费者,书里一笔带过,只有课上才能获得二手信息,只有成为核心用户才能获得一手信息
- 增加营收途径,将自己课程的内容概括一下,写到书里,美其名曰是提炼精华,实则是自己详细课程内容的大纲
缺少语境的知识是无效的,而书里有的只是一堆快餐概念和与普通人无关且不切实际的案例。
作者或许是有实力的,但不代表他所说的就有价值,而为了营销而写的广告词对潜在消费者更是连哄带骗,尽管将广告词写满一本书。
信任是有场域的,只有那些围绕作者的核心消费者能够拿到作者的真心话,所以学员评分高。
但在另外一个场域,比如豆瓣评分就上不去,只是因为圈外的读者没有受到作者的“恩惠”。
经常有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结果这个人是个卖渔具的。
而普通大众只需要知道的是哪里可以钓到鱼,哪里钓鱼的效率高,或许仅仅需要一条鱼来果腹就好。
02
不要相信作者的嘴
书里有知识吗?
有,但或许需要一些力气。
如果是学科理论教材,读者需要克服枯燥,但好在,所见即所得;
如果是文学,读者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但好在,文学允许读者有自己的理解;
如果是商业书籍,整本书写满广告词的那种,知识不在于作者写了什么,而在于作者做了什么。
这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认为,人知道就能做到,和牛顿的物理学定律一样。
如果做不到,就说明没有人真正知道。
所以,读了《好好学习》这本书,如果不能应用于时间,则说明自己没读懂。
很多时候我们没读懂,不是因为自己理解的问题,而是作者有意或无意地隐瞒。
既然作者隐瞒,如何才能从书中获取真正的知识?
从知行合一还可以推断出另一个道理,不要看一个人说了什么,而要看一个人做了什么。
至于作者在书中讲了什么道理,这恰恰是不重要的部分,重要的是作者都做了什么。
03
什么人适合看这本书?
当一个学生想要追求学习方法,我不建议看这本书。
当一个成年人想要精进,在自己的领域有所发展,我仍然不建议看这本书。
当一个人想要进入自媒体行业,而且做文化和知识相关的内容领域时,我比较推荐,不是强烈推荐,主要是因为作者书中的内容,刷刷视频就能知道大部分。
如果说这本书有价值的话,它的价值在于它给了我们很多线索,比如很多概念:复利效应、系统思考、概率论、黄金思维圈、进化论、二八法则等等。
知道这些概念并加以好好利用,就算是作者认为的学习高手了。
然而,知道这些概念并没有多少用处,它们背后的道理其实在日常生活司空见惯了,只是你不懂的这些玩具概念(这些概念其实都是专业领域的名词,被一些内容创作者泛化后,就失去了原本应有的价值,读者顶多拿它们当玩具玩玩),就很难跟上时代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