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垛上的童年
儿时生活的小村子,乡亲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静谧,有着一种让人沉迷的静。村口的歪脖树和老井上的辘轳讲述着无声的故事。泥墙青瓦的老房前铺着青石板路,有着篱笆围城的菜地,还有高大的草垛。
老家中的草垛是麦秸玉米杆等柴火之类的统称,有修果树剪下的枝杈、有的是玉米秆、豆秆,还有麦秸。袅袅炊烟下那高大金黄色的草垛,成为安详的村庄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玉米秆是成捆后堆成垛的, 也是人们冬春的主要燃料。做大锅饭时,抱一捆玉米秆到锅台边,孩子们拉风箱,柴火在老家的锅台里和炕洞里熊熊的燃烧,红红的火苗烤得我们的脸滚烫发热。其充足的热量传递到一口厚实的大铁锅上来,烧熟了一日三餐,感觉这柴火烧出的饭菜别有一番滋味,燃烧后的青灰,扒出来堆积腐烂后,便送到田里肥田。粉碎的麦秆、玉米杆还是老牛冬春的粮食,老牛日食夜刍,麦秆填饱它的胃囊,默默下地苦耕。
遇上阴天,乡亲就要往屋里抱一些干柴备着,一旦雨天,柴火备少了,做饭就会成问题,被雨淋湿的柴火半天引不着,整个屋子弄得乌烟瘴气,呛得大人孩子上气不接下气的咳嗽。
草垛尤其是麦秸垛一直是孩子们的乐园,麦秸堆成新草垛的一刻,小伙伴们就像过年一样开始有恃无恐地嬉闹起来,捉迷藏,打鬼子,选取笔直的果树枝,当做枪炮,追赶,嬉闹……玩累了,就仰面倒在草垛上,看蓝天白云,听鸟鸣虫吟,微风轻拂,伴随着秸秆特有的香味,不禁让人陶醉得有些昏昏入睡了。草垛后面是我们背着大人藏“宝贝”的地方,装在铁盒里的零花钱,背着家长买的玩具,统统都藏在草垛里。还有调皮的小伙伴,上学时把书包藏在里面,逃学疯玩一天,傍晚从草垛里取了书包再去回家。
除了孩子,草垛也是家禽的安乐窝,有时大人们还能在草垛里拾到几枚鸡蛋。鸡鸭鹅或栖息,或嬉戏,或啄食,其中最活跃的莫过于鸡了,一张犀利的嘴啄来啄去,不厌其烦地从庄稼秸秆的缝隙中挑捡一些遗落的粮食。
随着时代发展,过去的石屋草房变成了而今的红砖瓦房与住宅小区,曾经的崎岖小路变成了平整的柏油马路,延续数千年的烧柴做饭方式也发生了根本变化,草垛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甚至慢慢消失。印象中,伴随草垛的果树林,小河边、平房后、玉米地……这些童年的胜地,如今已被豪华电影院,咖啡馆,游乐园,夜店所代替,再也找不到当年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