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从南昌来沪,应她们要求带去苏州转转。四月初的江沪有些燥热,我们在一个闷热的清晨踏上了去苏州的路。
距离我第一次去苏州已经过去了一年多,再来到这个城市,依旧能闻到同样的风的味道——那种独属于江南城市的微润。
虎丘山头赏春花
我们计划在苏州待两天,第一天的第一站,我们奔向了虎丘。传说吴王夫差将他的父亲阖闾葬在这里,葬后3日,便有白虎踞于其上,所以才称为虎丘山,简称虎丘。
事实证明,春天来虎丘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从入门到园内,各色鲜花招展,人头都在花丛中攒动,四处跑跃的孩子们让虎丘盎然起来。我们一路走走拍拍,景区内的虎丘塔让我们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塔身倾斜,依旧屹立,听到有旁人说它被称之为“东方的比萨斜塔”,不知真假,但古代人民的智慧可见一斑。
虎丘比我们想象得要小许多,转过了虎丘塔、试剑石,绕过了通幽轩、清风亭,穿过长长短短的廊道凉亭,我们就离出口越来越近。
景区里非常凉快,从前门走到园中,各处都有阴凉,我们四人爬着小山石,赏着春日景,发现这才是春天的正确打开方式。常常待在办公室,忽然置身到这样一个天然氧吧里去,如何都会让人感到神清气爽,不想离开。
中午打车去了来三阁面馆,因为去的晚,店里的客人几乎都吃好离开了。我们四人各自点了不同的面食,加上一些饮料,吃得心满意足。
苏式面和我在上海吃的面很相像,多用细面加浇头。他们的汤清而不油,味鲜且食后口不干,其中的苏式情结,只有多尝尝他们的面才能够了解得更深些。
山塘街中品人文
山塘街本不在计划之内,但路过后还是忍不住拐了进来。同样是古街,但山塘街和西塘的烟雨长廊有些不同。烟雨长廊的味道,重在细雨时节去走走,湖水的味道近在咫尺,其精髓在于与自然融为一体;山塘街的味道,重在喧闹时分去走走,随着人流前进,听着两旁的吴侬软语,偶尔钻进一些老式小巷,听苏州老人的闲聊与惬意,其精髓在于与人文融为一体。
山塘街上的小店参差,大部分都是各个城市古街里的通店,文艺的、小清新的,或是义乌商品的,偶有一些苏州当地的手工画作品,还是不由得让我们眼前一亮。
日落时分,我们钻进了“猫的天空之城”,店内放着一段舒缓的音乐,有些小青年坐在窗口看书,我们闲逛了会,离开前我在店内的留言册上写了一句话,买了一张明信片就离开了。
那句话是,有一天我走在路上,看见一棵奇怪的树,想拍下来发给你的时候,我就知道大事不好了。
观塘街上遍地走
观前街适合晚上闲逛,历史气息并不浓厚,作为商业街来购物是个不错的选择。许多糕点老店都汇聚在这,稻香村、黄天源里买一些当地酥点,去太监弄吃一吃人气美食,我们与观前街就缘尽于此了。
狮子林里看历史
同行的一位好友对苏州园林念念不忘,我们决定去一趟狮子林(原本对山石这些我是丝毫不感冒的)。狮子林里的游客比我想象得要多,园内山石林立,树木参天,我们打趣地说,原来狮子林也就这样,没什么特别的。
但是真正转了进去才发现,狮子林面积不小,历史底蕴也藏得深。这座宅子曾经属于大名鼎鼎的贝氏家族,随着家族的兴衰变迁,狮子林也几度修整。经历明、清、民国时期,直到现在的洗礼,狮子林的松愈发苍苍,山石磨得更加光滑。
孩子们扎堆的地方也是我们常钻的地方——狮子洞。好友说,如果把她一人放在这狮子林,她能在这钻石头洞钻一天。我点点头,狮子林的独特之处,在于这些石头洞。洞内凉爽通风,蜿蜒曲折,绕往四面八方的洞口颇有些扑朔迷离的意味,让我们不禁想起幼时捉迷藏时惯躲的地方,充满童趣。
离开时我望着饱受洗礼的狮子林门头,不禁思索,每个时代那些守护历史文化的家族,都会像贝家一样被铭记吗?那为何建故宫圆明园的“样式雷”家族,了解的人却寥寥无几?
护城河上坐游船
我们四人买了一张导游讲解的票,跟随导游上了一辆最大的船。船缓缓在湖中前行,两旁的岸堤上种满了柳树,偶有行人沿着岸边散步。导游的扬声器声音不大,我们只好欣赏沿途的风景,看苏州的春光在自己的身后一页一页翻过去。
行至半中间时船忽然停下来,导游的声音清晰起来。他告诉我们,苏州的市树是香樟,相传每一户苏州人家生了女儿就会种下一棵香樟树,待其到了谈婚论嫁时,香樟树也长大了。这户家庭便会将其伐下为女儿做嫁妆箱。而太湖盛产珍珠,嫁妆箱里会放上这些太湖里的珍珠,寓意男方要视之为宝。据传十里红妆与掌上明珠就是由此衍生而来。苏州的市花是桂花,相传每一户苏州家庭生了儿子便会种下一棵桂树,待其长大成人,桂树有折桂之意,祝福男儿能金榜题名,高中状元。
我听得有趣,全然忘记这也许只是传说。
日落下看寒山寺
黄昏时我们爬上了寒山寺。也许很多人都因为那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而对寒山寺情有独钟,但我冲着寒山寺去的原因,是“寒山寺”这三个字。相传当年寒山寺的方丈想请文征明为寺庙题字,报酬是一字千金,但因方丈只有两金,故文征明只写下寒山二字后便转身而去。多年后,东湖名士陶浚宣来到此处,不收分文写完了第三个字。
走到寺庙门口才发现,不少游客知道这个典故,纷纷在门口看这三个字的区别。我细细端详了一会,前两字笔力雄峻,第三字铁画银钩,各有美感。
寺内比我去过的鸡鸣寺等寺庙小许多,但处处都有玄机。导游告诉我们,从正门进去后的罗汉堂,一共有五百尊罗汉,按照你的岁数去找对应数字的罗汉,他会一直庇佑你。我们四人兴奋的钻进罗汉堂,看着满屋子的罗汉编号,一直之间没找到数字规律(很不好意思的说我们之中还有一位复旦的数学博士),我们看着时间不再宽裕,从解脱门出来,匆匆下山。
从苏州返沪后,身边的人、事,身边的车水马龙,声音全然不一样了。我就知道,那些石头小桥与青石板,终究适合这样一座被吴越大地养了数年前的姑苏城。
期待与苏州的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