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摇曳,一纸铺开,细研砚台,饱蘸浓墨,思忖三分,深视久许,执笔,携卷久居情思,告慰之理,安好之愿,于笔尖挥舞而生,纸张上晕开的不仅仅是洇发的墨,更是浓稠化不开的家情,姻情血缘的关键。那纸上的情,人生的哲,飞越千山万水,走过崎岖磐岩,渡过雪霁寒流,送与他人之手。
家书,联结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情愁,几张纸文,在时空中构建出中国人难以磨灭的情网。其中字节,无不是真情实意的表露,无不是蕴酿珍藏的哲思,无不是殷切难抑的期许,语调或严肃切切,或柔和细腻,或义正言辞,或平淡朴实,内容或高屋建瓴,或鸡毛蒜皮,或四通八达,或辗转往事。表观不同,但内涵却无外乎挂念、嘱托、告诫之事,纵然千万种表达,无法摆脱一个情字。
国人重情。在人类博爱史中,中华民族对于家族的情乃是其浓墨重彩一笔,孟母三迁是为爱子之情,孔融让梨是为同辈之情,老莱娱亲是为奉长之情,情丝藕连,难舍难分。在这里,血缘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正是姻情血缘的连接,才让国人之间亲近感愈加突出,一种自发的博爱感升华为责任感,维护感。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家族体系成为社会的基石。家族没有溯及源头,没有可见的模式,却是无法忽视的感情集成体。传承,大概是对其最本质的表示。
家族,家庭,家人,群体具象化,情感个体化,正是一位位怀有浓重责任感的家人,组建家庭,组成家族。每一位成员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就像锁链,环环相扣。而维系成员之间的糅合剂便是情分。这是很难描述出来的,然而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来,晚辈对长辈的问好,长辈对后辈的关乎,同辈之间的提携,不要在意这些表样形式,在那一声声问候和挂念之间,一份份由衷的敬重与关爱洋溢其中。也许有时候孩童恼于其中的繁文缛节,倘若有一天突然耳边清静,他们大概又会感觉到被忽视的失落感。
正是这种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紧密使得一些人愈加感受不到其中的情谊深刻,当他们远离那份熟悉的温暖环境,心中顿时空落落的,仿佛断掉了与世间的联系。心中挂念,无助,让他们有必要和家人得到沟通,家书便应运而生。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的孤独与思念,流露出对人儿的挂念与担忧,流露出对其的期许与盼望,手中笔难述满腹深情,搁笔多次,咀嚼词句,只为一字一句让受信的人感受到自己的一份深情。
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上,曾国藩家书和傅雷家书相较而言尤为出名,两种不同社会时代的对话,两种不同经历的火花,两位品性不一的长者,却都是道出了最真挚如实的家话。字里行间没有太多的说教,都是最口语式的交流,宛如两代人之间的对话,娓娓而来。就像一家人促心长谈,把人生经历化为亲情相互分享,把人生感慨夹杂故事讲述,把哭笑酸甜糅合往事品读,一段段人生蕴理,一代代古老智慧,一家家别样教养,流传千家。
墨纸传情,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带有历史年代感的人生哲理,我们更欣赏、更珍视的是充满家庭温暖的语言来表述这些内容,这些语调语气会引起血缘深处的共鸣和暖意,让你明白,你虽在远处,但你并不孤独。
提笔间,思索中,这也是感情凝聚的时段,那饱蘸深情的笔划在纸上,勾勒出一个个充满人文和伦理的象形字块,装在信封里,游走河山。虽然信息社会的发达,但这种带有仪式感的东西最能体现创作者的庄重,也最能读懂书信中蕴含的味道。一拆一抖间,看见那黑黑的笔字,已然能够嗅到熟悉的气息,无论里面内容是什么,至少在那一瞬内心是安宁的,毕竟,落款是个心安的地方。
家书抵万金。也许更恰当的是亲情价更高,传承几千年的文化犹如基因一样刻画在中国人的血液里,流淌在炎黄子孙之间,让我们始终牢记家族在一生中不可忽视的角色,一种难以忘怀的依靠感,一种渴求靠近的亲近感。而我们所有的形式,都是为了掩藏自己的思念,分享自己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