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妈妈领宝宝读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读完后,妈妈给宝宝讲一遍大意。宝宝提出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晚上睡不着,起来听鸟叫。
听了一会又累了,回去睡一会吧。
躺下又睡不着,起来拉个便便吧。
这时突然外面下雨刮风了。
花落了不少吧。
听完之后蛮震惊的,跟我们理解的完全不一样啊。细问之下,宝宝又给我们解释一番,加上我们的理解,捋顺,竟然说得通。
大概是这样的: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失眠的故事。
晚上睡不着,天总不亮。【确实,春天夜晚较长。】
外面鸟也叫来叫去。【问:晚上鸟怎么会叫呢?答:有晚上不睡的鸟吧。呃...好像也是。而且古代居住条件跟现在不一样,可能房屋四周有夜间活动的鸟,也说不定。另外,鸟也不睡,正如人也不睡。人鸟瞬间相通,听起来就都是不睡的鸟叫声吧。所谓“处处”是也。】
听一会鸟叫又累了,回去睡会吧。【啾啾的鸟叫声有些单调,容易引人发困吧。】
躺下来,翻来覆去反而又睡不着了。干脆起来拉个便便吧。【小孩子晚上睡不着,起来喝水、尿尿、便便是常见现象。】
这时外面突然下起雨,刮起风来。【深夜独坐便便,窗外漆黑,只听得风声雨声,所谓“夜来”。他人睡时,一场便便,偶遇风雨。】
外面肯定落了很多花吧。【问号?句号?问人还是自问?似乎会有不同意境。古人不加句读,意境空间瞬间大了许多。宝宝的解释是自言自语。】
为什么宝宝会有这种解读?
我们俩沟通了一下,觉得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宝宝没明白诗的字面意思,只凭听懂的几个字来猜测讲了什么故事。
二是宝宝凭借听懂的字词迅速进入了自己的情境。
宝宝没有春天在被窝里一睡到天亮(“不觉晓”)的经历,或者即便有也意识不到那是在春天。另外,她也没有早醒听鸟叫或鸡叫的经历(“处处闻啼鸟”)。
但她却有晚上辗转睡不着的经历。虽然每次都是说,妈妈,我睡不着,然后便昏睡过去。但在睡着之前,她的记忆都是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附带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我们俩小时候从来没有想过有别的解读?而且我们俩的解读几乎一模一样,完全是教科书式的。
再说一个句读的发现。
宝宝读这首诗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很自觉地在“春眠”和“处处”后面做了停顿。
妈妈问,为什么要这样做?
宝宝的解释是:我一眼望过去,就只看到两个字啊。第二眼才看到后面三个。
这个答案也蛮让人吃惊的。难道就汉字来说,人一眼看过去,能抓取的有效信息单位是2个字?
这让我想起眼睛和大脑获取信息的某种原理。好像是说,我们看书,一个句子扫过去,只会抓取几个字,剩下的都是看不到的。
具体原理的名字想不起来了。可能跟宝宝这个说法有关。
就是说,刚开始的两个字,一定会被大脑首先抓取,句子结束的地方也可能会被重点关注。句中的字词则要看大脑指令,即大脑指示的关键词是什么。
第二晚有意让宝宝尝试了七言,看她能不能自己断句。竟然又对了。
这次是王维的《少年行》,第一句:新丰美酒~斗十千。自然而然就读下来了。我和她妈妈对视一眼,觉得有些神奇。不知道她音律感是怎么来的。
五言2-3节奏,可能还自然,毕竟字少。加上那个原理,可能好断句。七言字多了,排列组合就多,她怎么能一下读准确呢?
想不通。
我暂时的理解是:唐诗的韵律格式,读起来时,会规范引导读者的语气停顿。语气是水,唐诗是岸。水一旦流入,就会随形就势。
一家三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