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一起了解了“认知失调”,当外界的新认知,同我们已有的自我认知发生冲突时,或者我们的行为,与之前一贯的自我认知不一致时,我们就会产生不适感,这就是认知失调。
为了消除这种不适感,人们通常采用的办法就是自我辩护、拒绝认错、推卸责任。
那么,为什么有的时候,拒绝接受错误,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呢?甚至拒绝错误,可能就找不出正确答案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我们在上一篇提到了认知失调对我们的影响,很多人对认知失调理论有一个误解,认为它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产生的,认为承认错误带来的损失比从错误中学习带来的好处要多,所以才去掩饰错误。
其实,除去外部因素,还有内部因素。承认错误对于我们来说就是非常困难,这是我们的本能。
现在设想一下,你开了两家店,一家店赚钱,一家店赔钱。这个时候,如果要关掉一家店,你一定会选择关掉赔钱的店,留下赚钱的店,对吧?
可是,在买卖股票的时候,如果你的一些股票赚了钱,另一些股票赔了钱,很多人却会选择卖掉赚钱的股票,继续持有赔钱的股票,不管他们的未来前景如何。这种行为被称为“处置效应”。
因为卖掉赚钱的股票,证明了最初的判断是正确的,即使这些股票可能会在未来继续升值,弃他们意味着放弃了更大的利益。
而一旦卖掉了下跌的股票,那么纸面损失就变成了实际损失,就会清楚地证明一开始买进这只股票是个错误,人们不愿意面对这个错误,于是总是迟迟不愿放弃下跌的股票,期盼能出现反弹。
当我们为了保护内在的自尊,而拒绝承认错误,回避短期失败的行为,会导致一个不可避免的后果:长远来看,我们会失去更多。所以,越早承认错误,越是能“止损”,让错误波及的范围越小。
在有些情况下,如果我们拒绝错误,不愿试错,可能就找不出正确的答案。
曾有这样的一个实验,给你一组数字“2、4、6”,要你找出这组数字的规律。你可以提出另一组的3个数字,询问实验人员是否符合这个规律。你会如何来猜测规律并验证呢?
有人觉得“是等差数列”,有人觉得“后一个数是前两个数字之和”,还有人认为都是“偶数”等。
觉得是等差数列的人,提出自己要验证的数组“10、12、14”,实验人员说正确,他们就继续提出“100、102、104”,还是正确。验证了几组后,都正确,他们觉得自己对了。
认为是其他规律的人,验证着自己提出的符合规律的数组,也都对了。
然而,如果实验人员定下的规律是“任意增加的数列”,他们不断验证自己的猜测都是无济于事的。可是,如果他们换一种策略,不去证实,而去证伪,就会很快发现问题。
如果认为规律是等差数列的人,提出的验证数组是“10、12、17”,实验人员也说符合规律,就证明他们提出的等差数列的猜测是错误的。
如果他们提出“10、17、12”,结果不符合规律,他们就离正确答案更近了。
如果参与者们不愿意去犯错,就很难发现规律,找到正确答案。
人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我们原来观点的信息,而对于那些可能推翻我们原来观点的信息,往往忽略掉。这就是“证实性偏见”。
“证实”并不是错误,或者不必要,但它只是事物面貌的一部分。如果只有证实,就难以全面的思考,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而如果从“证伪”的角度来看,去质疑、去试错,结论往往更加可靠。
证实性偏见就像是你脑中装了一个过滤器,只留下你认为正确的,其余的都给过滤掉,真正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当你看到专家发表的言论和你的观点相同,就会觉得这个专家真有水平,说的真有道理;如果专家讲的是你不认同的观点,就会觉得专家满口胡言,真是什么样的人都敢称为专家。
很多人在投资时,选择一个方向入场后,会搜索相关的评论和信息。有研究表明,当人们看到那些契合他们观点的文章时,会花比其他的文章多36%的时间来阅读。
我们会不断发现各种数据、新闻、分析都在支持我们的选择,说明我们是正确的。这就是证实性偏见在发挥作用。这会导致我们的认知偏颇,被自己的思维禁锢,对错误视而不见。
因此,我们应当培养证伪意识,试着自己扮演对手,思考相反的结论是否可以成立,不断质疑、挑战自己的思维模式,多角度看待问题。就像辩论一样,尝试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去找自己的逻辑漏洞。
许多人不知道,其实我们的记忆并不可靠,我们的记忆会受到暗示、偏见的影响。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记忆偏差,导致我们有一种“错不在我”的感觉。
生活中,夫妻二人有时会因为谁做的家务多、谁做的家务少,而产生分歧。
有人研究,当询问丈夫和妻子分别承担多大比重的家务时,尽管双方给出的具体数字不同,但总和都会大幅度超过100%,每个人都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进行了回忆,出现了记忆偏差。
著名导演诺兰,曾拍过一部影片《记忆碎片》,里面的男主角因为妻子受到侵犯,自己受到伤害后,患上了短期记忆症,让他的记忆只有十分钟的长度。
他的妻子为了证明他是可以恢复记忆的,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男主角对此深深自责,于是篡改了自己的记忆。
在记忆中,他重构了一个人,把自己的罪责转移到虚构的人物身上,而自己则充当侦探的角色,不断寻找凶手,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有意义。
导致妻子死亡的人是自己,但这是男主角内心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这对他而言,是无法承受之痛,于是他在记忆中调整自身的行为,这是一种自我保护。
2002年,在华盛顿发生过一起凶杀案。当时,一个目击证人称自己看到一辆白色货车逃离现场,于是,媒体开始大肆报道。
接下来,好几个证人都说在现场看到白色货车出现。然而,最终案件破获后,大家发现其实犯罪嫌疑人驾驶的是蓝色货车。
据美国《芝加哥论坛报》报道,在1991年至2001年间,有247宗谋杀案因为证人的证词有误,发生误判,让真正的凶手逍遥法外。证人并不是故意说谎,而是他们的记忆发生了偏差。
美国的“无罪计划”在一个又一个案件中发现导致失败的路径,发现导致冤假错案的原因,提出改革建议。
生活中不是所有的失败和错误,都像飞机失事那么明显。飞机坠毁后,因为失败太明显了,我们很难假装认为制度没出问题。
但是,生活中的很多失败都是有被遮掩的余地的,或者说,因为我们的心理机制、人性本能,让我们不那么容易察觉到,我们可以找出大把的理由来为自己找借口,为自己挽回颜面。但这样做的话,可能就再也不能从中学到东西了。
所以,我们应该主动打破这种现状,积极的从失败中学习,从失败中成长!
-【结语】-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 “处置效应”、“证实性偏见”、和记忆偏差。
目前为止,我们了解的都是关于错误的观念方面的问题,我们要尽力让自己去承认错误。接下来,我们会研究机制问题。
那么,那些能够从失败中学习的机制,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阅读吧!
-【今日话题】-
辩论,常常能让我们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带来新的观点和发现。
那么,你是否有过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或者从对立面去思考、证伪的情况呢?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故事。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内容,欢迎转发给你的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阅读好书,自我成长,相遇十点,读你每天!我们明天见,晚安!