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侃录【23】
【原文】
惟乾问:“知如何是心之本体?”
先生曰:“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只是这个灵能不为私欲遮隔,充拓得尽,便完全是他本体,便与天地合德。自圣人以下,不能无蔽,故须格物以致其知。”
[注释]
①惟乾:就是著名的冀元亨,字惟乾,王阳明的得意门生。
②敬其兄句:出自《孟子·尽心篇》第七上,第十五章云:“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③合德:出自《易经·乾卦·文言》曰:“圣人与天地合其德。”
[译文]
冀元亨问:“知为什么是心的本体呢?”
王阳明回答说:“知,是天理之灵,就其做为人的一言一行的主宰而言,就叫心。就其做为人的天赋秉性而言,就叫性。孩童没有不知道爱他的父母的,没有不知道敬他的兄长的。只要这个心灵,不被私欲所遮蔽阻隔,充分的扩充放大出来,就是完完全全心的本体,就能与天地同德。除了圣人,所有人的心体都多多少少被蒙蔽了,所以必须通过格物来致知。”
[解读]
以上实际是阳明先生对于心的本体的解读,这里讨论的“知”是指良知,也是客观存在的“天理” ,人的认识活动的主宰是“心” ,如果人心完全没有被私欲所蒙蔽,那么就是良知,所以说“知是心的本体” 。
王阳明认为人具有天赋秉性的良知,也称之为“性” 。王阳明这里以《孟子》 中举的孩提之童的事例,初看好像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这好像只是从人性的善行方面去考察了人性,得出了“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的结论。但是我们也知道,两个孩提之童为了一块蛋糕而打架的事情应该不比“爱其亲”、“敬其兄”的事情发生的概率低,所以不禁有疑问,从这里明明看到的是人性的自私自利,哪里是什么良知的体现呢?
王阳明后面说了“自圣人以下,不能无蔽”,孩提之童,当然不能称之为圣人,他们只是一块块璞玉,阳明先生列举孩提之童的“爱其亲”、“敬其兄”的事例,并不代表说孩提之童就不会被私欲蒙蔽。当人说“璞玉”时,所着眼的点当然是在“玉”,而不是“璞”,“玉”才是“璞玉”所能体现的真正价值之所在,那么对于一个浑然犹如璞玉的孩提之童,阳明先生的着眼点当然是他的良知,只有良知才体现出生命中那种积极、向上、阳光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