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父母同情心?
同情心,也称同情感,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产生共鸣及对其行动的关心、赞成、支持的情感。而“父母同情心”,是指父母对于子女的一种这样的情感。
2.关于父母同情心的误区
⑴忽略不计
在父母眼中,孩子不是他人,是“我的孩子”,斯宾塞在他的教育全书中诠释:正是这个“我的”,包含了不用质疑的意思,还包含了用不着去同情。
⑵重大事轻小事
有的家长说:“当我的孩子遭遇失败和挫折的时候,我会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鼓励他,帮助他。”
这样的家长感觉他们不缺乏父母同情心,在大起大落时成功的扮演了孩子灵魂的导师。不错,比起那些从未行动的家长们当然不错。可是生活的细节你是怎么对待的呢?是一样豁达开明,还是忽略不计了呢?
举个例子:我们的同事或者朋友如果伤到了某个部位,我们可能会关切的问:“没事吧?去医院了没有?”但如果换做是我们的孩子,在踢球或者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伤到某个部位,我们的反应往往是“谁让你……?”先把责任推给了孩子,甚至把这种痛看做是他“犯错误”的惩罚。
可即便是小事,日积月累也是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情感的呀!
⑶重视度不够
我记得有篇文章说“你是哪个级别的父母?”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属于最底层的,只知道解决孩子最基本的问题,无非就是吃喝玩乐的好不好。如果还有什么,那就是成绩的好坏,却忽视了内心的成长与教育是个大问题,这关系着孩子个性的形成与未来……!
3.我们为什么要有父母同情心?
⑴拉近孩子与我们的距离
费尔斯通说:“富有同情心的人有能力去感受别人的感受,所以他们非常注重社会交往。”
在一个小型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同情的感觉增加时,与另一个人有一个共同的联系。“所以,会让孩子觉得我们是他的“盟友”,这就大大的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⑵它是一剂“灵丹妙药”
斯宾塞说:“同情心是上帝赐予每个人的最宝贵的品质,可以帮助我们去认识孩子、了解孩子,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建立起真正的信任。更重要的是,当孩子精神上、肉体让受到伤害时,同情心就是他心灵上的一道神奇的曙光。”
⑶避免孩子误入歧途
有专家研究:有暴力倾向的孩子父母当中至少有一人是缺乏同情心的。可见,父母同情心可以让孩子免于误入歧途,因为他们感情快乐,心智健全。
所以,我们应该时常以“父母同情心”去自省,怀揣这样一颗心去感受孩子各种遭遇里的感受,然后“对症下药”……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反复、会有“暂时性的遗忘”,但是只要我们勇于改变,总体应该是向前的。进步的路上,我们不卑不亢,同情不是放任孩子的错误,而是带着一颗“同理心”去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