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是一种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对健康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内在安全感充足的人,一定是个自信的人,而相反缺乏安全感的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其实并不自信,所以他们也难于信任伴侣;他们会经常遇到情绪上的困扰,或在生活中秉承着“完美主义”;同时,缺乏安全感的人,对于他人和外界环境,有着过强的控制欲,改变对方,是他们一贯坚持的交往方式,这使得他们与各方的关系常处于紧张状态,自己感到受伤。
那么安全感是如何形成?缺乏安全感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解开安全感的外衣,看看它的发展之路。
让我们从一段想象开始:感受自己还在妈妈子宫里,你被温暖地包裹着,你和妈妈同呼吸共命运,你吃喝拉撒都不愁,时时刻刻和妈妈相处在一起,似乎有一套聪明的机制,能自动帮助你生长。突然有一天,你从这个家中搬了出来,周围的环境、光线和温度都变了,你不再熟悉,之前自动化的生长机制好像不起作用了,你需要依靠自己来呼吸,也没有人与你一刻不分离了,好像你必须要自己来做一些事情,总之一切都改变了。
这样的变化是否会令我们产生恐惧呢?答案是必然的。因为我们对刚刚来到的这个新世界完全陌生,尽管爸爸妈妈,一直在满心期盼这个新生命的降临,下定决心给予它最好的照顾。然而对于一个婴儿来说,它最先需要克服的就是这种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变。
与之前不同的是,在子宫里它们不需要为自己代言,不需要表达自己的需要就可以自动得到全部。而出生后,如果没有他人主动的照拂,那么当自己感觉冷了,热了,渴了,饿了,身体难受,或者任何的不舒服,它们必须自己向抚养者表达。此时它们会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养育者交流,这个方式就是我们很熟悉的——哭。
当一个婴儿向养育者表达需要的时候,这时养育者对婴儿发出信号的回应速度和方式,就决定了婴儿的一种重要感受——安全感。这种感受用成人的语言翻译一下就是:我向外界传递了我不舒服的信号,外界对我的回应是怎样的?他们知道我不舒服吗?他们是否在意?他们能否第一时间立即赶过来,帮助我解决我不舒服的状态?
比如,当婴儿尿床了,他不舒服就开始哭,这时妈妈立刻跑了过来,很快发现宝宝是因为躺在尿里不舒服而哭,于是立刻给他换了干爽的尿不湿。这时婴儿的感受是:我发出自己不舒服的信号,能够很快被妈妈听到,并及时回应;我的不舒服有人知道,有人懂得。即便此刻妈妈没有跟我在一起,但是只要我一呼喊,妈妈就会出现。
这样的经历和感受持续被重复,久而久之,婴儿便会内化这种感受,就是外界或者妈妈是可以被信任的,这个世界对我是友善的,我在这个世界上是受欢迎的。一旦我有任何需要或困难,可以信任外界,向他们表达我的需要,只要我发出需要我就能够被回应,他们回应我的方式是也友好的,类似这样的积极感受都随之而来。
如果情况不是这样,当婴儿尿床了,哭叫妈妈,妈妈好长时间不来,婴儿只好提高音量继续哭,甚至撕心裂肺地哭,妈妈终于来了。但妈妈来了之后,并没有及时发觉孩子是因为尿床而哭,先是喂点水,发现不管用,不仅不喝还继续哭,于是妈妈接着猜测,那是饿了?喂点奶?也不行,搞了半天也不知道孩子为什么哭。或者妈妈搞了半天也搞不明白,又叫来了姥姥,大家齐上阵才终于理解的宝宝的难言之隐。这时的宝宝不仅烦躁而且身心疲惫,她的感受是,它的需要只能全力呼喊,而即便有人发现了它的需要,却也难以理解它,也不太搞得定,久而久之内化到宝宝内心的是何种体验?
它会感觉自己是虚弱无力的。首先,它对自己的处境无能为力。我们知道,婴儿时期的宝宝,如果没有外界或者是养育着的照拂,她什么都做不了,甚至根本活不下去,所以婴儿是需要极度依赖他人才能够生存的。那么,当它有了需要或发出帮助的请求,他人的回应对于婴儿的感受极为重要,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如果它发出了信号,但没人听到,没人懂得,没有过来给予帮助,它的无力感将更为强烈。
如果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这个宝宝甚至会在潜意识里感受自己能够活下来都是件很艰难的事。因为在婴儿期,宝宝的需要都是与其生存相关的事情,所以一旦她的需求总是不能被及时回应且满足,这对于它来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生存威胁。虽然在成年人的角度来说并非如此,只是晚了一会儿嘛,但在一个婴儿所能感受到的世界里就是如此的深具威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一些有偏执想法的人,或被害妄想的人,严重一些的,他们总会觉得外界是要加害自己的,有人在给自己设置障碍。我见过一位女士,她对所有的邻居都横眉冷对,让自己的儿女去警察局报案。据她所说,她的邻居在给她放毒气,想要毒死她,每天都把垃圾丢在她家门口,处处威胁她。而这些实际上都出自她自己的幻觉和不切实际的妄想。究其所以,这些表现都与她在婴儿期受到的养育创伤息息相关。
因此,安全感可以最大程度地规避宝宝在潜意识深处产生的“无能为力”感受,使孩子在日后的生活与成长中更具主动性,这是安全感的第一个重要作用。
称“安全感”为个性成长关键因素的第二个原因是,满满安全感的宝宝能够发展出一种品质,这种品质叫信任,也可以说是信任的能力。我们只有感受到安全,才敢于去信任。这种信任是对世界的信任,对他人的信任,对自己的信任。延伸到现实生活中,便是成长后对伴侣的信任,对合作伙伴的信任,对环境和世界的信任。
而与信任相反的,也就是缺乏安全感的宝宝,它们发育出来的如果也称为“品质”的话,那么这种“品质”叫怀疑。他们很难信任他人,对人对物都可能产生质疑,从根本上说是对自己的怀疑。因为在他们的成长经历中,没有那样一份持续的,一呼及应的关系模式内化到自己的主观经验中。因为没有,所以他们压根儿就不相信这种信任关系的存在。
试想一下,一个人如果在婴儿期,在最需要人照顾的时期都没能获得全然的照顾,又要他如何相信,在其他时期会有比妈妈更好的人能够给予自己更全面的回应和照顾呢?
不信任的表现处处可见。比如付出,当一个人不相信未来能获得,那么他在当下也一定无法做出付出的选择。付出的涵义可能很广,比如金钱,不相信未来能赚钱,不信任自己能赚钱,怎么敢投资呢?比如努力,不相信公司是凭本事涨工资,又怎能愿意多付出一些努力去工作?比如情感,不相信自己能够被无条件地爱,又怎敢将感情托付他人?
而具有信任品质的人,他们还拥有的一个重要特质保有希望的能力。他们总能在困境或绝望时,坚守希望。也许根本看不见什么具体的线索或证据,但这个希望是像一道光一样,扎根在他们心里的,是一种相信的感受。而往往正是凭借这道光,帮助他们度过了难关,而看到了真正真实的希望。
我们都知道,马云先生在创业之初,曾经有过这样一段经历。他挨家挨户敲门,推销他的黄页,遭遇过无数次的拒绝。我想,若不是心中对自己的信任,心中感受到了哪怕是一丝丝的希望,他可能早就放弃了。我们有时会以结果论,看到一个人成功了,便说多亏了他当初的坚持和不放弃;而没有获得成功,便说他就是太固执了,早应该改行做其他的。而在一个具备成熟信任品质和希望品质的人心里,坚持还是放弃在于自己的判断,而不在于他人。也许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根本的心理差别,信任品质的差别。
所以,安全感联结着信任,信任环境,信任他人,也信任自己。而在信任自己的基础上,会再继续发展出自信,自控力,自我管理等等品质。这也正是安全感是个性成长的关键及基础因素的原因。而缺乏安全感则指向怀疑,焦虑和恐惧,当一个人难以信任自己和他人时,他心理发展的根基是不稳定的,甚至很难感受到爱及归属。
既然及时的回应如此重要,那么我们是否需要要打起百分百的精神,逢叫必应,而且是必须以自己最快的速度回应婴儿的需要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事实上,宝宝的需要只要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得及时满足,就可以了。宝宝呼叫后,妈妈没有置之不理,或者妈妈没有及时到达,或是不能很快发现宝宝为什么哭闹,这样的情况只要不是主旋律,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这样和大家讲,首先是希望爸爸妈妈不用过于焦虑,对自己养育孩子的要求过高。我们不是超人,我们没有必要对自己的要求如此严苛,不容许自己有一点的失误。同时,我们的完美表现对孩子的成长来讲也未必是好事。有时,恰恰是爸爸妈妈的失误给了孩子自我进步的机会。
正是我们未能做到百分百的积极回应,这会让宝宝感受到,爸爸妈妈在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是可靠的,也就是这个世界在大部分时候是值得信任的,但是也有例外,这样的感受与真实世界相近。毕竟,我们养育孩子的最终结果,是希望他作为一个独立、成熟的个体,生活在现实的世界中。而现实的世界正是信任与威胁并存的,而从未让宝宝失望的父母,的确是让宝宝感受到满满的安全和爱了,但是他们长大后可能也会对外界百分百信任,而容易轻信他人或受到欺骗和伤害。
所以,有时我们的失误正是孩子学习的机会,这也是我对挫折的理解。挫折不用我们去故意创造,对于一个婴儿来说,现实世界已经是布满挫折了。
与安全感相连的另一个重要感受是归属感。安全感好比大地,而归属感更像大树的根茎,它会让我们感受到,我们并不孤独。
找不到归属是什么感受?那就好比,世界上有233个国家和地区,而你并不属于它们其中的任何一个。什么感受?强烈的孤独感吧!而我们人类的基因是群居生活的,我们是由个体组成家庭,家庭再组成群体,组成社会。所以,归属感是人心理感觉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婴儿期的宝宝尚未形成“我”的概念,所以归属感对于它们来讲则更倾向于与妈妈的情感联结是否紧密,妈妈对婴儿需要是否敏感。这种联结感是归属的雏形。
一个敏感的妈妈,理解自己宝宝需要的妈妈,对婴儿的心理发展来讲意义重大。在今天分享的开始部分,我们已经了解到,婴儿在妈妈子宫里是一种全自动配给状态,它们带着这样的经历降临人间的同时,在感受中保有了“世界是由我创造的”,“世界会围绕着我转动”类似这样的原始自恋状态,我们称之为“全能自恋”。
也就是说,婴儿天生会有一种世界应与自己同步的需要。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会在敏感、共情的妈妈持续满足婴儿需要,不断帮助它获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这种感受逐渐破除,进而发展成为健康是自恋。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世界,或者妈妈就要围着我转,是一个婴儿与生俱来的心理需要。
当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婴儿会出现一种情绪暴怒,它们可能会哭闹不止,而实际上,这是婴儿对外界未能如它所愿满足它的一种强烈抗议。
在成年人的身上,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情况。有些人似乎特别需要别人能同步理解自己的感受,或者是希望对方能围着自己转。有一些女孩子,她们会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能洞悉自己的想法,自己想去吃什么,想得到什么礼物,想去哪儿旅游……,她们希望自己什么都不用说,而对方就能知道自己的需要,并且把事情都做到前面。
她们不仅不会主动向对方表明需要,甚至会觉得,要是自己说出来,对方才知道,那就没劲了,没意思,失去意义了。当获得满足时,她们会深刻地感觉到被爱,觉得对方与自己心有灵犀,对方简直是自己的真命天子;而得不到时,则会失落,埋怨对方,有的甚至会觉得对方并不适合自己。
其实这种心有灵犀,正是在婴儿时期,婴儿对外界与自己同步、敏感共情理解自己的需求。由于在婴儿时期,这种心理能量获得不足,继而将满足自己这种渴望的对象转移到伴侣身上,而其心理机制是一样的。
有时,一个婴儿“希望世界围着自己转”的心理需要会激起妈妈的负面感受。如果一个妈妈,她婴儿时期的“全能自恋”就没有得到满足,那么,妈妈在这个点上就是匮乏的,那么她也很难把这种感受全然地给予孩子。这就需要妈妈增强自我觉察的能力,我们只有先了解了自己,才能更好地了解宝宝的需要。比如,白天妈妈照顾孩子已经很疲惫了,爸爸下班回家后,却一直没有表现出问候及关心。这时妈妈气冲冲地对爸爸说:“我看孩子都累了一天了,你怎么什么都不干!”其实在这样说之前,妈妈就可以先觉察一下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由于照顾孩子,妈妈身心疲惫,希望爸爸能主动关心自己。然而期望的情形没有出现,继而产生了失望情绪。于是,妈妈了解了自己此刻的需要是被关心,情绪感受是失望。如果能够有这样的自我觉察,那么妈妈可能会换一种和爸爸说话的方式:“亲爱的,我今天很累,你能抱抱我关心一下我吗?”我想,任何丈夫听到这样的话,都会很乐意送上一个大大的拥抱的。
常有朋友问我,孩子需要什么就满足什么,这不就把他们惯坏了么?或者他们是不是会越要越多呢?
就心理需求来讲,只有在没有被满足的时候才会越要越多。而一种心理需要,只要被满足了则自然就会向下一个阶段发展。比如,一个孩子自由的需要被满足了,他就不会总想着如何去得到自由,而是会发展出自律。因为已经获得,所以他不用害怕会失去自由。相反,一个没有获得自由的孩子,则会总想摆脱控制,那种爸爸妈妈越不让做什么却越去做什么的小朋友,可能内在就是这样的驱动机制。
我们今天讨论的安全及归属,是在宝宝与妈妈一呼一应的互动构建的。当然,我们这里说的妈妈是指宝宝主要的养育者,可能是妈妈,也可能是其他人,在这里我们统称妈妈,其实是取其心理学上的涵义。
孩子的安全感高,也会增强妈妈的获得感,第三个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建议是,我们可以运用非语言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妈妈在回应宝宝的时候,比语言更有效的,则温柔的语气、关爱的眼神、轻柔地动作,身体的温度等等,也就是一个深切爱着宝宝的妈妈,所呈现的一切非语言表达。
因为婴儿期的宝宝是用整体身体的全部感官来感受世界,那么我们也可以用宝宝擅长的表达方式与它交流,感受它更喜欢什么口味?听到哪些声音或格外兴奋?喜欢用哪种姿势被抱着?如何抚摸它会让它更开心?多用身体语言与宝宝交流,这时爱是时刻存在、自然流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