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慧香
《安塞腰鼓》是一篇艺术散文,评论家说“简直就是一首意蕴优美的散文诗”。的确,词语、句式、整体节奏,都给人以神奇的美感。
用优美的形式表现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承载着陕北后生的生命精神,陕北后生的生命精神饱含着作者发自内心的礼赞。每次读来,总是令人振奋,如淋倾盆大雨般酣畅淋漓。
如此美的散文,应该用美的方式来教,让学生获得美的感受。于是2010年执教时,我便借鉴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教学、诗意手法,设计成“美美地听”“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写”几个板块。播放朗诵视频,美美地听;男女生对读,个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美听美读中获得审美愉悦,感受磅礴的激情,生命的律动。在美美地品这一环节,聚焦美点,赏析语言,总结写法;最后是美美地写,仿照文中的场面描写,描写运动会、早操或升国旗的场面。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教学板块在华美中切换,学生在切换中应对,自以为教的过瘾,学生学的有劲。至于收获如何,不得而知。因为只是学了余老师的课堂形式,没有学到其精髓。
看了郑桂华老师的课例,才感觉自己的课热闹有余,安静不足;注重形式,轻视内容;预设过多,生成点少;从课堂起点到终点,缺乏疏导。
郑老师的课堂流程如一弯叮叮咚咚的溪流,从教学起点走向教学终点,依据学情而变化,根据地势高低而流动,斗折蛇行,又明灭可见。
课堂教学的流程,是从一堂课的开始处流向结束处,流淌自然,脉络清晰。首先看郑老师的教学起点,学生已经预习,标了段序,圈了生字词,但是对课文缺乏感觉。郑老师基于学情,放了大约两分钟的录像,让学生感受“安塞腰鼓”,并说出感受:有一种野气、热烈奔放、轰轰烈烈、气势雄壮、场面壮观等,老师随手板书关键词。带着这种感觉自由朗读课文,说说新的感觉。学生说不出新的感受,看来没有把关注点从视频内容转移到文本内容,郑老师由此启发:“在朗读课文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有些句子传递这种感觉更强烈一些?哪些句子让你们强烈地感觉到了这种热烈奔放?这种轰轰烈烈?这种雄健之风?这种原始的野气?能不能独立地圈一圈?”学生自己感受句子,朗读,圈画,交流自己感受深的语句。老师引导学生间相互学习,拿起笔做笔记。自此,学生从对视频内容的感受转移到对文本内容的感受,再到文本语言的关注。
就这样,文中感受深的语句基本上梳理了一遍,没有学生想讲了。郑老师向思维深处追问:“能不能把我们的思考推进一步,想一想为什么是这些句子,它们在句式上有哪些特征?”学生觉得这个问题难,没有回应,课堂流向有点艰涩,老师便组织小组合作讨论,并降低难度,适当调整:“可以在词语的选用上讨论,发现词语选用的特点。”小组讨论约五分钟,推举代表准备发言,老师巡回指导;小组代表发言,其他成员补充;各小组交流。感觉强烈的句子,有的学生圈的多一些,有的少一些,词语和句式的特征,有的学生发现的少一些,浅一些,有的多一些,深一些。诸如排比、比喻、反复,感叹句,短句等的发现。其间,老师不断调整学生发言的流向,不断增加交流的角度,逐步使交流充分,细化。
学生再自由朗读,感受刚才的交流成果。此时,学生可能会以为言辞表达只是修辞手法,于是老师进行延伸:从写作对象引到对作者的认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西北作家写自己的家乡充满感情,所以用了排比、比喻、反复、对比、感叹等,把对当地的热爱之情传递出来 ”,引导学生意识到“语句传递精神”,点到为止。
随着流程的走向,每一个环节都留有充裕的时间,阅读、圈画、静思、默想、交流,老师根据学情疏导,流程终点,清晰可辨。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文本语句,在文本语句的感受中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敏感心,体验到文学感受细腻、丰厚的路径与方法,学生的收获实实在在。每个学生都亲历了学习的过程,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知识、技能、方法、策略、情感、态度、思想等方面,他们获得了能够获得的,应该获得的,而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东西。
一位希腊哲学家说过:“头脑不是一个需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从起点到终点,老师适时把握课堂流向——各个环节的流向,依据学情和达成教学目标的需要进行点拨、疏导,一步步抵达课堂教学的终点。自此,课堂流程如一弯叮叮咚咚的溪流,流淌舒坦自然。
溪流流淌的关键是把握文本体性,估量学生学情,具有以生为本的理念,抱有流程终点的愿景。
回顾郑桂华老师的课,确是一节好课,何以是好课,除了流程的畅达,教学内容的落点落在何处,有待慢慢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