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是什么?你可以认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却为人类情感升华所需要。而我可能更倾向于它是生命本有之物,是与生俱来的精神存在。
或许,人类只有站在世界屋脊的天空下才会思考生命。虽然我不认同藏地的人民因为无事可干才虔诚诵佛,但我相信在那个地方,更容易感受到生命的脉动。传说中,那里是生命起源的地方。开天辟地之前,天地混沌之初,那里有一座连接天地的不周山,后来被共工撞塌了。冈仁波齐可能就是当年的这座不周山吧(有人说不周山是昆仑山)?它依然耸立在天边,凝望着天际,接受虔诚生命的朝拜。
我们总说情怀。情怀是什么?你可以认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却为人类情感升华所需要。而我可能更倾向于它是生命本有之物,是与生俱来的精神存在。这种存在,是人们处在安乐窝中无法洞见的。然而,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情怀,它看似可有可无,没有它,很多人照样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为什么要说情怀?因为这比说信仰可能更让人接受一些。我们很多人不敢提及信仰,谁提我和谁着急。所以,还是说情怀。而且我始终相信,情怀上升到很高的境界,也可以成为一种信仰。我突然有一种悲悯之心,觉得像佛陀那样的人实在太伟大了。因为圣者的境界是我等凡夫无法体会的,我们总是企图用凡人的眼光来描绘圣人的世界,要么觉得高不可攀,要么误入歧途,要么不可理喻。而佛陀,却要苦口婆心,深入浅出地将圣者的智慧用最浅白的道理,最能让人接受的故事,向凡夫们反反复复地宣示、劝诫。就像家长们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一样。可到头来,顽皮的孩子们该玩的玩,该耍的耍,不闹出乱子就算对得起家长了。不同的是,家长们每每气急败坏,而佛陀却始终千年如一日的在我们耳边叨叨。
当然,我也不敢在父母面前说什么情怀和信仰。并不是看低父母,他们身上也有很多闪光的所在。但在父母眼里,做一个饱受磨难且不着边际的圣人并不是他们对孩子的期许。所以,能和父母一起看这部颇有情怀的《冈仁波齐》,已然成为一种稀罕,也是一种妥协。但这种妥协或许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毕竟这部《冈仁波齐》就像一颗种子,在不经意间悄无声息地植入人们的心田。更何况,我们一边看一边评头论足,这种沟通谁说不能起到情怀的输送和感染作用呢?
不要以为我想当然,因为就在我看第二遍的时候,一种细微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冈仁波齐》不是那种故事性很强的影片,角色的进入也因为没有熟悉的影星面孔,让我这个脸盲在影片开始之初看得有些凌乱,对朝圣之前的铺垫也没有过多留意。为了看明白这一段,我又重新打开《冈仁波齐》。这一次,十一人朝圣队伍的组成和朝圣的起因终于逐渐清晰起来。就连老妈也颇有见解地说道,后面发生的故事,其实导演在前面就已经有所交代了。这说明她已经入戏了,起码她能看得进去,尤其是这类比文艺片还枯燥的灵魂片,至少在我看来,凡是能耐下心来看进去的人真的不多。仅凭这一点,足以证明老年人比我们想象的有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