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本自传,整篇2/3几乎都在夸她丈夫在担任参议员和担任总统期间的政绩,也描述了自己作为一位政治家的夫人是如何平衡自己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以及最终如何确定了自己真正想从事的职业方向。这同时也提供给我们一个思路,以后等到你想写本自传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故事时,如果你不好意思夸自己,那就让你的夫人写本自传,从第二视角来夸,妥妥的。下面也想从这本自传中聊些自己的思考。
米歇尔的职业生涯
米歇尔出生于普通工人阶级家庭,但一直有着很强的上进心,通过努力考入普林斯顿大学主修社会学,取得学士学位后她对自己的判断是擅长分析,雄心勃勃和喜欢辩论,接着申请了全美最好的法学院,最终在哈佛取得法学博士学位。这在我们看来,毕业之后从事一份高薪体面的律师工作毫无悬念了 ,事实证明她毕业后的确回到她家所在的城市芝加哥,在一家律师事务所从事高薪的律师工作,也就是在这里遇到了她的先生贝拉克·奥巴马(奥巴马在米歇尔所在的事务所实习,米歇尔是奥巴马导师,彼时奥巴马在哈佛法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也正是在与奥巴马相处的过程中,米歇尔对奥巴马笃定的人生方向感到惊讶,他不想从事公司法领域相关的律师工作,想写一本关于美国种族的书,找一份与自己价值观相符合的工作。
她被奥巴马这种强烈的使命感所驱动,她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感到非常迷茫,她也在一直质问自己,这份工作是我真正想要的吗?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我想以什么样的方式为世界作贡献呢?
她接下来会做出改变吗?
在她的父亲和身边好友去世后,她顿感生命短暂,不能浪费,她觉得这份工作带给不了她成就感,这也促使她迈出了采取行动的第一步,将自己的简历散发给芝加哥可能给她提供其它工作机会或者说能扩大她择业面的组织和有影响力的负责人,认真的询问有什么工作是一个不想从事律师业的律师能做的。这对于我们来说也不妨是一个好的参考方式,如果在这之前能有一份精致的简历,相信也会得到一些前人的指导和建议。也就是通过这次机会,开始了她的第二次职业生涯,从政在市政厅工作,后面在接下来的工作过程中,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非营利组织的方向,可以帮助到社区帮助到年轻人是一件让她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但选择这份工作同时意味着自己薪水要低很多,是在市政厅工作的一半,而在市政厅工作的薪水又是在律师事务所工作的一半,她和该非营利组织负责人谈了自己目标的薪资,最终机构筹得款项同意加薪,米歇尔在她的职业生涯上做出了她的第三个选择。在她32岁的时候,这家创业型的非营利组织机构长期发展慢慢也有了保障,一个偶然的机会又摆在了她的面前,芝加哥大学在招聘一位负责社区关系事务的副处长,负责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城市生活,让更多的城市居民和大学进行互动,同样是她热爱的方向。不同的是她们现在准备迎接家庭的第三个成员,也想要更多的时间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在大学体制内保障下的稳定感 ,更好的医疗福利,更多自己的生活空间促使她又做出了新的选择。
在她丰富的人生履历背后,离不开一位支持她的丈夫。
在米歇尔接下来的职业生涯中,她仍然有机会在不同的岗位中继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一切也得益于她丈夫奥巴马的支持,早在奥巴马担任参议员期间,正是他对米歇尔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可以让米歇尔没有后顾之忧的做出自己的一系列选择,他希望米歇尔可以向着自己快乐的方向前进,鼓励她去不断尝试和追求。在物质上,米歇尔换了薪水低的工作后,因为他们还需缴纳不低的房贷和车贷,也就意味着奥巴马的经济压力会更大,为了消除米歇尔的顾虑,奥巴马跟米歇尔开玩笑说家里不够开支的话,大不了我多写本书好了,后来奥巴马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是的,你没看错,在我们看起来遥不可及的美国前总统,也会通过更多的兼职工作来添补家用,一边在芝加哥大学教书,一边参与议会的立法工作,还要一边写书,当然这些确实也是奥巴马自己喜欢并坚持的工作。
在后续的职业生涯中,她作出选择的底层逻辑是不变的,都是希望可以直接正面影响到其他人的生活,做更多服务性的工作。在她扮演“美国第一夫人”角色期间,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尽最大可能去消除种族歧视,降低隔阂,为退伍军人以及军人家属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好莱坞制片人谈判拍摄更多军事题材的电影,也为了降低小孩肥胖率不断做出自己的努力,在白宫开垦菜园,与连锁餐厅谈判减少糖分过多食品的供应等,最终还促使立法达成这些目标。
选择工作,是先考虑成就感还是先挣钱?
我想每个人都会碰到有自己的职业困境,也会遇到究竟是成就感重要,还是挣钱重要的难题,都说小孩子才做单选题,成年人开心和钱都想要,但事情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关于这个选择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发展,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只有在满足了部分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之后,才有更大的可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价值需要,所以挣钱攒钱活下去应该是最先考虑的,到了后期,着重点就应该更多的考虑成就感和人生价值了。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选择。雷军创办小米时已经是身价几十亿了,他是想要挣更多的钱吗?当然不是主要原因,是因为想要做一款更酷的国产智能手机,这是他这个阶段的追求。但同时对于一家新公司来说,想办法盈利挣钱活下去才是王道,不然公司都破产了还怎么创造社会价值。但比起为了挣钱而创业,和一开始因某个坚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创业的公司和个人,最终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有坚定信念的毫无疑问会走的更远,做的更强,这就是格局不同带来的差距。所以同样对于我们个人择业也是,希望每一次做出选择之后都是更多的基于价值层面,快乐工作,快乐生活。这里也并不是说走两个极端,实现价值更高的,薪水就一定是低的,我们挖掘出自己的热情,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将工作与自己的价值观更好的结合起来,毕竟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后,薪水肯定也不会低。哪怕我们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那也要把当下这件事做好,尽力去发现做这件事的非凡意义,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做一行,爱一行。在我看来,有使命感和信念的人,他在碰到挑战和困难时的韧性会更强,达到目标时对自己的要求也会更高。
关于择业的困惑,几乎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我听过化学领域的院士大大分享,其实一开始并不打算从事化学科研工作,后面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科研中找到了乐趣,然后就坚持了下来;我也听过我们化工系的某教授分享,厦大化学专业本科毕业时一度想从事计算机领域类的工作,后面在清华读研一段时间找到科研成就感后,一路开挂,现已回校在担任化工系教授,目前自己课题组在研究的领域需要很好地编程技能,我想这就是价值观和工作,或者说自身优势和工作的完美契合!
做个行动派,做你所爱,爱你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